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巧妙借用大S生前主演的《泡沫之夏》主题曲《钻石》,赚足公众同情,评论区瞬间被“泪目”“心疼”等字眼淹没。然而,S妈这番操作如若是仅停留在怀念女儿上面,倒也算情有可原,但她偏偏在婚礼前夕,同步上演了另一场大戏。
汪小菲大婚当天,S妈连发六条“钻石”动态,字字不提新人,却字字透着意难平。
她巧妙借用大S生前主演的《泡沫之夏》主题曲《钻石》,赚足公众同情,评论区瞬间被“泪目”“心疼”等字眼淹没。然而,S妈这番操作如若是仅停留在怀念女儿上面,倒也算情有可原,但她偏偏在婚礼前夕,同步上演了另一场大戏。
她一边在社交平台控诉,见外孙需经汪小菲同意,打隔代亲情被阻隔的悲情牌,一边却被曝出与马筱梅的聊天记录中,对方早已多次主动邀约探视,甚至细致安排时间。
相比马筱梅对孩子的认真负责,S妈的态度倒是略显敷衍。
所以S妈对外孙的“爱”,很容易被网友定义为刻意卖惨。
除了捆绑外孙打亲情牌之外,S妈还直言汪小菲赖账,让马筱梅卖车还钱。
而面对媒体追问,她毫不避讳承认催债一事,甚至表示车位被占让她感到心烦。
其直接了当的态度,倒显得汪小菲夫妇,像是欠债不还的老赖,却忽略了催债时间,是在别人大婚期间。
或许在S妈眼中,舆论场即战场,只要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就能最大化利益收割。
回顾大S离世后,她曾公开直言大S的钱,就是留给她养老的,言辞间尽显母女情深的理所当然。
然而,当具俊晔继承遗产,并没有履行赠与S妈的口头承诺时,她立刻在社交平台发文自己傻,被骗子欺骗,将家丑外扬得一览无余。
而当S妈向汪小菲追讨750万台币时,她不仅未诉诸法律,却选择在对方婚礼节点发动舆论攻势。就像马筱梅在回应S妈催债时所说的,既然觉得有理,为何不给自己请个律师?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法律流程漫长且结果难料,而舆论施压不仅成本低,并且见效很快,既能逼得汪小菲左右为难,又能凸显自己替亡女维权的悲情形象。
S妈这么做,可谓是一举两得。只是她的直率是打着双引号的,当法律底气不足时,自然要用舆论手段来凑。谁料她屡次强调一切为了孩子,却在聊天记录曝光后暴露另一面。
马筱梅主动汇报孩子近况,并约定周末孩子有时间时,可以随时探望孩子,S妈表面上跟马筱梅客气,转头却在社交平台哭诉见孩子难,将孩子作为舆论筹码,打造苦情外婆的形象。
更耐人寻味的是,她对大S子女的关心,总在关键时刻缺席。大S葬礼未通知两个孩子参加,遗产争夺战中,也没有看到她为外孙权益发声,反而在汪小菲新婚时突然高举探视权大旗,表面上看似直率,实则贪婪失态。
无论是动态频发的“深情”,还是向汪小菲催债时的理直气壮,都透着她的精准老辣。
当然,S妈的“真性情”也并非全无代价。
她频繁的舆论操作逐渐消耗公众信任,催债屡次催债争产,更是将败光了长辈的体面。但于S妈而言,或许再多的质疑声,不过是与徐家利益相关的必要牺牲。毕竟,在流量即王道的娱乐圈,争议亦是热度。只是苦了汪小菲夫妇,新婚燕尔还要被S妈以这样的方式,送上娱乐榜热搜。
来源:撰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