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荧幕英雄到出家僧人,黄元申传奇人生背后的抉择与争议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7-30 19:57 2

摘要:77岁的黄元申,近日终于再次回归公众视野。这个名字在今天很多年轻观众可能已经陌生,但他的故事,却是娱乐圈那些年少有的“传奇之一”,值得我们再细细回味。从草根出身的“功夫小生”,到万人追捧的大侠“霍元甲”,再到毅然放下万千荣华出家为僧的“衍申法师”,这一生的起伏

77岁的黄元申,近日终于再次回归公众视野。这个名字在今天很多年轻观众可能已经陌生,但他的故事,却是娱乐圈那些年少有的“传奇之一”,值得我们再细细回味。从草根出身的“功夫小生”,到万人追捧的大侠“霍元甲”,再到毅然放下万千荣华出家为僧的“衍申法师”,这一生的起伏跌宕,让人惊叹之余,更是充满争议。

01

他出生在动荡年代,上海滩的贫民窟,成为他童年的起点。别以为娱乐圈的明星都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二代”,黄元申就是无数“草根翻身”的励志模板。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差,兄弟姐妹多,家中甚至连自来水都没有,这也让他早早懂得了“生存不易”。每天清晨,他要翻山挑水、采野菜充饥。这样的日子,熬过了十几年。艰苦的环境没有压垮他,反而塑造了他的责任感和韧性。

也许冥冥之中命运已经埋下伏笔。无意间“结缘”了一位擅长武术的老伯,不仅教会了他功夫,还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后来,他拜师叶问,认识了李小龙(虽互为师兄弟但很可能没见过面)。功夫成为他未来闯荡娱乐圈最硬气的敲门砖。

02

要说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在黄元申身上,很难简单地二选一。因为即便有过人的功夫天分,没有经年累月的刻苦和坚持,他也不会成为后来那个“荧幕上最硬的男人”。少年时,他一边打零工养家,一边坚持练武,寒暑假从不停歇,甚至七十二行无所不做。这种“从泥巴里爬出来”的拼劲儿,也是多少偶像派演员所不具备的。这些经历让他多次被导演相中,逐渐从默默无闻的新人成为票房保障。

娱乐圈是个逐梦的好战场,但也是一个“是非窝”。正当事业起步时,黄元申却因“被传师生恋”影响了职业发展。师生之间清清白白,但世人更爱揣测八卦,偏偏他又年轻气盛,直接终止合作以示清白。这件事既反映了他讲原则的一面,又让初入行的他吃了不少暗亏。

03

转折点出现在1979年,电视剧《霍元甲》播出。黄元申的“侠骨柔情”简直成了那个年代的男神标配。可以这么说,虽然霍元甲是历史人物,但真正塑造“民族英雄”这一概念的,却是电视剧角色。他的武打动作拳拳到肉,眼神里透着舍生取义的忠烈,再配上电视剧那首红遍亚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黄元申成为了观众心目中最难被取代的霍元甲。他的事业巅峰就此到来,却也埋下了家庭危机的种子。

那时黄元申已婚,家庭美满,妻子史倩予甘愿为爱退居家庭,相夫教子。但越红的明星,越难摆脱绯闻缠身的命运。尤其是他与赵雅芝,因合作传出了情感纠葛。即便彼时赵雅芝已为人妻,这样的八卦也足够成为咬紧不放的话题。当年的爆料尺度比今天更宽松,“情书被曝光”的戏码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成为夫妻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04

黄元申究竟是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对家人的承诺也有几分忠诚度。在妻子的强烈抗议下,他尽可能与赵雅芝断了联系,努力修复家庭关系。1980年二胎女儿降生,一度让这个家庭恢复了表面的和平。真相是,很多裂痕到最后也只是选择性安抚。黄元申心底对演艺圈的矛盾与厌倦始终存在。演员的光鲜是表面的,生活的重量却无时无刻不在敲击着他的内心。

1989年,是黄元申彻底告别“演员身份”的分水岭。他选择剃度出家,放下俗世中的一切名利情爱。这一选择,震惊整个娱乐圈,也成为巨大争议的源头。

05

放下名利容易,但放下家庭却太难了。有人说他是求得自我解脱,也有人说他是对家人不负责任。他的父母思念到绝食抗议,妻子痴情等待了十六年,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漫长地等待父亲的归家。这个决定,至少从旁人的角度来确实有些“不仁不孝”。但黄元申给这个选择贴上了“佛法”的标签。他在访谈中多次提到,自己当时心力交瘁,感到无比迷失,佛法赐予了他内心的安宁。

可人的一生,真的可以只求修行,不问责任吗?做儿子的责任、丈夫的责任、父亲的责任,这些留在尘世的牵挂,注定要有人去承受。幸运的是,黄元申毕竟不是一个冷漠的修行者。出家16年,他最终还是选择还俗,并隐居海外陪伴家人。这种迟来的团圆固然令人宽慰,但等待的岁月,是否太过漫长呢?

06

如今的黄元申看起来平和淡然,但究竟是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还是为了家人而妥协?这可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对家人的亏欠,妻儿只字未提,默默承受;对观众的亏欠,他则选择用更彻底的方式“消失在大众视线里”来承担。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问各位读者:如果是你,能够接受像黄元申这样为了自我解脱而选择离开家庭的一方吗?换作是你,面对内心与责任的冲突,能有勇气给出一个不同的选择吗?欢迎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唯独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