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母女争执引爆热搜!S妈“哭诉”背后的家庭伤痛与舆论风暴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23 14:38 1

摘要:5月22日深夜,大S母亲黄春梅(S妈)在社交平台连发两条动态,直指女儿小S(徐熙娣)劝阻她深夜与网友互动,称“这个时间是我伤心哭泣的时刻”,并反问:“70多岁的人半夜还能做什么,难道只能哭吗?”一小时后,她再次发文:“好想我的心肝宝贝”,配图中是大S的照片。这

5月22日深夜,大S母亲黄春梅(S妈)在社交平台连发两条动态,直指女儿小S(徐熙娣)劝阻她深夜与网友互动,称“这个时间是我伤心哭泣的时刻”,并反问:“70多岁的人半夜还能做什么,难道只能哭吗?”一小时后,她再次发文:“好想我的心肝宝贝”,配图中是大S的照片。这一连串动态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全网热议。母女间的“深夜争执”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家庭伤痛?公众又该如何看待这场舆论风暴?
深夜发文:从“控诉”到“思念”,S妈的情感宣泄
自2025年2月大S(徐熙媛)因病去世后,S妈始终深陷悲痛,频繁通过社交平台抒发对女儿的思念。然而,近期她深夜发文的行为却引发了争议。5月22日,S妈在社交账号中写道:“婷婷(小S)不希望我在这时间与朋友互动,因为这个时间是我伤心哭泣的时刻。”随后,她以反问句式回应女儿的劝阻:“那我70多岁了,半夜三更,我能干什么,就是哭吗?”
尽管小S被指“劝阻母亲深夜发言”,但S妈的言辞中透露出强烈的委屈感。一小时后,她再次发文:“好想我的心肝宝贝!”并附上大S的照片,配文中的字句令无数网友泪目。
母女矛盾背后:家庭纷争与公众形象的博弈
S妈与小S的争执并非孤立事件。自大S去世后,S家与前女婿汪小菲的法律纠纷、遗产分配等问题持续发酵,而S妈作为家族核心人物,多次在社交平台发声,甚至因“深夜发文”被网友质疑“情绪失控”。小S此前曾公开表示要“振作起来照顾妈妈”,但如今母女间的分歧却浮出水面。
1. 小S的“劝阻”:出于关心还是控制?
小S搬入S妈家中同住,表面是为照顾母亲,实则暗含“限制其公开言论”的意图。知情人士透露,S妈的发言常因情绪化而引发舆论反弹,甚至被汪小菲方抓住把柄(如此前“催债豪车”事件)。小S此举,或许是为保护母亲免受舆论攻击,但S妈显然认为这是“管束过度”。
2. S妈的“无奈”:深夜痛哭的宣泄权
“70多岁的老人,深夜除了哭还能做什么?”S妈的反问道出丧女之痛的撕裂感。心理学专家指出,失去至亲者通过倾诉缓解压力是正常心理机制,但S妈将情感宣泄转移到公共平台,难免引发外界对其“情绪管理”的质疑。
舆论分裂:支持VS批评,公众的两极态度
S妈的深夜发文迅速引发热议,网友观点两极分化:
支持派:
“S妈失去女儿,深夜痛哭是人之常情,小S的劝阻太冷漠!”“她只是想表达思念,凭什么被限制?大S若在世也会心疼妈妈!”批评派:
“深夜发帖影响他人休息,情绪化发言也损害S家形象。”“S妈多次翻旧账(如遗产、汪小菲),小S可能是为避免家族矛盾激化。”家庭裂痕:遗产、探视权与“消失的孙辈”
S妈与小S的争执背后,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家族利益分配与情感联结的断裂。
遗产纠纷未平息:大S去世后,其遗产由具俊晔及子女继承,但S妈曾公开质疑汪小菲未付清生活费,并要求“赎车”,被批“七十岁争遗产”。孙辈探视权成梗:S妈多次喊话要求见大S子女汪希玥、汪希粼,但汪小菲方称“随时可探望”,双方却因聊天记录曝光陷入拉锯战。专家视角:家庭疗愈需私密空间,公众人物更需节制
心理咨询师林婉如指出:“丧亲之痛需要时间疗愈,但公众人物的情绪表达应兼顾社会影响。S妈的深夜发文虽情有可原,但长期暴露脆弱面可能加剧家庭矛盾。”
法律专家则提醒,S妈若频繁提及遗产、探视权等敏感话题,可能被对方“取证”,进一步激化与汪家的法律纠纷。
深夜的哭泣能否被理解?
S妈的深夜发文,是一场关于“悲伤”与“控制”的母女博弈,也是公众对名人隐私与家庭伦理的审视。当70岁的母亲质问“深夜只能哭吗?”时,我们或许更应思考:在舆论狂欢之外,是否有人真正为她点亮一盏灯?

来源:橙梨子厉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