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正的无影脚,哪里可以看?答案是成龙上映于1980年的《师弟出马》。此外,再结合刘家良导演上映于1978年的《中华丈夫》,以及1992年黎大炜导演,刘家良主演的《蝎子战士》,还有1994年刘家良与成龙合作的《醉拳2》。看完,真正的无影脚就知道啥样了。
一说佛山无影脚,大家马上会想起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一脚飞起在空中连踢七脚,又潇洒又勇猛,好看极了。
无影脚,也成为了黄飞鸿的标志性功夫。一提到黄飞鸿,马上想到无影脚。
乃至,一提到佛山,也让人马上想到佛山无影脚。就因为黄飞鸿是佛山人。
问题在于:无影脚,它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存在,真的有这门功夫。
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失传了。
那么,无影脚的真实面貌,还能看到吗?
答案是:能。
电影里就有。
但它不是徐克的《黄飞鸿》,不是李连杰演绎的那种样子的。徐克与李连杰演绎的,反而错得离谱。
真正的无影脚,哪里可以看?答案是成龙上映于1980年的《师弟出马》。此外,再结合刘家良导演上映于1978年的《中华丈夫》,以及1992年黎大炜导演,刘家良主演的《蝎子战士》,还有1994年刘家良与成龙合作的《醉拳2》。看完,真正的无影脚就知道啥样了。
这么多影片里都出现过,只是大家没有留意,选择性地记住了李连杰版假的无影脚。
这就是文化的侵略性。让人选择性无视。
时间回到1975年。那时候,李小龙已经去世2年有余了。伴随他而去的,还有香港动作片的发展势头。他掀起的民国动作片的高潮,随着他的离世,突然断流,万马齐喑。
动作片又回到了张彻主导的旧式动作片的时代,这两年里有影响力的依旧是《刺马》《少林五祖》这种传统武侠动作片。
直到1975年,张彻的御用动作指导刘家良独立出来,拍摄了《神打》,终于为动作片的格局带来了一丝新风。
进入1976年,刘家良执导了《陆阿采与黄飞鸿》,彻底打开了香港动作片的新局面。刘家良也以硬桥硬马撑起了动作片的新局面,晋身为新一代动作片宗师。
后来的观众,已经意识不到刘家良对于香港动作片的影响与意义了。
其实,在新浪潮崛起之前,没有刘师傅就没有香港动作片。
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身为南拳宗师,洪拳正宗传人,黄飞鸿弟子林世荣的徒孙,刘家良通过《陆阿彩与黄飞鸿》,向自己的师祖狠狠致敬了一把。
之后,1977年刘家良又拍摄了《洪熙官》,1978年拍摄了《少林三十六房》,这就是他的“洪拳三部曲”,将自家拳术的发展史拍了一遍。这个过程中,不仅讲人,也讲洪拳的各路功法。包括铁线拳、虎鹤双形、工字伏虎拳、十二桥手、二龙刀、八卦棍,等等等等。
刘家良开创的硬桥硬马一派,以习拳练功为主,然后附以复仇故事的套路,成为了当时香港动作片的标准范式,引起了一股跟风大潮。
洪金宝于1978年执导的《赞先生与找钱华》,就是一部标准的咏春拳教学片,将咏春拳的精华,包括小稔头、标子和寻桥,以及三套拳及木人桩,外加六点半棍法,一一展示出来。为此,洪金宝还专门去学习了咏春拳,影片也没辜负期望,成为展示咏春拳最好的影片,比后来《叶问》强太多了。
《赞先生与找钱华》这名字,明显就是跟风《陆阿采与黄飞鸿》。洪金宝的意思,就是你刘家良能拍洪拳,那么我也可以换个拳种,比如咏春拳,也可以拍得很好。
凭借《赞先生与找钱华》,洪金宝也晋身为当时动作片大导,成为了嘉禾的摇钱树。
刘家良与洪金宝,一时瑜亮,一个撑起半个邵氏,一个独掌嘉禾,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出名的动作片大导演。
