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于2025年6月25日去世。
著名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于2025年6月25日去世。
刚得到这个消息,以为是一个假新闻,但没想到很快就被证实了。
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蔡澜说,自己的墓志铭,只用刻三个字“我活过”。
“我活过”,这么简单的三个字。
却让我们很多人感觉生活中少了一样珍贵的的东西,但又不知为何,又极为沉重,这岂不是一个人存在的最大意义吗?
我和蔡澜先生并没有直接交集,如果有神交,这个神交来自于老先生做为香港食神在老恒和酱油的点评,老恒和是欧赛斯客户,我们迄今已经服务三年,蔡澜先生说:
“从小就喜欢吃酱油,世界各地的酱油,大部分都尝试过,直到吃过老恒和太油,才知道天外有天。味道,要经过比较,才能知道高地。数十年的经验和比较,可以肯定老恒和太油,是我认为最好的酱油。”
在微博,多年间,@蔡澜 不仅热情地向网友推介湖州美食和毛笔,还多次表达对湖州这座城市的喜爱。
老先生并未为老恒和代言。
老先生所说的,是基于自己真实的感受与对美食的理解。
是自然而又真切的!
老先生一路行来,一路吃喝玩乐,看似随意,但将生活本身升华成了了哲学,将烟火气升华为智慧,“平常之心是非平常之心”。
对一个人最好的致敬,是一起重温一下他一生的智慧,重温一下他充满哲理与趣味的话语。
对我们的启示:大道至简!当所有品牌都在编织宏大叙事时,回归本质需求才是终极竞争力。
蔡先生说“尽量地学习、经历、旅游、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主张通过多元体验丰富生命。反对平庸,倡导主动创造生活趣味。
与大家印象不同,蔡先生并不是简单的“享乐主义者”,要说做事的劲头,他也是拼命三郎。且不说蔡澜在电影行业时的种种辛苦,几十年来,他几乎不间断地写专栏,就不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下来的。
对我们的启示:在焦虑贩卖泛滥的当下,蔡澜式“聪明”恰是:认清时间不可逆,便把每段年龄活成黄金版本。
蔡澜从不鼓吹躺平,他笔下的“逍遥”是历经拼搏后的从容。真正的自由,是拥有选择的资本与底气。
对我们的启示:现代人总抱怨被生活裹挟,殊不知时间主权从未丢失——不过是被无效社交与碎片信息劫持了而已。
恣意嬉笑的背后,是老先生对财富本质的洞察:消费带来的快感转瞬即逝,创造价值的过程才铸就真正的掌控力。
对我们的启示:他反对虚伪的“人设枷锁”。品牌亦如此:真实比完美更有生命力。
蔡澜先生讲过一个故事,说某次乘长途飞机,旁边坐了一个彪形大汉,遇到了不稳定气流,飞机颠震得厉害,拼命抓紧手把。蔡澜却若无其事照喝酒。气流过后,这个大汉问他:“你是不是死过?”蔡澜懒洋洋举起食指摇了一摇,回答道:“不。我活过。”
有人问过蔡先生:“年轻人怎么克服烦恼呢?”他的回答也很直接,“没得克服,只有与它共存”。因为,“一切烦恼,总会过去的。
对我们的启示:
生活就是这样,想要的没法都得到,一天未必就比一天更好。
罗曼罗兰说“人生真正的智慧是,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的勇气”。
这句话堪称生命效率的终极公式:生活的本质在于浓度,用有限时间活出生活的浓度,才是对死亡最优雅的反抗。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