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盛夏,山东济宁的玉米地里,一位头戴草帽、卷起裤腿的老人正俯身查看幼苗。他蹲在田垄间,指尖轻触破土而出的嫩芽,身后是金黄的麦茬与青翠的玉米苗交织的田野。这位被网友戏称“影帝也得下地”的老人,正是70岁的香港金像奖影帝任达华。7月5日,他在社交平台晒出玉
70岁任达华回山东老家种玉米:银幕硬汉的田园诗与血脉里的乡愁
2025年盛夏,山东济宁的玉米地里,一位头戴草帽、卷起裤腿的老人正俯身查看幼苗。他蹲在田垄间,指尖轻触破土而出的嫩芽,身后是金黄的麦茬与青翠的玉米苗交织的田野。这位被网友戏称“影帝也得下地”的老人,正是70岁的香港金像奖影帝任达华。7月5日,他在社交平台晒出玉米地照片,配文“新秧已破黄金甲,更待满仓谢地恩”,并预告“静待秋收,我来掰棒子”,瞬间引爆网络热议。
任达华的社交账号IP定位始终显示“山东”,这并非偶然。这位出生于香港的影帝,祖籍山东济宁,爷爷的山东口音、每年从老家寄来的面粉、母亲做的手擀面,构成了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小时候爷爷总对着地图上的山东发呆,说那是我们的根。”他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及。2025年6月,他因在山东拍戏间隙赶回老家收割小麦登上热搜,网友拍到他弯腰装麦袋、搬运粮食的身影,动作利落得“不输年轻人”。临走时,他特意装了一袋麦粒带回香港,“要给女儿看看,这是爷爷家乡的麦子”。
一个月后,任达华再次回到济宁,这次他换上了粗布衣,扛起锄头种玉米。烈日下,他蹲在田里除草,汗水浸透后背,却笑称“比拍动作戏还过瘾”。有村民调侃:“华哥,你这玉米种得比演戏还认真!”他擦了擦汗,认真回应:“土地不会骗人,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多少。”
任达华对山东的眷恋,早已融入骨血。2019年,他主演电影《我的爷爷》,饰演一位山东汉子,坦言“因为我是山东人,演这个角色是圆梦”。片中他学说济宁方言,学擀山东大饼,甚至跟着村民学赶集、逮知了猴。如今,他真的在山东老家过起了“半农半艺”的生活:清晨跟着村民下地,中午吃大葱蘸酱,傍晚坐在院门口和老人拉家常。有网友戏称:“华哥这是‘血脉觉醒’,从香港影帝变身山东老乡!”
他的田园生活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晒出山东41℃高温下他劳作的照片,感叹“影帝也扛不住山东的夏天”;有人调侃“建议华哥直播掰玉米,绝对火爆”;还有人翻出他年轻时演警匪片的视频,对比现在“接地气”的形象,直呼“反差萌”。面对调侃,任达华笑称:“我就是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土地是我的根,演戏是我的命,两者缺一不可。”
任达华的玉米地,不仅是一片农田,更是一场关于“根”的仪式。他特意选在爷爷忌日前后播种,用这种方式告慰先人:“爷爷,我回来了,替您守着这片地。”他计划秋收时邀请香港的家人回来,一起掰玉米、磨面粉、蒸馒头,“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根在这里”。
这场“田园实验”也意外带动了乡村旅游。济宁的玉米地成了网红打卡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想看看“影帝的玉米长得咋样”。当地村民笑着调侃:“华哥这玉米,种的是情怀,收的是人气!”
结语
从香港影坛的“硬汉专业户”到山东田间的“老农”,任达华用行动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玉米苗正在烈日下茁壮成长,而他对土地的热爱,也如那句“更待满仓谢地恩”的配文,质朴而深沉。或许,对这位70岁的老人来说,真正的“影帝”不是站在领奖台上,而是蹲在田垄间,与土地对话的那一刻。
来源:小如说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