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命最后时刻,梅艳芳面对母亲的指责依然坚定。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愤怒地质问:"你留下两亿财产,却只给我七万?"但这位天后只是平静回应:"我太了解您和哥哥了,每月七万足够您生活。"
在生命最后时刻,梅艳芳面对母亲的指责依然坚定。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愤怒地质问:"你留下两亿财产,却只给我七万?"但这位天后只是平静回应:"我太了解您和哥哥了,每月七万足够您生活。"
这位传奇歌手的名字,永远镌刻在香港娱乐史册。人们记得她谢幕时那深情一躬,却鲜少知晓她背后的辛酸。她没能披上婚纱,也未能等到承诺相守的爱人,更遗憾地失约于万千歌迷。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与百合的混合气息,而外界因她的离去陷入哀伤,连出租车都自发排成长队,仿佛在为她送行。然而家庭纷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覃美金这个名字,几乎成了香港法院的常客。女儿刚离世,这位老人就拄着拐杖冲进法庭,声泪俱下地控诉,挥舞着泛黄的遗嘱副本,指责女儿无情。镁光灯下,她毫不避讳地宣称"我才是受害者",这戏剧性场面令在场所有人愕然。当有人不慎踩到她的丧服时,她立即破口大骂,甚至掏出一张当铺收据摔向记者镜头。
这位母亲的算计可谓明目张胆。
年轻时在庙街卖唱为生的经历,让她将亲情与金钱混为一谈。1963年,梅家迎来了新生命,但这个旺角贫民区的家庭很快失去顶梁柱。
年仅四岁的小阿梅就被迫登台,浓妆艳抹地站在戏台上,即使冻得发抖也要坚持表演。那时铜板落入铁盆的声响,成了这个家庭最熟悉的"音乐"。
1982年的夏天彻底改变了命运轨迹。梅艳芳试录的《风的季节》意外在新秀大赛中一鸣惊人,评委黎小田激动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家人欣喜若狂,不仅因为女儿成名,更因奖金能缓解家计。从此,覃美金俨然成为女儿的"经纪人",录音室外永远停着她叫来的出租车。
九十年代,当梅艳芳的奖杯堆满房间时,她却因过度劳累嗓音嘶哑。而家人开口就要购置海景豪宅,那些存折和税单在她母亲眼中成了"碍眼的东西"。
曾有媒体拍到她在连开三十场演唱会后,后台堆满止咳药瓶。医生警告她高血压必须休息,她却只是点头,转身又登上舞台。观众只看到她的风光,却不知她深夜还要替兄长偿还赌债。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最荒诞的是,覃美金耗费十年光阴,与女儿的遗产、信托基金甚至寺庙尼姑对簿公堂。2011年败诉后,湾仔旧货市场惊现印有梅艳芳名字的衣物首饰,
这位母亲竟将女儿的演出服当作"限量藏品"兜售。愤怒的歌迷当场摔坏相机斥责她,她却理直气壮地回呛"你懂什么",这种"碰瓷式"的受害者姿态令人瞠目。
刘德华、陈奕迅等明星都曾接到她的索款电话或信件。一次刘德华在片场被拦截,只能无奈叹息:"梅姐教过我义气,却没教如何应对这种纠缠。"工作人员无不感到尴尬,这场景比任何戏剧都令人难堪。有人说,梅艳芳留下的不是遗产,而是一团乱麻般的亲情纠葛。
时至今日,覃美金仍时常出现在法院门口,胸前挂着每月七万的生活费单据,塑料封套已被她捏得皱皱巴巴。没人知道她究竟是在悼念女儿,还是惦记钱财。偶尔有记者问及思念,她就会哼起《女人花》,沙哑的歌声飘荡在维多利亚港潮湿的空气中,仿佛回到了庙街那些喧嚣的夜晚。
对于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关系,您有何见解?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来源:真情记录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