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被去世”后首发声!紧急叫停演唱会粉丝泪崩:等你回来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20 04:58 2

摘要:凌晨刷手机时,一条“陈奕迅去世”的推送突然弹出来。手一抖,手机差点砸到脸上。点进去看,配图是模糊的视频和老照片,文案写得有鼻子有眼,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可是陪我唱过无数个深夜的Eason啊!

凌晨刷手机时,一条“陈奕迅去世”的推送突然弹出来。手一抖,手机差点砸到脸上。点进去看,配图是模糊的视频和老照片,文案写得有鼻子有眼,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可是陪我唱过无数个深夜的Eason啊!

结果翻到评论区,有人说“等官方消息”,有人骂“造谣的缺德”,更有人翻出前几天的动态:5月15日深夜,陈奕迅工作室刚发公告,说他确诊新冠,高雄三场演唱会紧急延期;16日凌晨,他自己发了条咳嗽录音,声音哑得厉害,配文就四个字“还活着,等我回来”。

现在倒好,人家刚说“还活着”,转头就被传“去世”?这哪是吃瓜,分明是拿别人的生死当流量密码!

说真的,这两年类似的戏码看得太多了。明星打个喷嚏,能写成“病危住院”;咳嗽两声,能传成“抢救无效”;连去趟医院做常规检查,都能被剪辑成“最后一面”。可这次落在陈奕迅身上,格外扎心——他是那个唱着“明年今日,别要再失眠”的治愈系歌手,是开演唱会能连唱3小时不带停的“人形CD”,是被歌迷喊“E神”的拼命三郎。

但他也是个普通人啊!5月15日的公告里写得清楚:低烧7天,咳到失声,还在坚持彩排。歌迷们看着他沙哑的录音,心疼得直掉眼泪——“别拿命换舞台啊!”可转头就有人利用这份心疼,把“确诊”编成“去世”,把“延期”炒成“永别”。

19号凌晨,歌手叶晓粤坐不住了。她发微博说:“赶紧和老师的助手求证,人家说新闻是假的,eason现在人好好的!”这条消息一出,热搜瞬间爆了。评论区里,有人哭着说“刚听完《富士山下》,差点以为以后没机会现场听了”,有人骂“造谣的该坐牢”,更多人在说:“只要人没事,演唱会延期多久都等。”

突然想起去年冬天,朋友抢了三个月才买到陈奕迅的票,连酒店都订好了。15号晚上她给我发消息:“延期就延期吧,他健康最重要。”可要是那天她刷到“去世”的谣言,得哭成什么样?

我们总说“把偶像当家人”,可家人病了,我们第一反应是催他“赶紧好起来工作”,还是劝他“先好好休息”?陈奕迅的歌迷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超话里满屏都是“身体要紧”“等你回来”,没人催他“赶紧复工”。

但总有些自媒体不懂这个理。他们盯着明星的健康动态,像盯着猎物的猎人:发烧=“暴瘦住院”,咳嗽=“病情恶化”,连戴个口罩都能写成“隐退前兆”。他们不在乎真相,只在乎“点击量”;他们不关心当事人,只关心“上热搜”。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刷到的评论:“现在最怕看到‘突发’‘去世’‘抢救’的标题,手都抖。”是啊,我们的恐慌从何而来?是因为信息太乱,真真假假分不清;是因为真心喜欢的人,经不起任何“万一”;更是因为,总有人把别人的生死当流量游戏。

所以想问问大家:下次再刷到“XX去世”的消息,你是会先点进去“吃瓜”,还是先等官方辟谣?如果是你喜欢的歌手,看到他带病彩排,你会喊“加油”还是劝“休息”?

我先说我的答案:我会先等官方,因为谣言跑得比火箭快,真相却总在穿鞋;我会劝他休息,因为舞台永远在,但健康没了,就真的没了。

最后想对Eason说:我们等你回来,但不用急。等你退烧了,嗓子好了,元气满满地站在舞台上,唱《浮夸》唱《十年》,唱到我们头发白了,你还能说“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毕竟啊,歌迷要的从来不是“拿命换的演出”,是能听一辈子的陈奕迅。

来源:上头娱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