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理解周星驰的不通人情世故?刷视频刷到的。说冯小刚曾经应周星驰之邀,为他站过两次台。但是冯小刚当要周星驰帮忙的时候,周星驰却拒不出席。这种做事风格是不是有点太自我:他人帮己便是天公地道,我帮他人便是可帮可不帮。欠下的人情不用还?我觉得这是不是不应该是文化问题
如何理解周星驰的不通人情世故?刷视频刷到的。说冯小刚曾经应周星驰之邀,为他站过两次台。但是冯小刚当要周星驰帮忙的时候,周星驰却拒不出席。这种做事风格是不是有点太自我:他人帮己便是天公地道,我帮他人便是可帮可不帮。欠下的人情不用还?我觉得这是不是不应该是文化问题,是我们人类的本能,甚至动物也应该有的本能。为什么周星驰可以不讲这个道理呢?我其实不喜欢冯小刚的,觉得这个人太市侩。但至少在他和周星驰的交往这个事情上,周星驰做得应该更加不对(当然可能是不是有其他我们所不了解的细节,那可能要另当别论?)
如果让我评价周星驰,我认为他就像影视界的乔布斯;对于作品的打磨是吹毛求疵的,是极为苛刻的认真,可能会让人受不了!但我们也看到周星驰也极少给很多电影电视剧站台或者去帮助所谓好友去参与演绎一些角色!这可能是他对于参演别人的作品也是有很高的筛选标准的!
所谓的帮忙,冯小刚参与周星驰的电影,为周星驰站台!究竟是周星驰邀约,还是他要参加的?他的参与究竟是对于周星驰更加有利!还是对于冯小刚本人更有利!我发现是也就是参加了《功夫》电影后,我才发现冯小刚这人的特色的!不然很难被注意到!
人情世故有人在乎,有人不一定在乎,因为对于一些人来说,维护人情世故是自己事业的助力,但有一些人认为,人情世故就是拖累,可能有一些人情世故的参与会让一个作品很难达到完美。你认可我,你愿意接受严苛的训练,很多次的NG(重来)。也能接受多次的淬炼打磨。你也许你就可以参与!
也有网友说了:周星驰的电影里面几乎没有配角,都是主角,每一位演员都是活灵活现的,每一位演员都能让我们记忆深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会让我们记住他们,而且很多演员一直来非常感谢周星驰的栽培和帮助,对他的感激也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
但有一些人可能认为是好友,会让放低标准,会说这样就可以了,那该怎么办?参加有一些人的作品,明知道作品不好还要去?还要搭上自己的名誉去宣传。那这种人情世故就真的好吗?对于一个有追求有要求有品位的人来说,可能接受不了!
这就像我们看音乐领域也是一样,过去我们欣赏刀郎的歌曲,只是听歌。现在听他的歌曲,听着乐器演奏也是一种品位,他的团队每一个乐器每一个人都好像要抓住那种声音入耳一样,对于我们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但能够成为伟大的演唱会,受欢迎的演唱会,说明刀郎把每一场演唱会当做作品了,把每一首歌也在一个阶段的重新打磨,让歌曲更加有韵味!
他也不上综艺,他也不参加很多的友情客串。很少为一些电影电视剧做主题曲,为啥?因为能用西洋乐把《将近酒》唱的中不中西不西,感觉很怪异的综艺节目,能够让原唱歌手上台把自己的歌曲改的面目全非!这样的节目对于一个专业的音乐人,对于作品追求精细打磨的音乐人也受不了!
所以无论是周星驰还是刀郎,为什么好像在娱乐圈显得不通人情世故,因为追求不一样,因为目标不一样,也许他们为了人际关系,为了追求流量效应,为了追求他们的热点话题,可以超越底线的去糟践作品。但周星驰和刀郎这样的艺人是要么喜欢演戏要么喜欢唱歌,因为热爱喜欢挖掘,因为热爱喜欢创新,因为热爱所以喜欢打磨的精益求精,所以追求不一样,自然结果就不一样,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曲事”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