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主办方整了两个“新花样”:一个叫“大屏观演区”,实际就是被控台挡住舞台,全程只能盯着大屏幕看;另一个“视线不良区”更离谱,坐在舞台侧边,看演出得歪着脖就这“边角料”位置,居然分别标价500元和900元,比不少歌手的普通看台票还贵!
最近,周杰伦厦门演唱会第三次开票的消息又把大伙气够呛。500元看大屏幕,900元坐“歪脖子位”
——这哪是卖票,分明是在试探歌迷钱包的厚度和情怀的深度。作为华语乐坛顶流,周杰伦的巡演年年上热搜,但今年这场“门票经济学”,实在让人看得直摇头。
7月8日下午1点08分,厦门白鹭体育场又要上演“抢票大战”。
这次主办方整了两个“新花样”:一个叫“大屏观演区”,实际就是被控台挡住舞台,全程只能盯着大屏幕看;另一个“视线不良区”更离谱,坐在舞台侧边,看演出得歪着脖就这“边角料”位置,居然分别标价500元和900元,比不少歌手的普通看台票还贵!
其实这种操作在圈内不算新鲜事。有业内朋友跟我说,2018年就有天王级歌手搞过“听音区”,拿黑幕把舞台全挡住,观众只能听个响。但像这样明码标价,还不给退票的,在国内确实头一回。有位演出商吐槽:“电影院再怎么分区定价,也不会卖看不见银幕的票吧?”
这边厦门站还没开抢,济南站先炸了锅。7月初,不少歌迷半夜蹲守猫眼,好不容易抢到9月21日的票,结果第二天就收到订单取消通知。平台解释说是“模拟测试误操作”,补偿200元代金券。
但歌迷可不买账:“周杰伦的票向来秒空,这种借口糊弄谁呢?”更诡异的是,济南站到现在都没官宣正式开票时间,有消息说主办方想加场,又怕被骂“饥饿营销”——毕竟去年海口站四场演唱会带火9.76亿旅游收入,可上万块的黄牛票也没少挨骂。
翻出老照片,2004年周杰伦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开唱,最贵的票才680元。那时候他会给前排歌迷即兴改歌词,音响出故障还自掏腰包加场。二十年过去,如今《晴天》前奏一响,全场还是大合唱,但演出成本早就翻了天。
据做演唱会的朋友透露,现在一场顶级巡演成本至少3000万到5000万:艺人酬劳占四成,舞台机械、灯光音响这些硬件又花掉三成五,剩下才是宣传、安保费用。就拿厦门白鹭体育场来说,一天场地租金就要150万。
“不是周杰伦团队想宰人,整个行业都在试探粉丝能忍到哪一步。”一位资深策划无奈地说。
再看看二手平台,周杰伦演唱会门票普遍溢价50%以上。有黄牛把内场前排标价5万元,还理直气壮:“这是80后90后的青春补偿费。”一边是歌迷咬着牙“为情怀买单”,一边是资本把青春回忆明码标价,演出市场的畸形可见一斑。
最气人的是,厦门站直接写着“所有订单不退不换”。
虽说文旅部去年就要求优化退票机制,但碰上这种顶流演出,规定就跟废纸似的。
散场后走在街头,耳机里又响起《双截棍》的旋律。那些花500元看大屏幕的歌迷,买的不只是一场演唱会,更是一张通往青春的船票。
但当商业算计越来越直白地消费情怀,我们或许该问问:这场关于音乐初心的考试,到底该怎么交卷?
来源:飞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