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看起来很温馨的订婚宴,准新娘李砚心笑着接过豪宅钥匙,说出那句:“子健帮老板创收,收套房不是天经地义嘛!”观众的惋惜和惊讶情绪瞬间被拉满。
正在热播的检察侦查剧《以法之名》越来越好看了,但也越来越让人憋闷。
一场看起来很温馨的订婚宴,准新娘李砚心笑着接过豪宅钥匙,说出那句:“子健帮老板创收,收套房不是天经地义嘛!”观众的惋惜和惊讶情绪瞬间被拉满。
让人毛骨悚然的,不是她说了什么,而是她说得多么自然。
那一刻,她的天真与黑暗之间,没有一道界线。
而饰演李砚心的潘之琳,也再次被人记起。
这个出道26年、演了46个角色的“剧抛脸”,终于凭一个“傻白甜式悲剧女配”把观众看哭了。
潘之琳饰演的李砚心戏份不多,却像一颗定时炸弹,埋在权力与亲情的交界处,一旦引爆,全局震荡。
《以法之名》是央视今年的重头戏,张译、蒋欣、李光洁、刘佳等一众演技派撑起了这部群像政法剧的主骨架。
而潘之琳饰演的李砚心,这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亲妹妹,却成为掀动剧情走向的重要引线。
她不是检察官,也不是主线调查对象,却在一次次“无心之举”中,将家庭、亲情和黑恶势力悄然对接。
在剧中,她是李人骏的亲妹妹,从小由哥哥一手带大,娇惯着长大;她天真、虚荣、爱幻想,把程子健当成理想丈夫,却不知早已被当作筹码。
她用一句“给嫂子也留一套江景房”把观众气得直捶沙发,却又让人心疼这个“毫不设防”的女人。
有网友评论:“李砚心不是反派,她是最真实的‘被利用者’。越天真,越危险。”
还有追剧的观众在弹幕里刷屏:“她是那种你生活中会碰到的表妹,嘴甜,单纯,却不知自己正在踩雷。”
她不是黑恶势力的成员,却成了最早被牺牲的一环。
潘之琳,1989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自小外形出众,9岁便参演赵W、苏有朋主演的《老房有喜》,饰演古灵精怪的小海燕,一举成了90后的童年记忆。
当时的她,是剧组的“团宠”。赵W会偷偷给她买零食,苏有朋则在她过生日时准备惊喜,全剧组都拿她当“开心果”。
但在拍完戏后,她的父母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再让她继续接戏,而是回归校园。
“演戏可以等,读书不能等。”这是潘之琳妈妈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
从那之后,她消失在荧幕整整十年。没有复出、没有宣传、甚至没参加童星综艺回忆杀。
2008年,潘之琳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这一次,她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全国第二、女生第一的高材生。
读研期间,她半年修完三年学分,创下学院纪录。
同学说:“我们还在熬夜做课设,她已经在写宋代服饰研究论文了。”
她不是靠流量出圈,而是靠一页页剧本、一叠叠笔记本,硬生生把自己从童星,磨成了表演学者。
潘之琳之后的演艺生涯,几乎没有断层。她不是“爆红型”演员,但每年都在拍戏,每部戏里,她的角色都有存在感。
在抗战剧《箭在弦上》中,她饰演的徐二航,从柔弱千金成长为冷血女战士。为了角色,她拒绝用弓弦护具,手臂上布满淤青和擦伤。
有一场夜战戏,导演要求她泪眼拉弓,情绪要在极限状态下崩溃。她硬是熬了一夜不睡,靠着“崩溃式眼神”一条过。
网友称她为“战损美人”,弹幕刷屏:“她的角色从美到狠,太有张力了。”
在谍战剧《锋刃》中,她和黄渤搭戏,饰演女杀手兰英。
那场“笑着杀人”的戏,让不少观众直呼“怕了她”。
拍《光荣时代》时,潘之琳饰演公安白玲,与张译饰演的郑朝阳第一次搭戏。
为了演出那个年代情报人员的职业素养,她自己研读苏联克格勃档案,还设计了“三秒凝视法”,就是眼神从平静到质疑的三秒微变化。
她的演技,不靠大动作,不靠煽情,而是靠细节堆叠。
在《突围》中,她饰演财经记者牛石艳,一场五分钟的独白戏,她练了200遍,连记者提问时的呼吸节奏都精准把控。
合作过她的演员都说:“潘之琳不抢戏,但她一入戏,就很难让人忽视。”
-04-
在演艺圈,低调不是不红的通行证,但却是潘之琳一直坚持的底线。
她几乎没有公开恋情,也从不出现在恋爱综艺、真人秀中。
当年有热门恋综开出千万片酬邀她参加,她婉拒说:“我的神秘感,是角色的保护色。”
她的微博极少晒私生活,大多是剧本笔记、角色台词和片场花絮。甚至连自拍都少,偶尔一张,还是素颜配读书笔记。
她曾说:“我在角色里已经活得够热闹了,生活里就想安静点。”
朋友评价她:“不像演员,更像个研究所老师。”
她喜欢收集巧克力包装纸,爱网购稀奇古怪的帽子,私下穿着随意,最常见的是卫衣搭运动裤。
她不是不想红,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沉下去”的方式,在角色里发光,而不是在镜头前抢光。
36岁,对很多女演员来说,是“转型期”,也是“焦虑期”。
可潘之琳没有焦虑,她的角色反而越发沉稳、真实、有温度。
在《以法之名》中,她饰演的李砚心,是那种“不抢戏,却让人记很久”的存在。
她的哭,不是嚎啕,是眼眶泛红后轻轻低头;她的笑,不是灿烂,是带着点“自以为是”的天真。
那场订婚宴,她笑着分房子,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分掉亲情的底线。
后来她车祸入院,躺在病床上听到程子健涉案的消息,手指一寸寸绞紧病号服,眼里一瞬间光芒全灭。那不是痛,是天真被撕碎的惊恐。
她用最克制的表演,把“悲剧角色”演得不廉价,反而刺痛人。
她不是在表演“李砚心”,她就是那个生活中你可能见过的单纯、自信、有点虚荣的亲戚姑娘。
写在最后
潘之琳不是流量演员,也不是热搜常客。
但她的角色,从未缺席观众的记忆。
她是《箭在弦上》的复仇女战士,是《光荣时代》的理性公安,是《以法之名》中那个天真的李砚心。
她把角色演活了,却始终没有“红”起来。
可或许,正因为她不喧哗、不抢戏、不争宠,才让每一个她塑造的角色,都有了“生活的质感”。
来源:尔文畅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