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8日,冯小姐夫妇在大麦的微信小程序上发现权志龙演唱会澳门站开启了门票预售,于是马上抢票,抢到两张共3510元,还没开心完却发现“摆了乌龙”。“点击小程序权志龙演唱会澳门站,跳转到大麦APP,中间没点过任何东西,付款完才发觉那是菲律宾场次。同一条链接跳转去
近日有南海桂城的街坊报料说,她在大麦APP上买权志龙的演唱会门票,原来是想买澳门站的,买完才发现变了菲律宾站,钱又退不到,怀疑平台误导消费。
4月28日,冯小姐夫妇在大麦的微信小程序上发现权志龙演唱会澳门站开启了门票预售,于是马上抢票,抢到两张共3510元,还没开心完却发现“摆了乌龙”。“点击小程序权志龙演唱会澳门站,跳转到大麦APP,中间没点过任何东西,付款完才发觉那是菲律宾场次。同一条链接跳转去了另一个不同的场次,因为页面设置的雷同以及英文字眼差不多是一样的,所以会误导了消费者。”
冯小姐夫妇当天就在大麦APP上申请退票,不过多番沟通后,客服仍然坚持“票品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不再拥有退票权益。”
冯小姐称,他们收到的是不记名的纸质票,“出票日期是5月4日,所以4月28日申请退票的话也不会影响二次销售。”
根据冯小姐提供的截图,当时小程序上预售的澳门场次演出日期为6月7日至8日,而他们买错的菲律宾场次演出日期是5月17日,两场的购票页面都标明了“不支持退”,目前两场均已下架。
有类似遭遇的不止冯小姐夫妇,广州番禺的周小姐4月23日点进大麦APP的推送消息抢票,结果同样买错了菲律宾场次的,也不能退票,“我关注的是澳门站抢票的推送,那天推送了菲律宾的链接,显示可以直接点进去抢票,我以为给我推的澳门站,因为我没有关注菲律宾的。我觉得这样很误导人,它应该用中文写清楚菲律宾场次,在我们中国这边至少要用中文吧。”
多名同样买错权志龙演唱会场次的消费者自发组群,初步统计全国约有50人买错了菲律宾场次的门票,未退款总金额超12万元。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权志龙演唱会,清一色刷屏的都是投诉大麦链接错误,澳门演唱会“变更”为菲律宾演唱会,误导消费者而且拒绝退票。
记者致电大麦客服热线反映情况,截稿前暂未收到对方回应。
市消委会表示,平台作为提供票务销售服务的主体,有义务确保其销售页面信息准确、清晰、无歧义,引导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若平台因自身页面设置不合理、信息展示误导、技术故障等原因,致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知而买错了票,这种行为可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全面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规定。
佛山市消委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工作人员周健芳认为,消费者如果有证据证实,是因平台误导而非自身原因导致买错门票,那么消费者的主张退款是合理的。
提醒消费者在购票前仔细阅读购票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场次,以及平台的退换票政策及其他相关条款,对于不合理的规定要谨慎对待;若对票务信息存在疑问,可提前联系平台客服进行确认,避免事后产生纠纷。
发生消费纠纷,建议消费者可先与平台协商,保留相关宣传图片、购买页面截图、沟通记录等证据;协商不成,可向平台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满灿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文桥
来源:娱乐前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