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语乐坛的璀璨星空中,邓紫棋一直是一颗耀眼的存在。她以极具爆发力的嗓音、天才般的创作才华,收获了无数歌迷的喜爱。然而,在她光芒万丈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长达数年、惊心动魄的版权纠葛,这段经历堪称一部现实版的“音乐维权史诗”。
在华语乐坛的璀璨星空中,邓紫棋一直是一颗耀眼的存在。她以极具爆发力的嗓音、天才般的创作才华,收获了无数歌迷的喜爱。然而,在她光芒万丈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长达数年、惊心动魄的版权纠葛,这段经历堪称一部现实版的“音乐维权史诗”。
噩梦开场:权利被夺,困于荆棘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这一年,邓紫棋单方面宣布与前公司蜂鸟音乐解约。这本该是她开启自由创作新旅程的起点,却没想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来袭。蜂鸟音乐迅速反击,坚称合约有效期至2022年,不仅起诉邓紫棋索赔1.2亿港元,还宣称拥有她2019年前所有音乐作品的录音版权及商标权。
一夜之间,邓紫棋陷入了绝境。她不能商用演唱自己的歌曲,不能使用“邓紫棋”这一名字,甚至连听一首自己的歌都要给前公司交版税。当《光年之外》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百亿,产生的巨额版税却全数流入蜂鸟账户,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曾经那些承载着她音乐梦想与无数歌迷回忆的作品,成了被前公司牢牢掌控的“人质”,她与自己的音乐“孩子”被迫分离,陷入了漫长而黑暗的寒冬。
曙光初现:绝境寻法,反击号角
在长达六年多的漫长诉讼中,邓紫棋从未放弃。她和她的团队日夜钻研法律条文,四处寻找维权的突破口。终于,命运的天平开始倾斜。
原来,邓紫棋14岁时,只因觉得酷,加入了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这个看似无心的举动,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根据协会章程,会员作品的公开表演权、网络传播权等核心权利由协会代为管理,且不随经纪合约转移。这意味着,即便蜂鸟握有录音制品权,邓紫棋仍可通过CASH合法行使传播权。
同时,她的团队发现,除《新的心跳》以及《童话的休止符》两张专辑外,其余歌曲在首次录制或发行时均未明示禁止他人录用。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2条“法定许可”条款,只要原录音制品首次发行时未声明禁止翻唱,新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即可重录。他们迅速完成公证,确认了重录形式的合理性,一场反击之战正式打响。
王者归来:重录发声,坚定回应
2025年6月12日,邓紫棋在微博发布一条长文,亲自下场控诉蜂鸟音乐侵占她的旧歌版税长达6年。字字泣血,句句含冤,让无数歌迷为之动容。同时,她顺势推出自己的首张重录专辑《I AM GLORIA》,内含《我的秘密》《泡沫》等多首大热金曲的重录版本。这些歌曲,不再是被禁锢的旧作,而是带着新生力量的“重生版”,宣告着她与音乐“孩子”重逢的喜悦。
然而,蜂鸟音乐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紧急发布版权声明,以著作权为由要求邓紫棋“立即下架歌曲”。面对前公司的压迫,邓紫棋不再是曾经那个无奈的受害者。她已抢先一步完成公证,有了法律的坚实后盾,她再度发文坚定回应:“我不会下架歌曲!”这四个字,简洁有力,充满了力量,是她对前公司的宣战,也是对自己音乐主权的捍卫。
这场版权纠纷,不仅仅是邓紫棋个人的战斗,更是所有音乐创作者与资本压榨之间的对抗。它让我们看到了创作者在面对资本强权时的艰难处境,也看到了法律武器的重要性,以及坚持和智慧的力量。如今,邓紫棋用重录专辑打破了前公司的封锁,夺回了一部分音乐主权。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作者勇敢地为自己的权益而战,也让我们对华语乐坛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期待她在音乐的天空中,继续自由翱翔,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梅尔迪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