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与邓丽君,真的相恋过,甜歌皇后“我恨死他了”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22 17:12 2

摘要:成龙返港后初代时期的两部作品,《师弟出马》与《龙少爷》,有关电影内容我们聊完了。最后说说大家喜闻乐见的八卦吧。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成龙返港后初代时期的两部作品,《师弟出马》与《龙少爷》,有关电影内容我们聊完了。最后说说大家喜闻乐见的八卦吧。

上篇关于女主角雪梨的文章反响很好,评论区有人在猜,如果雪梨没有遇见徐少强,那么成龙大哥会不会。。。。。。

大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不会,绝对不会。

首先,那会成龙大哥尚青涩。

其次,我文章里有提过,那会,成龙在和邓丽君不清不楚。

为什么我用“不清不楚”这个词?不是贬义哈。我是文笔渣,我想不起来用什么词来形容。

因为我不想说,成龙在追邓丽君。

怎么看都不像。

他俩是在美国认识的。

成龙在美国,有一岔没一岔的学着英文,或者为了新片《杀手壕》去学习旱冰,平时真的很难遇见中国人。

他在美国和许冠文一起拍《炮弹飞车》戏的内容我们很早以前就更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许冠文的“精益求精”学的,总之成龙和许冠文一样,加入嘉禾后就开启了“年番”生涯。加入嘉禾之前,一年拍三四部稀松平常,加入嘉禾后突然就成了一年一部,可不是“年番”了,也不知道何冠昌后悔不后悔这个决定。

在美国时,成龙偶遇了邓丽君。

真的是“偶遇”,很有缘分的那种。

先是成龙去迪士尼,忽然听到身边有人说国语,寻着声音一看,居然是邓丽君,但是两边都是一大堆朋友跟着,没细聊。只是打了个照面,互相惊讶了一句“居然在这里碰上你”。就各走各的了,电话都没留。

过了两天,成龙去看电影,没想到在电影院又碰见了邓丽君,这些两边都是一个人了。于是留了电话。

聊过才知道,邓丽君住的相当近,只隔了三个街区。

成龙在自己的自传里是这么写的:

当时她妈妈跟她一起在美国,有时候她妈妈还会煮汤给我喝。她知道我在练习滑旱冰,说自己刚好也在学,我说那正好我教你啊。

有天我干脆踩着滑轮鞋就去找她了。她滑得还不熟练,我要一直扶着她。你想想,成龙和邓丽君,

在洛杉矶的路边滑旱冰,

完全没人认识我们,

多好,多开心。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第一次去美国时最开心的日子。

我们俩经常一起去海边散步,拍照,

一起去吃螃蟹,去中国城吃中餐。

我开车去接她,两个人还在半路迷路。

那段日子想起来很好玩,

当时公司没有给我安排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在身边,

我在那里也没有认识的中国人,

她是唯一一个跟我讲中文的人。

每天看到她,是当时唯一开心的事情。她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

----《我是成龙》

近几年网上冒出来一个大V老是黑成龙,爆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料,试图证明成龙的黑点。

其中就有《A计划》里跳钟楼那场戏成龙根本没跳,是火星跳的这一说,连王知无都忍不住挂了他。其实,一共跳了四次,火星跳了一次,成龙跳了两次,其中失败了一次。还有一次是一名特技试跳了一次,因为是试跳,所以没有镜头留下来。最终成片里的镜头,是将成龙与火星的镜头都用了的。

我们还没写到《A计划》,而且既然王知无都已经挂过他了。所以我就动嘴了。

我们在这边提前让他出场吧。

他的意思是,成龙在吹牛,他根本没有追到过邓丽君。在邓丽君生前,成龙最多也就是放任媒体造谣,都不敢造次。

只有在邓丽君死后,成龙才大肆“消费”邓丽君云云。

试图造成一种“死无对证”的假象。

但其实我们我们可以从这段自传可以看到,成龙有提到,邓丽君的妈妈当时也在美国,而且还好煲汤给他们喝。

注意这个细节。

确实邓丽君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但邓丽君的兄弟当时还在啊。

邓丽君的兄弟在接受陈鲁豫的采访时曾经承认过:我姐姐当时是抱着交交看的心态,结果发行对方很“大男子主义”。

这也算是承认了有这么一段事情。

当然,细节是完全对得上的。因为成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成龙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到过邓丽君,很多次,而且总结起来大概就只有三个场景细节。

我这边直接贴自传原文,毕竟是他自己的自传,总结的更加清楚一些。

《杀手壕》卖得很差,我很沮丧地回到香港,一心想着重整旗鼓再拍一部电影挽回面子,并且很快就组建了新电影的班底。先是去韩国聊剧本聊了3个月,那个时代香港与韩国合作电影的话,在韩国拍就会有投资补助。当时筹备的影片是《龙少爷》,我们组成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香港外景团队,比如灯光师就有12个,连木工都有16个。可惜正式开拍没两天,就因为天气原因鸣金收兵了。我和大队一起回到香港,把剧本改掉。这时候我就想,

去哪里拍呢?

