摘要:最近娱乐圈又上演了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最近,一则“陈奕迅去世”的消息突然在各大社交平台炸开了锅。这消息来得太突然,把无数粉丝都吓得不轻。就在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5月19日凌晨,歌手叶晓粤及时站出来辟谣,直接晒出和陈奕迅助手的聊天记录,证实这完全是个假新
最近娱乐圈又上演了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最近,一则“陈奕迅去世”的消息突然在各大社交平台炸开了锅。这消息来得太突然,把无数粉丝都吓得不轻。就在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5月19日凌晨,歌手叶晓粤及时站出来辟谣,直接晒出和陈奕迅助手的聊天记录,证实这完全是个假新闻。
这事儿还得从5月15日说起。那天陈奕迅工作室发公告,说Eason确诊新冠,高雄的三场演唱会不得不延期。
陈奕迅本人也在社交平台发文道歉,说病毒来得太突然,等身体恢复了再和大家见面。
粉丝们虽然觉得遗憾,但都表示理解,毕竟健康最重要。
谁知道三天后,一个叫“台山TV”的自媒体账号突然发布消息,说陈奕迅因为新冠并发症去世了。
这消息写得有鼻子有眼的,还说什么“台湾疾控中心已经证实”。
结果网友们一查,发现台湾根本没有这个机构,这完全就是无中生有。
更离谱的是,这个账号去年就用同样的套路造谣过成龙去世,简直就是个“专业造谣户”。
消息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粉丝们哭成一片,路人疯狂转发,还有一些黑粉趁机带节奏。
就在大家情绪最激动的时候,叶晓粤凌晨两点多发微博辟谣,说她已经和陈奕迅的助手确认过了,Eason现在好好的在家养病呢。
这反转来得太快,让不少网友直呼“心脏受不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明星"被去世"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成龙被传过26次去世,周星驰“患癌”的谣言隔三差五就要上一次热搜,刘德华去年还被传过“坠马身亡”。
这些造谣者都是一个套路:专挑明星生病或者淡出的时候下手,用模糊的旧照片当证据,再编造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
为什么这种假新闻总是有人信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死亡话题特别敏感,一看到“去世”这种字眼就容易失去判断力。
再加上现在的算法推荐机制,越是劲爆的消息越容易被推上热搜,这就给了造谣者可乘之机。
这次叶晓粤的辟谣特别给力。作为《中国新歌声》陈奕迅战队的学员,她的话很有说服力。
而且她不是发那种冷冰冰的声明,而是直接晒出聊天记录,用朋友聊天的语气告诉大家“Eason现在好好的”。
这种接地气的辟谣方式,反而更容易让人信服。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网上看到劲爆消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
先看看消息来源可不可靠,正规媒体的报道和明星本人的账号最可信。
再看看有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等细节,假新闻往往都是含糊其辞。
最重要的是,让消息飞一会儿,等官方确认了再转发也不迟。
要我说,平台方面也应该加强管理。像“台山TV”这种专业造谣的账号,早就该封号处理。
建议平台设置一些关键词自动审核机制,对明星健康类的敏感信息更要严格把关。
说到底,这场闹剧最让人无语的是:造谣者赚足了流量拍拍屁股走人,陈奕迅还得拖着病体出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叶晓粤这次及时辟谣,不仅安抚了粉丝,也让我们看到了娱乐圈的荒诞一面。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下次再看到什么明星去世的消息,先别急着转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学会辨别真假。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最久的除了明星本人,可能就是那些永远打不死的谣言了。
大家在网上还遇到过哪些离谱的谣言?
转发此文,评论区交出你的态度!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娱见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