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赌王家的女人,哪一个能全身而退?蓝琼缨这一生,自己算是活明白没?赌王风流成性,她明知水太深,可还是挽着袖子走了进去,结果呢——别人眼里的“帝王正宫”,内里却是熬人的孤独和一粒颗未落地的心事。
赌王家的女人,哪一个能全身而退?蓝琼缨这一生,自己算是活明白没?赌王风流成性,她明知水太深,可还是挽着袖子走了进去,结果呢——别人眼里的“帝王正宫”,内里却是熬人的孤独和一粒颗未落地的心事。
她这一生,要说风光也实在风光过。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自己攒下的家产比不少“豪门二代”还气派。可人到晚年,围坐身边的孙辈,还是冷冷清清的,只有一只孙女,两个外孙女。别人见状只说“怎么不多生几个?”可自己心里那点遗憾,外人能懂几分?
蓝琼缨遇见何鸿燊时,还只是个十四岁的香港小姑娘。那年头,谁家女儿不是乖乖听母亲打点婚事?只不过,她的命格,是被推着进了赌王府,直接成了妾。谁知道后来会变成“掌权的女人”,也别信什么童话。说到底,在这个家,“小妾”二字,一开始就是跗骨之蛆,甩也甩不掉。
那些年啊,说到底都是熬出来的日子。黎婉华是正室,神仙庙的牌位早钉死在那儿。蓝琼缨说好听点是何太太,实际上,连见大房的机会都难得有。豪门自有豪门的冷规矩,女人守着自己的院子,孩子跟着母亲远走海外,说到底,就是个独居式的婚姻。
也没人真问过蓝琼缨的感受,赌王有时候只在外面说得好听:“两个太太,我都疼爱关心。”可关心呢——是喝完茶转身留给别人的一句空话。那会儿,蓝琼缨抱着孩子,早就随母姓在加拿大住了几年,日子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她心想,也许这一生就只能这样过下去,谁又真能指望安稳?
偏偏何鸿燊的心思,比老式算盘还打得响亮。他娶着三房、四房,儿女一个个添进门,没人能猜透他的情深真假。蓝琼缨不得不变得心思细密,她想在何家立住脚,替自己和孩子争一口气。很多年后回头看,她也是不得已才步步为营——比谁都明白,这一局,拖得人筋疲力尽。
旁人都说她能混到正室,是十几年的坚忍加点聪明。其实呢?说到底也不过是人心的权衡。黎婉华去世后,她终于被扶为正室。可这“正室”的光环,更多是给孩子们的底气和门槛。很多豪门女人都明白:当家作主,第一步是帮孩子抢下起跑线,哪怕自己的心早被风吹得千疮百孔了。
蓝琼缨讲究条理。早些年何鸿燊在澳门出大事,生死一线,她明明还是个灰姑娘,硬是逼自己冷静下来。如果不是她冒着风险找来救兵,交待得了的,指不定是谁。这个女人,从来不是只会哭哭啼啼的贤内助。
熬过“三房、四房”的风浪,蓝琼缨又知道得变。一面把亲哥哥安插进公司,帮自己看家护院,一面拼了命盯着几个孩子的成长。黎婉华的孩子出事后,蓝琼缨家的儿女,简直成了豪门的模范队。事业有成、各显神通——何鸿燊嘴上不说,心里也该有杆秤。
其实,每个大女人似乎都有点“军事化”养娃的性子。蓝琼缨对几个子女,从没松过手。日复一日,不许懈怠。何超琼读书、做生意、感情甚至都没时间闹腾,她终究把家族的责任挑在肩上。至于真爱?大约早就成了别人家的故事。
五个孩子里,哪个都没拿过“纨绔子弟”的剧本。老大何超琼,曾经有自己的爱人,但“联姻”两个字如山厚重,最终只得放手,把情感喂给了家业。老二何超凤,倒是最让人省心,顺着赌王铺好的路早早嫁人。虽然后来丈夫出了幺蛾子,好在日子还算体面,两个娃也算安慰母亲心。
何眼蕸,人到中年,还洒脱得像个少年,婚姻里一点兴趣也无。别人问她为何不急,她只淡淡一笑:“人生有许多种过法。”倒也自在,反正事业、名声,拿得出手。
老四何超仪,打定主意做丁克。那种“生孩子不是必须”的坚定,其实替无数同龄女人说了心里话。只是蓝琼缨望着日历翻了一页又一页,终究也不再多说什么。生养这件事,再逼也没用。
最让她偏心的还是独子何猷龙。赌王儿孙满堂,可到了自己,居然成了最稳重、最规矩的孩子。何猷龙结了婚,对妻子好得没话说。只生了一个女儿,因为妻子身体缘故,蓝琼缨再想,也只能叹口气:“知足吧,命理如此。”别人家的“花开富贵”,到她家却只剩下几根细枝。
这些年,她亲手安排哥哥职场站位,替自己多添几分筹码;千方百计为孩子铺路,生怕哪一步下错棋。家族里的遗产风波,蓝琼缨凭着拧劲和精明,倒真赢了不少。长女何超琼成了当家人,儿子何猷龙也塌实稳健,有点“青出于蓝”的苗头。
可所有的好棋局,终究还是绕不开人情味的遗憾。别说蓝琼缨要什么身后清名,也许临终那个夏夜,她心里一直在琢磨:“我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孩子争气,钱也留够了,可为啥家里总是冷冷清清,人还不到齐呢?”
前面路上的风景她都见识过了,大仗小仗也打了几十年。可那个女人真正期望的啊,其实不过是风浪过后家门口的烟火气,一张满当当的孙辈合影,只可惜这小小心愿,落空了。
人生真像打牌,你着急想要的,总得不到。正如蓝琼缨那句没说出口的话——“我到底算不算赢家呢?”或许,到了赌王家,输赢本来就难有绝对的答案吧。
来源:月夜吹笛的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