台湾。

当时我自认为自己是以电影为主的,说只有台湾有戏里需要的布景,现在想来,其实也是有私心想去找邓丽君。

到了台湾,除了看外景,经常会跟她一起约着吃饭,两个人都安安静静的。我还去看过她的表演。我坐在楼上特别的包厢里面,她唱歌的时候,除了会看台底下的观众,也会往上看,我知道她在看我。我坐在那边,看着台下的观众为她用力地鼓掌呐喊,心里想,她是我的女朋友。

当时外界并不知道我们在一起,看这场演出我也没有等到结束就离开了、如果被人拍到我们在一起,会是爆炸性的新闻。

很多年以后、我曾经想过,我们当初分开也许是正确的决定。因为从一开始两人性格就很不同,又无法为了对方妥协。换句话说,她太好了。

她总是彬彬有礼,说话轻声细语,我却是个大老粗;她总是气质优雅.而我刚从武行变成明星,终于可以享受大把花钱的奢侈生活,恨不得买一堆金链子挂在身上;她喜欢一个人出门,享受私人空间,但我总是爱热闹,喜欢有一群人跟随的感觉,觉得自己像个老大,走到哪都有人毕恭毕敬地帮我拿衣服、拉椅子。

记得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问能不能一起吃饭。我说,我不是每天都跟你一起吃饭吗?她说,单独吃饭。我说好吧。她就带我到了一个法国餐厅,进了一个包厢。那时候的我,餐牌也不会看,红酒也不会点,服务生把餐牌都拿给我,我不懂,有点尴尬。她就把餐牌拿过来,跟服务生点东西,说的话里面会穿插一些英文和法文。而我就像闹小脾气一样,她说牛排五成熟好吃,我说,不要,我就要吃十成熟。她说要喝红酒,我就说要啤酒。她拿着红酒杯,细细地闻,我拿起酒杯一口就灌进去。她问我好不好喝,我说很难喝。汤上来了,我看她很优雅地用汤匙舀着喝,就故意直接拿起汤盘往嘴里倒。牛排来了,她还没吃完第一口,我已经把整块肉都吃完了。西餐的规矩是两个人不吃完,第二道菜不会上来,所以看我吃完,她也只好说吃完了。

最后那顿饭,我是撑死,她没吃饱。人家吃顿法餐两三个小时,我们不到半小时就吃完了。一出门我就跟她讲,从今以后,永远不要带我到这个餐厅,现在我要回去开会了,然后转身就走了。

我做出这些奇怪的举动,跟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有很大关系。从小就被有钱的小孩歧视,在戏剧学院的10年生活清苦,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做最底层的工作,所以我打心眼里讨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瞧不起别人的样子。他们越是摆出一副自己很了不起的模样,我就越想跟这种人唱反调。这种心态影响

了我和邓丽君的相处,对她很不公平。

有一天,我正在跟兄弟们聊剧本,她打电话来,说她要离开台湾一阵。

今天想来见见我。我说好啊,来吧!她来的时候,门没锁,推门进来时,她还穿着晚礼服和高跟鞋,应该是刚刚表演完,非常美丽。我旁边所有的兄弟都惊呆了。

我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神经,好像故意要在大家面前显得自己很拽,就只说了一个字,坐。她就一个人坐在角落,我就继续跟大家聊剧本。我们一聊就是很久,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我没有跟她讲一句话。干坐了一个多小时

以后,她站起来说,Jackie,我先走了。我说好啊。

她站起来转身就走出了门。这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兄弟冯克安说,大哥,你是不是应该送一下人家?我想,对呀!礼貌上怎么都要送一下。我赶紧站起来,走出门口,电梯已经关门了。我只好回了房间,从8楼的窗户往下看,看到她刚刚上了一辆车,车开走了。