刘家良在拍摄完“洪拳三部曲”之后,又开始了他的南派功夫挖掘之旅,连续拍摄了《螳螂》(1978),展示了“螳螂拳”的精妙。1979年拍摄了《茅山僵尸拳》,这里展示了一种“僵尸拳”,不过这种拳法现实中没有,是刘家良自创的,被他拍的有模有样。不过,“僵尸拳”这个叫法,也不是刘师傅原创,最初是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杜撰出来的。按金庸的写法,僵尸拳是湖南辰州言家拳掌门人言伯乾的使用的一门罕见拳法,即便奔雷手文泰来也不放在眼里,打得他一身冷汗。
此外,刘家良又在1979年拍摄了《疯猴》,系统刻画了“猴拳”。1980年拍摄了《少林棚搭大师》,挖掘了少林功夫,并指出“棚搭”也是少林功夫的一种。1982年拍摄了《十八般武艺》,对传统功夫里的各种兵器的使用进行了展示。1984年拍摄了《五郎八卦棍》,对于杨家枪法进行了演绎。
刘家良开启的这个动作片模式,对于中国功夫尤其是南拳进行了很好的摸底与排查,并进行了形象地刻画。对于后世理解传统功夫,有了很好的坐标系。
尤其是,刘家良作为南派功夫的宗师,他镜头下的传统功夫,尽管也有一定的演绎,但总体上是忠于传统功夫的,这也是他向来颇为得意的一点,而且对于不这么做的行为嗤之以鼻。那架势,颇有六小龄童对孙悟空的霸占一样,学他的他可以站在道德高地评头论足。不学他的,就指责对方是胡来。
时间久了,由于刘师傅的影片过于套路化,而且他以武学正宗自居,到处摆谱,逐渐引起人的反感,也就慢慢被观众抛弃了。加上他背后的邵氏后院起火,殃及刘师傅,更进一步促使了他早早退出了一线。
但是刘家良掀起的动作片潮流,蔚为大观。
刘师傅掀起的功夫片风潮,使得当时的动作片都在挖掘各种拳术。
除了刘家良与洪金宝。刘家荣通过《搏命单刀夺命枪》将“单刀”与“长枪”进行了充分挖掘。袁和平则通过《蛇形刁手》将“蛇形拳”进行了挖掘,通过《醉拳》展示了“醉拳”。吴思远通过《鹰爪铁布衫》展示了“鹰爪功”与“铁布衫”。
其他像《蛇猫鹤混型掌》《南北醉拳》《南拳北腿》《神腿铁扇功》《迷拳三十六招》《麻疯怪拳》《鹤形刁手螳螂腿》《酒仙十八跌》《佛掌罗汉拳》《虎豹龙蛇鹰》《太极气功》《睡拳怪招》《癫螳螂》《麒麟掌》《神腿》......
简直不能再多了。
即便是成龙,在罗维影业时,也通过《少林木人巷》挖掘过少林功夫里的“木人巷”与“醉拳”。通过《拳精》,挖掘过“五行拳”。通过《蛇鹤八步》挖掘过“鹤形拳”。他的导演处女作《笑拳怪招》,也是在挖掘“形意拳”。
成龙身在刘家良掀起的硬桥硬马功夫片的大潮之中,而且他火起来的《蛇形刁手》《醉拳》,依旧是这种硬桥硬马的功夫,只是加入了喜剧元素,只是表现风格不同,故事套路,风格框架,依旧没有出格。
所以,签入嘉禾之后,首导《师弟出马》,这也是成龙的拳威公司的处女作,成龙自然不想搞砸,而是百倍努力地投入,千方百计地想要拍好。
为了能够让《师弟出马》拍出精彩,一鸣惊人,成龙在功夫片的大潮里多方搜寻,特意从民间“奇门”功夫里挖掘出了“三十六板凳”、“烟筒功”、“扇子功”、“裙底脚”出来,将它们搬到了大银幕上。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成龙成功了。《师弟出马》切实做到了一鸣惊人,一举拿下年度票房冠军,并成为香港影史首部票房过千万的作品。
当时的成龙在刘家良开辟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有发掘传统功夫、弘扬传统武学的卫道精神,干得相当漂亮。
此外,挖掘民间功夫之外,《师弟出马》里还将民间已有所紊乱的舞狮传统搬上了银幕,而且严格遵循旧制,很有一种电影人的文化使命感在里面。紧随其后的《龙少爷》,更是将已经失传的“抢包山”搬上了大银幕,还有精彩十足的“踢毽子”,也被他钩沉起来。甚至包括音乐,成龙在《龙少爷》里演唱的《满江红》,居然被发现是一种失传的版本,电影里呈现的是孤本。如果没有这部影片,他的那种唱法大概就再也没人听到了。那是成龙从他自己的父亲那里听到的一种唱法,曾经隶属于东北军。但后来随着东北军的覆没,也就没人唱了。没想到被成龙发掘了出来。
那时候的成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掘,是有功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说到了这里,该回到问题上了。
“无影脚”到底是什么样的功夫?
