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丽的当家花旦,红极一时顶流女星,为何放弃富贵去印度出家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24 12:22 2

摘要:娱乐圈的纸醉金迷世人都向往,可马敏儿却选择抽身离开、到红尘之外,那她当时究竟为何要这样做?

2009年9月,香港娱乐圈出了个“大新闻”。

曾经丽的“当家花旦”马敏儿,选择远赴印度达兰萨拉削发为僧。

娱乐圈的纸醉金迷世人都向往,可马敏儿却选择抽身离开、到红尘之外,那她当时究竟为何要这样做?

01

“做任何事都是一个“空”字。”

谁能想到,这是在香港曾炙手可热的“顶流女星”马敏儿说的话。

出家一月有余,马敏儿仍未有一个法号。当被问起是否被师傅取法号时,她却表示没有必要执着一个名,也没必要追问师傅,时候到了自然就有了。

这个淡然超脱的出家人,与荧屏上鲜活明媚的女明星,却偏偏是一个人。

“我读书一塌糊涂。”

马敏儿曾经这样自嘲过。正因深知自己不是读书的料,16岁初中毕业便不再继续念书,还是个小姑娘的她,跑去参加丽的电视台第二期艺员训练班。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马敏儿虽不擅长读书,但在演艺上却极有天赋。

彼时,马敏儿还未从训练班毕业,便参演了《爱情故事》。

也正是这部荧屏首秀,让导演麦当雄看到了马敏儿身上的潜力,1978年便邀她一介新人在《鳄鱼泪》演潘志文胞妹“阿啤”。随着《鳄鱼泪》成为经典,她与潘志文、林嘉华共获得“十大电视明星金球奖”。

自此,马敏儿一炮而红。

02

丽的也注意到这个不一般的新人。

众所周知,演戏不是演得多、演技好就一定能在娱乐圈出头。观众才是决定演员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只有观众喜欢这个演员,才能在演艺圈“站住脚跟”。

显然,马敏儿就是有“观众缘”的演员。年纪轻轻,出道即大爆,丽的也自然乐意将资源倾斜在她身上。

《变色龙》《天蚕变》《沈胜衣》《浮生六劫》《吾家有女》《浴血太平山》,丽的一系列经典影视剧中总少不了马敏儿的身影。马敏儿凭着这些剧大红大紫、收获无数观众喜爱,也成为丽的最看重的当家花旦。

那时,马敏儿无疑是“荧屏宠儿”。

她的搭档们也都是港圈鼎鼎有名的男星,张国荣、万梓良、刘志荣、徐少强、潘志文等人。

彼时的马敏儿可以说风头无二,但她的演艺之路却有了“新危机”。

22岁的马敏儿,正年轻气盛。

那时她因不满在《家春秋》的台词安排,和亚视(丽的)闹了很大不愉快,引得一众媒体报道。

此后,她与亚视协商达成共识。签订新合约,并去加拿大求学深造。

那时,马敏儿并未想到,她会在自己的求学之路上收获爱情。

马敏儿身在异国他乡,免不了孤独。

那时,她遇到一位姓唐的医生,两人很快就一见钟情。1988年,马敏儿和唐医生登记结婚,没多久便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婚后因思想和生活的巨大差异,两人无奈选择了离婚。

2003年,早已退圈的马敏儿受老东家亚视邀约,拍了最后一部影视剧《万家灯火》。

之后,马敏儿便专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将在5年后听到一个噩耗。

03

2008年,马敏儿的母亲因病去世,这对她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妈妈是百分之一百的好人。”马敏儿一想到母亲,心中充满了悲痛与不舍。虽然母亲没念过书,但她一直格外疼爱马敏儿,也从不给她“添麻烦”。

“2005年,她发现自己患了癌症,知道我身在加拿大,从不会说我抛下她一个在香港,更不会逼我回来照顾她。”

可是,对马敏儿来说,生病的母亲怎么会是“麻烦”呢?她只有懊悔没多陪在母亲身边。

悲痛之下,马敏儿做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

2009年9月21,马敏儿打算出家。

她这是为了纪念母亲,更是为了提醒自己为何做这件事。

那么,远赴印度削发为僧的马敏儿,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吗?又会怀念纸醉金迷的娱乐圈吗?

彼时,马敏儿在娱乐圈风光无限、名利双收,然而,这样的生活对她并非一种“真正的享受。”

马敏儿坦言当时确实很有吸引力,但却不一定开心。“圈子里发生很多事,对内心有很大冲击很累。”“开心的是出道时,大家像一家人一样。”

马敏儿的出家也许早已注定,因为她从小就在想:得到名利又能如何呢?

也许,远离尘世对如今的马敏儿才是一种“快乐”。

来源:大佬怪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