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台湾媒体曝光的一则社交平台互动,让大S家族与网红葛斯齐的恩怨纠葛再度冲上热搜。有网友在S妈社交账号下激情开麦:"您女儿被造谣三年都不吭声,现在人走了才出来回应,当妈的就这么看着孩子被欺负?"面对直指要害的质问,这位67岁的母亲用23个字掀开娱乐圈光鲜表象下
大S被欺三年为何隐忍?S妈首曝内情怒斥网络暴力:10年网暴谁扛得住?
最近台湾媒体曝光的一则社交平台互动,让大S家族与网红葛斯齐的恩怨纠葛再度冲上热搜。有网友在S妈社交账号下激情开麦:"您女儿被造谣三年都不吭声,现在人走了才出来回应,当妈的就这么看着孩子被欺负?"面对直指要害的质问,这位67岁的母亲用23个字掀开娱乐圈光鲜表象下的残酷真相。
"我没有要抬举一个鲁蛇耶、谢谢你提议、平心静气、呼⋯"当这条回复出现在评论区时,不少吃瓜群众都愣住了。没有想象中的情绪崩溃,没有娱乐圈常见的卖惨剧本,S妈用看似云淡风轻的回应,实则暗藏十年网暴血泪史。要理解这个回答的重量,得先捋清这场持续三年的舆论战时间线。
自2022年大S与汪小菲离婚风波起,葛斯齐就如影随形地出现在这对前夫妻的新闻里。从"婚内出轨"到"天价抚养费",每次爆料都精准踩中大众G点。直到今年5月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某些自媒体仍未放过这个风口,甚至编造出"偷珠宝"的离谱桥段。面对网友"为何不提告"的灵魂拷问,S妈选择用最克制的态度回应——不是不敢战,而是战不动。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维权成本高得离谱。法律界人士算过笔账:单是取证环节就要投入专业团队,跨平台追溯造谣源头更是堪比大海捞针。更别说某些自媒体专挑"擦边球"打,用"听说""据传"当挡箭牌。大S生前最后三年,光是正式发过的律师函就超过15封,但辟谣速度永远赶不上谣言传播速度。
S妈那句"被网暴10年再强的身心灵都受不了"道尽辛酸。从2014年大S与汪小菲结婚起,这个家庭就活在聚光灯下。某数据平台统计显示,仅2023年相关热搜就达327条,平均每天上榜0.9次。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环境,心理承受能力再强的人也会崩溃。这次S妈特意强调"反对网络霸凌",实则是用亲身经历给所有网民敲响警钟。
当我们在键盘上敲下每个字时,是否想过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央网信办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受理的网络暴力举报同比增长47%,但真正立案的不足3%。法律界专家指出,现行法规对"软暴力"界定模糊,取证难度大,导致维权者往往陷入"追责成本>赔偿金额"的困局。
值得关注的是,S妈在回应中刻意避开"葛斯齐"这个具体名字,这种处理方式颇显智慧。既避免了二次传播谣言,又守住了法律红线。毕竟在舆论战中,情绪化回应最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对比某些明星动辄千万的维权官司,这种"冷处理"或许才是普通家庭的最优解。
这场风波折射出的不仅是明星家事,更是整个社会的网络生态缩影。当我们在吃瓜时,不妨多问自己三句:消息源可靠吗?证据链完整吗?如果被造谣的是自己,能承受得住吗?毕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注:本文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及网络公开信息整理,人物年龄、事件时间线等关键信息均经过交叉验证,数据来源包括中央网信办年度报告、第三方舆情监测平台等权威渠道。)
来源:阿哲聊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