答案是,它就是成龙发掘出来的“裙里脚”,《师弟出马》里非常精彩地呈现。
成龙进入嘉禾后,有了钱,为了有好的表现,拍好《师弟出马》,特意四处发掘,寻找民间存在的独门功夫,它们在市面上基本上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如果不被发掘,过不了多少年也就真的彻底失传了。
这里面,经由成龙之手,发掘的功夫,上面已经提到了,有“三十六板凳”、“烟筒功”、“扇子功”、“裙底脚”。这几种功夫,在成龙的演绎下,都格外精彩。
这其中,“裙底脚”,它就是“无影脚”,另外一种称呼而已。
在《师弟出马》里,“裙里脚”的功夫先由李丽丽进行诠释,然后由成龙学会后对付老外。李丽丽,出身于南国实验剧团训练班,后签约邵氏,成为了一名武打演员,曾经当做女主,但更多时候作为甘草出现。
在《师弟出马》这部男人戏中,李丽丽是为数不多的女性,表现相当不错。她去世于2024年底。成龙还专门发文纪念她。
对于出演《师弟出马》,并演绎“裙里脚”,后来李丽丽在采访中专门做过解释。因为成龙请她的时候,她尚不知道“裙里脚”为何物,还担心自己演不好。成龙告诉她,没事的,不要怕,不会可以入组之后现学,不难的。
所谓“裙里脚”,就是脚在长裙里,突然踢出去,来无踪去无影,对敌发出突然袭击,脚脚直击对方要害,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方式将其踢到。古代乃至民初,男子是穿长衫的,这长衫也有裙子的功能,同样可以在遮掩的情况下,突然出脚。后来,随着民国推行的“新生活运动”,长衫渐渐没人穿了,这“裙里脚”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失传了。
现在的人,只觉得“无影脚”很厉害,但怎么个厉害法,都不甚了了。
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玄虚。古时的拳法,基本上都可以“顾名思义”,像上面提到的螳螂拳、蛇形拳、鹤形拳、醉拳、猴拳、伏虎拳、铁线拳等等,基本上从名字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模样。
“裙里脚”(无影脚)也是如此,就是从裙子/长衫遮掩下偷袭用的一种功夫。它属于阴招的一种,靠偷袭取胜,总是不那么光明正大,拿不到台面上来。用马保国的话讲,不讲武德。嗯,使用这种功夫,就是不讲武德。也因此,流传的不广,加上民国人不再穿长衫,就更加少人学了。
等到成龙拍电影,时间已经到了1980年代,那时候老一代懂这种拳法的人尚有人在,但也不多了。因此,才需要去发掘。不是随便找个懂功夫的人就会的。
《师弟出马》里,先是李丽丽与成龙进行切磋,李丽丽一身长裙,舞得成龙眼花缭乱,然后被裙裾遮挡视线的同时,李丽丽出脚了,踢得成龙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随后,成龙学会了这套“裙里脚”,并将其用在对付敌人身上。而且,他围上了斗牛士的斗篷,起到了裙子的作用,同样将敌人踢的晕头转向。这个换成斗牛士斗篷的穿法,就是成龙别出心裁的创意,既有现代性,也很有欣赏性。所以,成龙对于“裙里脚”是进行改良了的。
