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意外结果不仅引发网友热议,而且本人估计也懵圈,毕竟节目开播前曾发长文表示,未来大概4个月时间会空出档期全力备赛。好在林志炫心态平稳,最后依然给接下来参赛的歌手们加油打气。
继2014年参加《我是歌手》拿下第一季亚军、2017年以逆战歌手加盟后,相隔9年林志炫重返《歌手2025》舞台,没想到录制2集就止步。
这一意外结果不仅引发网友热议,而且本人估计也懵圈,毕竟节目开播前曾发长文表示,未来大概4个月时间会空出档期全力备赛。好在林志炫心态平稳,最后依然给接下来参赛的歌手们加油打气。
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首战演唱《悟空》排名第7,第二场选《秋意浓》被嫌弃缺乏新意,排名第6。两场综合排名沦第7而出局。
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玩味,一是《秋意浓》为抒情歌曲,也是林志炫最擅长的类型,偏偏在《歌手》舞台已被多次改编翻唱,实力顶级,但无法令人耳目一新。
二是《秋意浓》原唱为张学友,收录在1993年《吻别》专辑里。而作为华语天王级歌手,曾4次婉拒节目邀约,用开演唱会抽不出时间、这些年的积蓄够用等理由搪塞过去。
玩笑归玩笑,张学友在某次香港电台采访中,中肯地说出原因,认为既然是比赛就需要算计,而且不知道那些评委懂不懂,在台上用什么感觉唱还要被说,自己这关就过不去。
这番话由张学友说出来确实没毛病,一方面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已成为歌唱比赛造星摇篮。
从第一届亚洲歌唱比赛夺得亚军的张国荣,到凭一首《风的季节》创下高分传奇纪录的梅艳芳,再到四大天王中唯一通过新秀歌唱大赛脱颖而出的黎明,无一不是由比赛跻身香港乐坛风云人物。彼时台下担任评委的不乏黎小田、黄霑、罗文等音乐界重量级大佬。
另一方面,张学友入行的初衷是喜欢唱歌,而对歌唱的热爱,贯穿了整个演艺生涯,因此跟两任经纪人都一度闹掰。试问有艺术家脾气在身上的人,又怎么会容忍为了比赛而比赛搞噱头?
想当年,年仅23岁的张学友在航空公司当票务员,听说要举办一个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能签约宝丽金唱片,便尝试报了名。结果众所周知,一举摘得冠军,命运从此改写。
还未奠定歌神地位前,张学友经历过两年多音乐事业低潮期,外界认为江郎才尽,他亦苦闷乱接戏导致唱歌分心,矛头指向前经纪人陈自强。
回头再看,1988年3月推出第八张专辑《昨夜梦魂中》,销量从最初四白金(20万)断崖式跌至数千张,并非张学友和陈自强的问题。皆因前有张国荣和谭咏麟相争,后有新人辈出,在神仙打架的年代,想要长久站住脚跟很难。
只是当下,心结就这么撂下了。在那两三年所拍电影中,有一部跟钟楚红搭档的《三对鸳鸯一张床》,张学友自认形象受损,其实不少戏份都是点到为止。
非要深究的话,对于新人或多或少会有偶包,歌迷大抵不会买账。
陈自强却不这么想,说张学友进演艺圈另一个目的是出身贫寒,希望赚钱买楼供父母安居,如果单靠唱歌收入连首付都拿不出,才会考虑替他接电影。
不过张学友没有回应过此事,直到2011年陈自强获得香港金像奖“专业精神奖”,未到场的他发VCR亲唱歌曲送出,关系正式破冰。
2017年陈自强病逝,张学友前来送别
虽然往事为无头公案,但足以见得当年选择电影为被迫之举,也是如今张学友调侃“积蓄可以支持不用去参加综艺”的原因。
此后1993年张学友改签陈淑芬,将重心移回歌唱事业,神级国语专辑《吻别》横扫华语乐坛,“歌神”的称呼也被叫开来。
源于在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俞琤先铺垫说,有人的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甚至大于父母、老师等,以后要继续传达不轻易放弃的人生观。
紧跟着来了那句著名的“90年代歌神接班人,张学友”,俨然将其音乐成就推至巅峰。倒是张学友很谦虚,表示至少大半年听见外界这么叫都不自在,时间长了就淡然了。
除了把张学友拉回音乐轨道,陈淑芬还量身打造音乐剧《雪狼湖》,以及逐年用惊人数字破演唱会纪录,令其正如神级歌手般存在。
然而密集行程终究导致身体超负荷,1997年《雪狼湖》在香港首演时因倒嗓停演,他开始怀疑人生,采用新方式唱歌;2016年在演唱会上唱《我醒着做梦》高音部分首次破音,他愧疚道歉:我知道你们不介意,但我介意。
往前一年,张学友最看重的演唱会成为压垮彼此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陈淑芬为纪念张学友入行30周年大搞巡演,不料香港首站突然取消,损失上千万。张学友直言个唱非自己所愿,没有构思不用勉强去做。
据说彻底惹恼他的是在演唱会制作上有分歧,一个希望做到最好,一个更看重商业性,注定渐行渐远。
有时候觉得张学友不像一个明星,因为数十年如一日般执着于歌唱事业,精益求精,就像《艺术人生》上主持人对他的评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张学友早就看穿了后时代歌唱比赛的宿命线,无关乎专业性和实力较量,更多是一场计算过的游戏。至于参赛者,正应了那句俗语:食得咸鱼抵得渴。
来源:肖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