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是当年唱《毛毛雨》的那个女孩,十二岁就站在台上,十三岁拍了电影,唱的、演的,样样都能拿得出手。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她是当年唱《毛毛雨》的那个女孩,十二岁就站在台上,十三岁拍了电影,唱的、演的,样样都能拿得出手。
可谁都没想到,这个从小红到大的“小妹妹”,后来竟当了十几年的保育员,临终前和儿子一起住养老院,花光了一整笔巨额遗产。
黎明晖,黎锦晖的女儿。
黎锦晖是谁?那个时代写《毛毛雨》《人面桃花》的作曲家。
别人教孩子识字是一本本课本地念,他是拿小提琴当道具,拉一句,女儿立马写出拼音和汉字,观众看得直拍手。
这不是表演,这是节目里的“神仙父女”。
从南京到上海,这对父女几乎成了文艺圈的活招牌。
黎明晖火得快也火得稳。
唱片一出,街头巷尾都在放,孩子能哼,老人会唱。
她那时候叫“小妹妹”,就这仨字,邮局都认得。
有人写信,连地址都不用写清楚,信封上画个她的脸就能送到。
你说这得火成什么样?
能演能唱,长得也有观众缘,大中华影片公司连着给她拍了好几部戏。
四五年下来,她成了当时上海滩最亮的女明星之一。
后来还跟着父亲的歌舞团下南洋巡演,唱到哪儿火到哪儿。《毛毛雨》唱一遍不够,观众非得让她唱两遍三遍。
可命运这个东西,从来不按牌理出牌。
她的人生,跌宕得比电影还凶。
那时候她有个追求者,是马来西亚的王子,天天在她家附近唱《毛毛雨》,唱得嗓子都哑了,最后她心软了,答应了。
本以为这段异国恋能修成正果,结果王妃不答应,说什么都不让王子娶一个唱歌跳舞的女子。
王子顶不住家里压力,王妃更狠,把黎锦晖给抓了当人质。
黎明晖没办法,只能放手。
这事刚翻篇,又遇到一个富家公子,看着挺体面,追了她一阵,两人也好上了。
但人家家里也不同意,嫌她是唱戏的,娶回去没面子。
最要命的是这人还瞧不起她这行,动不动就说风凉话。
她一气之下走了,结果那公子哥怀疑她和别的男人有关系,居然派人跟踪,还弄出命案,冯德谦在海边被打死了。
这事轰动香港,她也被牵进去,关了几天,媒体乱写一通,说她是“祸水”,一夜之间口碑全毁。
她躲回上海,不出门,闷了好一阵。
直到碰到陆忠恩,一个打篮球的运动员,长得高,性格也好。
两人互相欣赏,她唱歌他听球赛,平平淡淡的日子让她觉得安心。
这段感情她不再冲动,谈了一年才结婚。
婚后,她息影了,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陆忠恩为了维持家用,来回奔波做生意,结果积劳成疾,去世时年纪还不大。
留下一笔可观的遗产,也留下她和年幼的儿子。
她崩溃了。
照理说,留下那么多钱,生活不该有大问题。
但她看着那些钱就心烦,觉得丈夫是为了这些东西才死的。
于是她开始花钱,没节制地花,住最贵的酒店,吃最奢的饭,去哪都坐头等舱。
有人说她疯了,有人说她报复命运。
反正一年下来,几千万全花完了,每天光是花销就能抵上别人一辈子的工资。
等她把钱花光了,反倒轻松了。
朋友找她复出,说你现在回头演戏唱歌还能赚钱,她摇头,说那不是她的生活了。
她抱着孩子,去育儿院找了份工作,当保育员。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小孩洗脸喂饭,教他们唱儿歌跳舞。
那些曾经在舞台上唱的歌,她又唱起来,只不过观众换成了一群稚嫩的孩子。
月薪四十块,跟以前动辄几千上万比,简直是两种世界。
但她干得踏实,一干就是十七年。
她弟弟说,看着她从万人追捧到做个普通阿姨,心里不是滋味。
但她自己不在乎。
她说,这样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
后来她又去做了章士钊的秘书,那几年过得平稳。
章老去世后,她陪着家属去香港办丧事。
刚一下飞机,就有人认出她来,喊她“小妹妹”。
她愣了一下,立马回礼,眼眶都红了。
三十多年没站过台,却还有人记得她。
香港的报纸也登了她的消息,说“小妹妹回来了”,她没说一句话,只是对着镜头笑了笑,像是跟过去的自己打了个照面。
晚年她住在北京,九十多岁那年,决定回上海。
房子卖了,带着儿子住进养老院。
她说想回出生的地方,走完最后一段路。
那时中央电视台拍《百年歌声》,找到了她。
镜头前,她坐着,头发全白,眼神却亮。
她听电视里放自己小时候唱的《毛毛雨》,跟着轻轻哼了几句。
唱片声音有点旧,咿咿呀呀的,但那种甜味还在。
她弟弟说他不爱听老录音,喜欢现在改编过的版本,说编曲更好听。
可那老版本,才是真正的她。
2003年冬天,黎明晖在上海去世,94岁。
她的儿子没多久也走了。
两人合葬在一起,墓碑上没有“明星”二字,只刻着四个字:“小妹妹黎明晖”。
参考资料:
《中国第一位女歌星黎明晖》,赵士荟,《世纪》1996年第5期
郦千明,《“小妹妹”黎明晖的情爱风波》,《检察风云》2017年第22期
向延生,《论黎锦晖的“家庭爱情歌曲”》,《歌唱世界》2015年第5期
人民网,《旧上海“十大名媛”的人生结局 阮玲玉悲剧女王》,2012年8月8日
来源:招财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