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6年的香港影坛出现了一匹黑马,郑伊健凭借《古惑仔》三部曲,占据年度票房第5、6、10名,总票房达6200万港元,成为年度最大黑马。郑伊健也就此崛起,声势直逼四大天王,被人称为第五天王。
1996年的香港影坛出现了一匹黑马,郑伊健凭借《古惑仔》三部曲,占据年度票房第5、6、10名,总票房达6200万港元,成为年度最大黑马。郑伊健也就此崛起,声势直逼四大天王,被人称为第五天王。
1996年成龙在和周星驰的对决之中,笑到了最后,他的《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以5751万的票房登顶冠军,此外这部电影横扫亚洲票房,奠定成龙“亚洲第一动作巨星”地位。
影片横跨乌克兰、澳大利亚、俄罗斯多地取景,成本高达2亿港元,展现港片罕见的国际制作规格,也让其他香港电影人望尘莫及。
电影中成龙再次“玩命”式拍摄,雪山滑翔、海底搏斗等场景将实拍特技推向极限,场面较之以往的港片都更为宏大。成龙明显想对标好莱坞,以往保卫香港的主题在这部电影里上升到保卫世界安全。
周星驰虽然没拿到票房冠军,但是他的《食神》和《大内密探零零发》分居二三名。
《食神》又是周星驰的一部经典电影,周星驰这次不演小人物,开局就是个嚣张跋扈的奸商,骂员工、摆架子,看得人想冲进屏幕揍他!但落魄后吃火鸡的叉烧饭时狼吞虎咽、掉悬崖后一夜白头,又让人心疼。这种反差演技只有他能驾驭。
莫文蔚在电影中扮丑,刀疤脸、龅牙、粗嗓门,完全不顾女神形象,但也创造了一个经典的角色。
男主史蒂芬·周从虚伪“食神”跌落谷底、再到重拾初心。这样的剧情结构看似老套,但它又不是一部简单的阐述“得而失,失而复得”的影片,它所探讨的是“如何得,得又如何”。
一个冷知识,《食神》这部电影一直到28年后才正式在内地上映。
《大内密探零零发》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以喜剧的方式反转了好莱坞的007系列的经典叙事。
据说拍这部戏时为了省钱,监制王晶回忆说拍摄整天就是在刘嘉玲家里、院子里这两个地方,来来去去都是那两三个演员,最大场面就是外星人。
上一年多部电影失利,徐克这次卷土重来,他召集张国荣、袁咏仪、刘青云拍了一部喜剧片《大三元》,拿到了票房榜第四。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都市版《倩女幽魂》,人物设定和《倩女幽魂》很像。
张国荣与袁咏仪的身份设定颇似宁采臣与聂小倩,而刘青云的角色则颇似燕赤霞。这也反映出徐克对武侠的执着和理解,武侠片里的浪漫情怀不一定只能在古装片里出现,现代人物一样可以有武侠式的气质。
接下来就是影响香港影坛多年的经典电影《古惑仔》,这部电影的前三部分别占据了票房榜的第5、第6和第十。
《古惑仔》系列改编自牛佬的漫画《古惑仔》,拍出了港台黑帮片中少有的史诗感。
这个系列电影通过盗版光碟流入内地,使得郑伊健长发墨镜造型引发青少年效仿,意外使这部电影成为“80后集体记忆”。
这个系列第一部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只用了不到15天就拍完了,这部系列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剧中人物以血肉之躯厮杀于现代的街市,以平凡人的身手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以经典的兄弟情+黑帮内斗模式,片中角色毫不掩饰的对财富的渴望以及黑社会里古老帮规的结合,使得影片弥漫着真实的血腥味。
第一部大获成功后,刘伟强趁热打铁,在当年连续推出2部续集,同样大获成功。郑伊健也因为陈浩南一角大火,声势直逼刘德华等四大天王。
彼时正是香港电影的低谷期,《古惑仔》系列成了救市之作。
郑伊健的陈浩南、陈小春的山鸡、吴镇宇的靓坤、张耀扬的乌鸦等角色都给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主题曲《友情岁月》《乱世巨星》成为KTV必点金曲,台词和角色造型风靡一时,但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引发青少年模仿片中的黑帮行为,使得家长和教育界对本片评价很低。
现在回头看《古惑仔》系列既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缩影,也是社会争议的焦点。它用热血剧情和鲜明角色塑造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却也因暴力误导背负骂名。
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年少轻狂,也映出盲目模仿的代价。