成龙,是不懂功夫的,他是戏班出身,好在身手好,又愿意学,因此他在早期一系列功夫片里的表现也相当棒。学戏剧的人,与学舞蹈的人,都有这个好处,就是身段好,身体底子好,在功夫呈现上会很容易跨界,常人看不出差别来。
但行家就可以,像刘家良,就对成龙杂耍一样表现功夫,嘻嘻哈哈地表现拳法,非常看不上。
在成龙之前,刘家良执导的《中华丈夫》于1978年上映,早《师弟出马》2年,在这部由刘家良执导、刘家辉主演的影片里,也有展现了“裙里脚”。
《中华丈夫》的主旨是体现中国功夫与日本功夫之间的差异,先后展现了醉八仙对空手道、雁翎刀对日本短犀、中国式摔交对柔道、三节棍对两节棍加短拐、中国长枪对日式长枪、中国暗器对忍术,就像武术教学片一样,没有丑化日本,也没有苛意高抬中国,不讲民族矛盾,而是讲究和谐,讲究文化差异。影片相当好看,对中日关系如此客观呈现的角度,现在也没有了。
在片中,刘家辉饰演的中国丈夫在与水野结花饰演的日本妻子交流武术时,提到了中国有一种女人使用的功夫,这其中就有“裙里脚”。不过,相对于上面几组对决,对于“裙里脚”只是在口头上进行解说,并小小施展了一下,未能充分展示其精华。
真正体会到“裙里脚”的精妙与凶狠,还是要到《师弟出马》里去看,尽管成龙为了镜头呈现,已经有所改良,但格局没有变,招式没有变。
后来,时间来到1992年,洪金宝要拍摄一部《漫画神拳》,武术指导是刘家良和元奎。钱嘉乐、罗美薇、刘家良等主演,黎大炜执导。在动作片泛滥的90年代,这部影片算不上高品质,但是其中先后展示了蝎子功、洗碗功、泥鳅功、南方无影脚,各种功夫千奇百怪,抛开故事,只看动作戏,呈现效果也很好看。由于动作设计是刘家良,这些功夫的展示,依旧讲究硬桥硬马,对于功夫迷来说,还是非常过瘾的。
其中,就提到了无影脚,而且由刘家良亲自展示。讨巧的是,刘家良在片中饰演了一名厨师,当他展示无影脚时,正好穿了一件围裙,恰到好处地代替了女裙及长衫的作用,可以掩盖出脚的隐秘性。
不过,片中刘家良展示的无影脚,强调的已经不是其出脚的隐蔽性,而是强调上下盘的协调,讲究下面出脚的同时,上半身要纹丝不动。下盘千变万化,上盘却稳如老狗。
你说刘家良不对吧,他是洪拳正宗,是黄飞鸿一路传下来的。但不得不说,他也只讲了无影脚的一个侧面。
只是,影片里元德饰演的反派展示的蝎子功更加精彩,完全掩盖了无影脚、泥鳅功这些功夫,最后影片也被改名为了《蝎子战士》。
要全面理解“裙里脚”(无影脚),必须将《师弟出马》里成龙的演绎与《蝎子战士》里刘家良的教学,结合起来。
成龙有其形,刘家良有其神。
成龙在《师弟出马》里的“裙里脚”,讲究外形,因为有裙子,所以隐蔽性很好,攻击对方出其不意。刘家良在《蝎子战士》里的“无影脚”,在功法上讲究上下盘的协调,其实讲的依旧是出其不意。上身很稳,看不出来有什么攻击性,但是下盘里已经神不知鬼不晓地出腿了。两部影片结合起来,差不多就可以看出“裙里脚”(无影脚)所有的精妙来了。
等到了1994年,在《醉拳2》里,这部由刘家良执导,成龙主演的影片里,“裙里脚”再一次现身,演绎者是梅艳芳,她在小巷子中狠狠踢了刘家良两脚。至于影片结尾部分,卢惠光与成龙的对打,精彩是格外精彩,但那时候动作指导已经不再是刘家良,卢惠光踢出来的脚法,已经与李连杰的“无影脚”差不多了。同一部电影里,两次“无影脚”,踢法是非常不一样的。
这就绕到了李连杰版的“无影脚”了。也绕不过去,大家的记忆都在他这上面呢。