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就继续跟大家聊剧本。不久,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那边是她的声音,Jackie,我看你并不需要我,你就跟你的兄弟们在一起吧。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话,电话就挂了。

第二天,她又打了个电话来,说给我留了一个东西,放在酒店的前台。我收工回到酒店,拿到的是一盒卡带。里面是她的那首歌,《把我的爱情还给我》。

那时候电影的拍摄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每天都很辛苦,加上拍摄过程中很多人受伤,精神压力非常大。医院里躺满了剧组的人,我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把工作顺利完成,几乎焦头烂额。就这样,也一直没跟邓丽君再联络。

几个月之后,她在香港有个演唱会,我的经纪人去看了。演唱会结束之后,她们一起出去喝东西,她跟我的经纪人讲,你知道吗?我恨死他了。经纪人回来讲给我听,我才知道,原来我这么坏,伤了人家的心。

----《我是成龙》

成龙对于邓丽君的各种说法,总结起来就三个细节,一个是吃法餐,两人价值观差异巨大,一个优雅高贵,一个大老粗。而且成龙相当大男子主义。

一个是邓丽君来找成龙,但成龙晾了她一个多小时。

第三个我没贴,说的是1995年5月,也就是邓丽君去世前(她8号走的,也就是这个时间线可以缩短到一周),她曾经打过成龙一个电话,是经纪人接的。

经纪人曾经告诉过成龙,但因为当时赶着拍戏,成龙忘了这件事。然后就传来了邓丽君的死讯。

成龙在自传里承认了很多事情,比如自己确实很“大男子主义”,当时不懂女人,觉得兄弟重要,因为兄弟为我拍戏为我赚钱,而女人没有这个职能(当时年少轻狂,现在后悔了)。

承认了邓丽君曾说:“我恨死他了”。

他倒是并没有逃避什么事情。

我只能说,那位大V说,成龙从来没有追到过邓丽君,但他否认不了这些细节。他只能说,普通朋友也可以相约吃饭。

这没错,吃饭,煲汤,这些都存在,普通朋友也可以这么做。

但来自亲弟弟的证言,和邓丽君的表态:我恨死他了。似乎普通朋友并没有这个待遇能得到。

在雪梨篇大火以后,我花了两天时间去找资料来试图驳倒成龙的说法。

但我觉得,成龙确实曾经很短暂的和邓丽君处过一段,并且,深深的伤害了她。

好在大哥很实诚,起码在自传里把自己的缺点承认的清清楚楚。

其实,那个时候的成龙,已经飘了。他也承认,在西餐厅里的反应源于自己的自卑,故意与邓丽君的高贵优雅对着干,以强调自己的独立特行,这就是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

要知道,两年前,还拿着嘉禾CEO何冠昌给他开出的100万支票,眼都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大数字的钱啊。后来,在罗维的劝说下,不得不将支票退还给了何冠昌。但是他还是拿着原单去复印了一张,留着复印版做纪念。

穷孩子突然暴富,心态就变了。成龙亦然。

有钱了,大手大脚花钱,我们也提到了。

在韩国勘个景吃吃饭就花了上百万。拍摄《龙少爷》又超出预算很多。妥妥的败家仔的风范。

《龙少爷》没有达到预期,给了成龙当头一棒。如果没有失败,那么成龙将会在骄傲中会成为另外一个模样了,估计会走向王羽的路线了。

当时发飘的成龙,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女朋友众多。

邓丽君,不过是他诸多女朋友中的一位,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可以拿捏我们的甜歌皇后。

有关成龙女朋友的问题,且来看看另外一位大佬吴思远的回忆录:

(成龙加入嘉禾的事),尘埃落定之后呢,成龙就专心在拍戏了,我还记得,他在拍《师弟出马》的时候,我还到台湾地区去探班。那时成龙非常苦恼,主要因为他在两个女朋友之间……他亲口跟我讲的啊,我才知道他有两个女朋友,搞得他也很困扰,因为又要专心拍戏——这个戏他花了很大功夫去弄——又要应付两个女孩,比如说今天,A来了,他应付她一段时间;过几天呢,B又来了,又要去应付,但是有一次,两个一起来,他就跟我讲:死啦!我死啦!怎么办?!