一个有趣的事实,周星驰之后主持《430穿梭机》的就是郑伊健,不得不说这个节目真的很旺主持人啊。前有梁朝伟、周星驰,后有郑伊健,都是这个节目出来的。
陈可辛在这一年推出了《金枝玉叶2》,主题就是女扮男装的林子颖混进乐坛,几经波折,终与金牌监顾家明结为一对性别模糊的爱侣。
原本在陈可辛的计划里,是没准备拍《金枝玉叶》的续集,只是因为另一部电影票房惨淡,亏损严重,为了挽回公司的损失,陈可辛才接受公司建议,才有了《金枝玉叶》的续集。
在这部电影里,陈可辛对性别错位处理得更为直观,当然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金枝玉叶2》都只能借助童话般的氛围来展示禁忌之恋,既满足了人们窥探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又不至于让观众反感,因为主角们经历了同性之爱的彷徨和波折后,最终都回归到人们所能接受的异性恋。
1996年张国荣和刘德华主演了《新上海滩》,2038万的票房差强人意。片中张国荣版许文强比周润发更阴郁,刘德华丁力则强化了草根枭雄特质。
导演潘文杰完全抛弃电视剧版的故事架构,虽然没有同名电视剧经典,但是也描绘出了江湖儿女的爱欲和情仇
第9名的《百分百感觉》改编自同名流行漫画,精准锁定青少年市场。郑伊健、郑秀文塑造“港版莉香与完治”,开启都市爱情片“小资化”风潮。
1996年有部黑帮电影票房只有441万,但却是一部冷门佳作。这就是吴镇宇的《旺角揸Fit人》。
吴镇宇饰演的黑帮大佬通过两段截然相反的回忆,讲述自己如何从纯良青年堕落为恶棍。前半段是悲情英雄的自我美化,后半段揭露真相——他天生恶种,弑父上位。这是一部试图用非线性叙事与谎言解构,颠覆传统黑帮片的“枭雄神话”。
尔冬升《色情男女》没进前十,但同样也是一部遗珠。
张国荣饰演的导演阿星因艺术片票房惨败,被迫拍摄三级片。影片以戏中戏形式,展现电影人如何在商业与艺术间挣扎,片中那句台词“当不了王家卫,就当王晶”直指行业现实,颇让人唏嘘。
这部电影也帮助舒淇摆脱“脱星”标签,饰演的纯情女演员获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奖。
鲜为人知的是,尔冬升最初想找张学友来演,但张学友接受不了大胆演出,便推辞了。尔冬升再找周星驰,周星驰答应但是要求改剧本,结果后来两人发生矛盾,尔冬升只好找来了张国荣。片中男主阿星这个名字就是应周星驰要求改的。
1996年郑则仕主演了《三个受伤的警察》,这部电影表面上聚焦警队内部矛盾,老中青三代警察因开枪事件陷入职业与道德困境,但实际上却反映了在97前一部分香港人焦虑不安的心态。
这部电影让郑则仕拿到了次年第16届金像奖影帝,讲到这里也顺便聊聊郑则仕。
1985年郑则仕身兼导演、主演、策划、编剧,拍出了他经典电影《何必有我》,影迷心中经典的“肥猫”就诞生于本片,郑则仕第一次拿到金像奖影帝。
郑则仕演肥猫,愣是演出了孩童般的清澈。他耷拉的肩膀、微张的嘴巴、永远慢半拍的反应,肥猫走路时外八字的笨拙,像背着隐形的苦难;突然咧嘴一笑时,又能让整部戏的苦情底色瞬间裂开道暖光。
他处理“痴傻”的分寸堪称教科书级别:不过度挤眉弄眼制造滑稽,也不刻意煽情博取同情。被欺负时缩脖子的条件反射,挨骂时手指绞着衣角的焦虑,这些肢体语言比任何台词都更有说服力。
观众记住的不是“郑则仕在演傻子”,而是真切相信某个平行时空里,真的存在这样一只让人心疼的肥猫
《何必有我》让郑则仕第一次拿到了影帝,《三个受伤的警察》则是他第二次拿到影帝。
在《三个受伤的警察》里,郑则仕演活了一个被生存压弯脊梁的中年警察。
最惊艳的是天台对峙戏:他举枪的手颤抖如风中枯叶,充血的眼球里交织着绝望与暴戾,连呼吸声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嘶哑。前一秒还是唯唯诺诺的“鹌鹑”,转瞬化作困兽的狰狞,却在瞥见女儿照片时突然泄了气,整个人像被抽掉脊椎般瘫软。这种层层剥开的崩溃,没有声嘶力竭的咆哮,全靠肌肉抽搐和眼神塌陷来传递人物精神世界的雪崩。
成名后郑则仕也开公司创业,张卫健就是他公司旗下艺人,只不过创业不顺,郑则仕欠下不少债务,使得郑则仕只好疯狂接戏还债。
多说一句,当年王家卫在新艺城被开除,导火索正是因为他的剧本被郑则仕骂做废纸一叠。
1996年,杜琪峰、韦家辉等人创立了银河映像,这个厂牌将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个独特的经典存在。
1996年虽香港影坛有《食神》、《古惑仔》系列这样的佳作,但是前十的总票房却比1992年缩水37%,低成本制作占比上升,也暗示了港片在经历一段癫狂的黄金时代后,没落的速度开始加快。
来源:寒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