当初,徐克拍完了《英雄本色》与《笑傲江湖》,盘算着要开一部新戏,他想到了黄飞鸿这个经典IP,于是就准备了起来。首当其冲,他想到的合作对象就是刘家良。毕竟刘师傅是洪拳正宗,是黄飞鸿的徒孙。
可是,在筹备期间,双方就不对付。拍摄过程中,更是矛盾不断。徐克的天马行空,与刘师傅的有板有眼,压根就不对板。徐克想的是如何突破老版关德兴的原有模式,给予黄飞鸿这个经典IP全新的解释,从形象到动作,都要玩新的。而刘家良则认为应该传承原本的武术真谛,风格和动作应当符合历史记载的真实。
你想啊,连成龙的动作片在有板有眼的同时,加点喜剧,稍微夸饰一点,刘师傅都接受不了。他怎么可能接受得了徐克的胡编乱造。
刘师傅实在是忍无可忍,终于丢下一句话:徐克这样拍黄飞鸿,非叫我十万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
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徐克后来找到袁和平救场,才算完成了他的想法。
袁和平也出自戏班,缺乏武学传承,缺乏真功夫,对于创意性的动作,蛮有兴趣。于是,李连杰在空中连踢七脚的“无影脚”,于是就这么被生编了出来。
结果,由于徐克版黄飞鸿实在太火了,在观众的心目中,鹊占鸠巢,无影脚就成了李连杰的那种踢法了。
但是,李连杰自己是从武术队出来的,他懂啊。
对于违反物理原理的连环脚,李连杰其实一开始也是拒绝的,但是为了镜头,为了电影好看,他必须要听导演的,于是他踢了,反正有威亚吊着,在空中想怎么踢就可以怎么踢。
后来,李连杰在接受采访中,也多次澄清过,讲过真实的无影脚是怎么踢的。
脚在长衫之下,踢完了长衫不动。这就是偷袭的招数嘛,身形不动,长衫不动,就靠不讲武德的偷袭,将人阴了一下子。
所以,这种损招,在洪拳系统里,不是主流,黄飞鸿真正擅长上的是铁线拳,是伏虎拳,以拳法为主,压根不突出脚法。
包括霍元甲的迷踪拳,也是以拳法为上,讲究的是上肢功夫。但是从《精武门》开始,因为李小龙自己擅长脚法,他就直接让陈真以脚法为主。
结果,一举改变了现实。
电影改变现实。
到了后来,无论是各版的陈真,还是各版的黄飞鸿,都是从李小龙那里学起的,以脚法为上。
毕竟,脚法大开大合,身体更舒展,在镜头之下更潇洒,拍起来更好看。
再究其本根,“裙里脚”(无影脚)也不是黄飞鸿独创出来的,而是来自一个踢馆的武师宋辉镗,他打的是蝶拳,拳法像花蝴蝶一样,打得人眼花缭乱。
黄飞鸿以伏虎拳及铁线拳对招,两个人在拳法上有来有往。结果,黄飞鸿逐渐占据了上风。
然后,打着打着,宋辉镗突施阴招,冷不防上了脚,连续几脚,脚脚踢中黄飞鸿。
黄飞鸿在惊讶之下,对于这个“无影脚”很感兴趣,便向宋师傅讨教。
两人以“绝”换“绝”,彼此互相传授秘技。宋辉镗传授黄飞鸿“无影脚”,黄飞鸿传授宋辉镗铁线拳、伏虎拳。
因为宋辉镗没啥名气,逐渐就被人忘了。“无影脚”逐渐也就成了黄飞鸿的绝技,被人记成了是他的创制。
那句话怎么说的?
历史是一个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
有很多事,你现在记住的,未必是真相。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