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又能想到,那个全校第一、组合爆火、父亲破产、三年还债的少年,后来居然五次转行六个领域,哪一行都是天花板?
谁能想到,当年“乖乖虎”苏有朋,51岁了还没结婚没孩子,活得却比谁都自在?
谁又能想到,那个全校第一、组合爆火、父亲破产、三年还债的少年,后来居然五次转行六个领域,哪一行都是天花板?
有人说他太另类,有人说他太任性,还有人说他其实是最勇敢的那一类人——不在意标签,不活在别人的剧本里。
1973年,台北。苏有朋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宠爱,小时候兴趣广泛,课外班排到周末都没空。
母亲心疼他太累,想给他减负,他却一个都不肯放弃。就这样坚持下来,成绩一路领先,毕业时全校第一,顺利考入全台最好的高中。
正值青春年少,母亲觉得他生活太单调,替他报名了学生综艺节目。
谁能料到,就是那个节目,让他的人生彻底拐了弯。那年,他和吴奇隆、陈志明临时组队,活跃现场气氛,没想到被观众疯狂喜欢,小虎队就此出道。
高中期间,他一边全国巡演,一边学业不落,还是年级第一。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破产,家里一夜之间失去经济来源。苏有朋没有躲避,没有逃跑,没有自怜。
他选择退学,全身心投入演艺圈,一部部作品、一场场演唱会,硬是三年帮家里还清了所有债务。
真正的命运转折,是“小虎队”解散后。别人以为他会在偶像路上吃老本,他却主动挑战。
出演《还珠格格》五阿哥,一夜爆火,成为全亚洲的“国民男神”。但他没有停步,也没有躺平。
大红大紫时,他转身做制片人,第一部作品就被央视买下。
他没有满足于唱歌、演戏的光环,41岁那年推掉所有邀约,第一次当导演,把《左耳》拍成黑马,顺手捧红了欧豪、马思纯。
别人担心中年危机,他第五次转行,去做综艺、做评委、做幕后,哪一行都能拿奖。他没有被年龄吓倒,没有被市场淘汰,更没有让人生定型。
有人说他“不安分”,有人说他“太能折腾”,有人说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非要靠才华”。但他从没解释,只是用行动一路闯关。
有人问:“五十多岁还不结婚,是不是没人要?”有人担心:“钱再多,老了病了没人签字怎么办?”还有人酸他:“明星嘛,有钱任性。”
可苏有朋自己,从没把“婚姻”“生育”当成人生的KPI。他没有因为别人催,就随便找个人结婚;没有因为同龄人带娃,就仓促做父亲。
他说:“把人生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比完成别人的KPI重要。”
哪怕十指空空、婚戒无名,哪怕节日独自过,哪怕评论区满是“你不怕孤独吗?”
他依旧早起健身,抠细节到头发丝,拍戏、看剧本、录综艺,忙得黑眼圈都在发光。
不是没人催,也不是没有人选,而是“必须”变成了“想不想”。不是不敢爱、不会爱,而是更懂得如何把爱给自己。
吴奇隆左手婚戒右手彩带,家庭幸福;他十指空空,满屋胶片和吉他。两种人生,没有对错,没有高下,只有适不适合。
有人把幸福存在孩子的笑声里,有人把快乐存在首映礼的掌声里。
下次再刷到“51岁苏有朋还不结婚”,别急着感叹。想想自己周末加不加班,再说别人晚不晚婚。
那个时候他,爆红偶像、全家还债;现在他,导演、制片、综艺、评委,活成了一张“开放世界”的人生地图;
将来他,或许还会解锁新身份。不是每个人都要按部就班,不是所有人生都该写成标准答案。
有人说他“另类”,有人说他“自由”,还有人说“活成了我们最想却不敢活的样子”。风水轮流转,51岁的苏有朋,用每一年做青春期,用每一行证明自己。
人生不是填空题,余额不透支,就是赢。
幸福没有模板,选择才是自由。只要账户里有余额,心里有热爱,人生不怕晚婚,也不怕不婚。
苏有朋把“人生”两个字,过成了最有说服力的样子。
来源:华夏晋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