当然,这些都是他年轻时候的事情了,后来他跟阿娇(林凤娇)好了,这我们都知道的。有一次我们到他们住的地方去找成龙……这个事情我想讲出来没关系的……就是一推门,看到阿娇在帮成龙按摩,成龙大概拍戏拍得太累了,光着上身,她真的帮他在按摩。结果我一推门进去就看到,真的很不好意思,赶紧说:对不起,对不起,你们继续继续……

我就觉得,阿娇真的是很好,很体贴成龙——那时候阿娇也是很有名的大明星,能帮男朋友在按摩,所以我对阿娇的印象非常好。

问题来了,吴思远看到的是林凤娇,可是按照时间线进行推导,成龙在台湾拍戏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应该是邓丽君才对。

实际情况就是,成龙在与邓丽君交往的同时,正在与林凤娇在交往,脚踏两只船。或者,脚踏了更多船,只是那些个女朋友,没有邓丽君、林凤娇那么有名气。

邓丽君是妥妥的“甜歌皇后”,是当时华语圈风头正劲的歌后。《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夜来香》等等,很多歌曲一直传唱到至今。

而林凤娇,也不遑多让。

早在1971年,18岁的林凤娇还在歌舞厅里做舞女的时候,她就被导演王星磊相中,出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潮州怒汉》。青春洋溢的林凤娇,一出场就被许多观众记在心中。

随后,是1975年上映的抗战电影《吾土吾民》,导演李行钦点林凤娇让她出演“杜湘灵”,将这位在日寇占领区办学的校长之女演绎得相当感人,因此广获得外界好评。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林凤娇在片中表现出色,她开始越来越红,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她的海报。

随后她又主演了《汪洋中的一条船》《原乡人》《碎心兰》《龙的传人》《小城故事》《此情可问天》等数十部影片。

那时有句话形容林凤娇,在香港,至少有10万个男人都想娶她。话里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却足可见她的受欢迎程度。

最当红的时候,她与林青霞,秦汉、秦祥林被合称为“二林二秦”。

80年代前后,正是电影文娱产业遍地开花的时候,林凤娇一直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响。

1978年,凭借《汪洋中的一条船》,她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收获第25届亚洲影展演技最突出女主角奖。

1979年,凭借《小城故事》,她拿下第16届金马奖影后。

1980年,她有8部影片上映。1981年,已经出道10年的林凤娇也有6部电影上映。

那时候,林凤娇的风头正盛。

而成龙,手上真正爆火的作品,也只有《醉拳》《师弟出马》区区几部而已。

成龙与林凤娇的相识,是1981年《辛亥双十》的片场,剧组邀请成龙做武术指导。这部于次年收获第19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影片,也是当年台湾的大制作。邀请身在台湾的成龙加盟,算得上相得益彰。

成龙一工作起来,还是非常投入的。

林凤娇被成龙热情认真的样子吸引了,而且他风趣幽默,自身的本领让林凤娇觉得有安全感。

所以,不是成龙追林凤娇,而是倒了过来。林凤娇走向了成龙。

成龙呢,是没有拒绝。

温香暖玉送满怀,换成你也不拒绝不了。

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只有邓丽君那边一无所知,依旧很本分地守着成龙,结果却被成龙弄得很尴尬,很难堪。

最后,因爱生恨,恨死了那个男人,成龙。

上面吴思远的回忆录里,他说的A与B,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邓丽君与林凤娇。

相对来说,邓丽君是安静的温婉的,去见成龙也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一边等成龙闲下来。而林凤娇就不是,她会选择与现场的人打成一片。

甚至,林凤娇可以在大排档跟成家班的兄弟一块儿打牌,喝酒。但是,邓丽君则更希望能够过两人世界,不想吃饭时也被打扰。

以至于,冯克安、火星他们在多年后的回忆里,还是对当时的林凤娇竖起大拇指,而且直接说“这个是大嫂!”

无论成龙愿不愿意,在成家班的兄弟眼里,林凤娇已经是大嫂了。相反,邓丽君内心是高傲的,对成龙的那些狐朋狗友有些瞧不上,这也让很重兄弟感情的成龙有些接受不了。他的那些兄弟,自然也不待见邓丽君,对愿意跟他们打成一片的林凤娇就很乐意接受,直接视为大嫂。

最后,成龙选择了跟林凤娇在一起。

那是1982年,林凤娇怀孕了,她打电话问成龙“我怀孕了,这个孩子你要还是不要?”

