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的夏天总是来得又急又猛。前几天路过静安寺,看见几个小姑娘举着手机围成一圈,走近才发现她们在拍一位穿红色T恤的男士——54岁的吴奇隆正在录节目,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在烈日下闪着细碎的光。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在横店探班时,偶遇刘诗诗从房车下来,素白的手指空空如也,只
上海的夏天总是来得又急又猛。前几天路过静安寺,看见几个小姑娘举着手机围成一圈,走近才发现她们在拍一位穿红色T恤的男士——54岁的吴奇隆正在录节目,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在烈日下闪着细碎的光。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在横店探班时,偶遇刘诗诗从房车下来,素白的手指空空如也,只有剧本被攥得微微发皱。
娱乐圈的爱情啊,有时候就像梅雨季的天气,外人看着阴晴不定,当事人却早已习惯了带着伞生活。
商业版图里的"分家饭"
老话常说"亲兄弟明算账",夫妻间的账本更是一笔糊涂账。今年年初,眼尖的网友发现这对夫妻的商业版图悄悄"分家"——刘诗诗转让股权,共同公司注销,整套操作行云流水,像极了小区里那对离婚三年还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邻居夫妻。
想起我表姐前年离婚时,光是商量谁拿客厅的电视机就折腾了半个月。明星们倒是干脆,公司说拆就拆,只是苦了吃瓜群众,捧着民政局官网的刷新键等到脖子都酸了,也没等来那纸声明。
沉默是金还是无奈?
去年冬天某次业内聚会上,有位经纪人喝多了感慨:"现在帮艺人写离婚声明比写求婚词还讲究。"这话听着像玩笑,细想却透着心酸。记得"520"那天,全网都在等这对夫妻的动静,结果吴奇隆的微博上线又下线,像极了我们年轻时和恋人冷战,偷偷看对方朋友圈又怕留下访问记录的模样。
倒是刘诗诗在片场揉眼睛的照片上了热搜,评论区有人说她哭了,粉丝立刻反驳是隐形眼镜不舒服。你看,在这个全民福尔摩斯的时代,连揉眼睛都能解读出八百个版本的故事。
17岁的时差爱情
我认识的一对忘年恋夫妻常说,年龄差大的婚姻就像住在不同时区。吴奇隆在采访里提过,有了孩子后更想享受家庭生活;而刘诗诗去年接受采访时眼睛发亮地说:"现在正是演员最好的年纪。"这话让我想起老家巷口卖早点的王叔,总念叨读大学的女儿:"孩子飞得越高,风筝线就越要放得长。"
有位婚姻咨询师朋友说过,夫妻最难调和的不是性格,而是人生节奏。当一方想慢下来喝杯茶的时候,另一方可能正急着赶下一班高铁。
合约里的温柔枷锁
去年帮某品牌做市场调研时,见过一份艺人合约细则:代言期间必须维持婚姻状态,违约金额看得人眼晕。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明星离婚像搞地下工作——不是不想说,是说了要赔掉半套房。
想起小时候看杂技表演,演员在高空走钢丝还要保持微笑。现在的明星何尝不是如此?婚戒摘与不摘,声明发与不发,都是要反复掂量的技术活。只不过杂技演员摔下来有安全网,明星们的安全网,往往是沉默。
写在最后
每次写明星婚姻的稿子,编辑部的小年轻总问我:"他们到底离没离啊?"我通常笑着反问:"你爸妈吵架的时候,你能说清他们到底还爱不爱吗?"
婚姻这道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有人选择用婚戒表态,有人用商业切割说话,更多人是在日复一日的沉默里,慢慢读懂了自己的心。就像黄浦江的水,表面平静,底下暗流涌动,但终归是要往东去的。
来源:小咪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