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热搜被一个名字屠榜了——方威捷。这位前新加坡艺人因为性侵未成年少女、骚扰证人、妨碍司法公正,被判了3年4个月。但真正让全网震怒的,是庭审细节里那些令人发指的骚操作。
这两天热搜被一个名字屠榜了——方威捷。这位前新加坡艺人因为性侵未成年少女、骚扰证人、妨碍司法公正,被判了3年4个月。但真正让全网震怒的,是庭审细节里那些令人发指的骚操作。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6月,当时还是儿童模特学校老师的方威捷,在活动上盯上了15岁女生。从互换社交账号到酒店开房,他只用了一个月。最恶心的是,女孩哭着要求戴安全套,这货居然说:"戴着不舒服,你忍忍"。结果呢?少女不仅下体疼痛就医,还查出感染了HPV。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魔幻的在后头。女孩妈妈报警后,方威捷干了两件事:先是让少女在母亲面前装哭求情,接着天天发短信威胁"我坐牢就自杀"。法庭曝光的一段录音里,他居然对女孩说:"你要是敢出庭,我就让你全家在圈里混不下去"。听听,这哪是艺人?活脱脱黑社会!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法国影帝德帕尔迪厄的案子。76岁的老戏骨在片场摸助理屁股,20多个女性排队指控他性侵。看来娱乐圈的脏套路全球通用——拿着资源当诱饵,仗着名气当护身符。
但方威捷案有三点特别扎心:
1. 教师身份成了犯罪工具
这货挂着"儿童模特导师"头衔,专挑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下手。去年曝光的聊天记录显示,他常对学员说:"想红就得听话"。这和韩国邪教头目拐骗少女的套路如出一辙——先树立权威,再精神控制。
2. 司法漏洞纵容二次伤害
女孩感染HPV后住院治疗,方威捷居然半夜溜进病房再次施暴。更离谱的是,他保释期间还能继续骚扰4名中学生。就想问问:对性侵犯的保释审查是摆设吗?
3. 舆论反倒成了帮凶
案件曝光后,居然有粉丝洗白:"15岁又不是小孩,自己不懂拒绝?"这种受害者有罪论,和当年吴某凡事件如出一辙。殊不知《未成年人保护法》白纸黑字写着:与14-16岁少女发生关系,无论自愿都违法!
耐人寻味的是判决结果。同样是性侵未成年,日本《你的名字》制片人伊藤耕一郎被判了4年,法国那位老影帝只判了缓刑。而方威捷的40个月刑期,连受害者的心理治疗周期都没覆盖——她至今仍有自杀倾向,需要长期服药。
更讽刺的是行业反应。方威捷所在的新传媒公司,直到判决前还在用他拍广告。这让我想起国内某选秀偶像塌房时,品牌商连夜撤海报的滑稽场面。娱乐圈的"用人唯流量"准则,简直成了罪犯保护伞。
其实这类案件最可怕的不是个案,而是冰山下的产业链。去年爆出的韩国"N号房"事件,国内某平台查获的儿童色情群组...哪个不是利用明星光环、教育资源当诱饵?就像网友说的:"今天放过一个方威捷,明天就有一百个李威捷王威捷"。
要说解决办法,光靠法律真不够。建议学学深圳的做法——给所有艺考机构装监控,和公安系统联网];或者参考新加坡,把性侵犯信息公示在社区公告栏。毕竟对于人渣来说,社会性死亡比坐牢更可怕。
最后想说,那个勇敢站出来的女孩,承受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大的压力。她不仅要对抗施暴者,还要对抗整个畸形生态。就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的:"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这不该是受害者的宿命。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