成龙感到很诧异,他思索了一会儿说“留下吧”。

很多年后,成龙在杨澜主持的电视节目上这么形容自己当时的状况“我并不想结婚,那时候我有很多女朋友,我在比较她们谁更好,一个不留神有了小房子(房祖名),没办法只好结婚。”

据成龙的解释,他不想结婚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见过太多男星结婚后又离婚,被女人分去了太多家产,甚至净身出户的都很多。他心里怕,不愿意失去,因此对他的女朋友们心里存在防范。玩玩可以,结婚就算了。

不过,林凤娇又不一样,因为她已经很有名了,拥有的资产也不少,与成龙算得上门当户对,不存在拐骗他的家产的条件。

所以,与雪梨遇上了徐少强这种没心没肺的渣男相比,林凤娇算是幸运的。起码,成龙对她负责任了。

不过,也不是全责。

因为,成龙觉得他们两个从1981年认识到1982年孩子出生,这中间压根没有多久。他依旧对林凤娇存在疑虑,觉得她也有可能是相中了他的家产才来的。

所以,在林凤娇在美国待产的过程中,成龙总是以拍戏忙忙忙为借口,从来没有去看望过。

甚至,电话都很少打。

一直到林凤娇生产之前,孩子要填写出生证明,她打电话给成龙“我快生了,孩子父亲我写谁?”

“写陈港生。”

林凤娇喜出望外“你愿意和我结婚?”

成龙答应了,他调好时间,飞往美国。

一直到房祖名出生的前一天,他才前往美国,匆匆忙忙地去注册结婚,而且没有准备婚戒,他把自己手上的戒指给了林凤娇。

与徐少强的临阵脱逃相比,成龙的确是男人了很多。但是。。。。。。

林凤娇剖腹产下儿子房祖名。

成龙只在美国陪伴林凤娇3天,他就回到香港拍戏。

1983年2月,林凤娇带着儿子回到香港。

成龙在香港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除了固定的生活费,多余的一分钱也没有给过林凤娇。

因为他们签署了婚前协议,林凤娇成了成龙的“地下妻子”。

他总觉得林凤娇是图他的钱才和他结婚生子,所以协议里也清楚写着如果离婚,林凤娇分不到一分钱。

尽管两个人结婚了,林凤娇彻底牺牲了的自己的事业,当起了隐形妻子。但是成龙的冷暴力,还是如影随形,很多年里一直没有断过。

被丈夫冷落和不信任,林凤娇忍不住在房间里偷偷哭泣。她的眼泪被小小年纪的房祖名看在眼里,他走过来抱住妈妈,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懂事,他知道妈妈又在想爸爸了,他也很想爸爸,但是爸爸很少回家陪他们,妈妈说他工作忙。

不单单是成龙的冷落,林凤娇要忍耐的还有他的桃色新闻。

对外,成龙一直宣称自己是单身,几乎拍一部戏就要和一个女星传出绯闻。

一开始林凤娇质问他,他解释说“这些媒体都喜欢炒作”。可是随着他和许多女明星贴脸搂腰的亲密值照被发出,林凤娇气到脸色发白,她掩面哭泣,自己这个隐形的正牌夫人被无视,她没办法站出来宣示主权,只能一忍再忍。

如果说其他人只是逢场作戏,1995年,邓丽君离世,让林凤娇看到,丈夫不是无情,他只是对自己无情。

成龙在家中反复听《我只在乎你》,并且利用技术手段把自己和邓丽君的声音融在一起成为一首合唱歌曲。

2002年,成龙在内地发行的专辑中与邓丽君隔空“合唱”了一首《我只在乎你》。说明,起码直到那时候,他依然对邓丽君有所怀念。

林凤娇知道,在成龙的心中,邓丽君是存在位置的。甚至,超过了自己。

当初,自己能够嫁给了成龙,只是幸运而已。

一直到吴绮莉的出现,林凤娇终于得到成龙的尊重。

面对吴绮莉的威逼,成龙说出了那句“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林凤娇始终站在他的身边支持他,理解他,让成龙得以度过这次危机。

经过吴绮莉事件后,成龙开始把自己名下财产转给林凤娇,让她得到一个妻子应有的尊重和权力。

后来儿子房祖名进入演艺圈,因为有父亲的名气帮衬,他拍了几部影视作品,后来因为犯错被停止演戏,成龙站出来哭着承认自己没有教导好儿子。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林凤娇,大概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她用20多年时间让成龙看清自己的真心,付出的代价太大,可她好在最终收获了幸福的家庭,虽然这一路走来委屈大于甜蜜。

回到最初,这一切的缘起,都发生在《师弟出马》与《龙少爷》在台湾的拍摄期间。

所以,这里就八卦了这一下。

那么,就这样吧!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