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47岁杨宗纬摔下2米高台,才懂向太那番话含金量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25 20:30 3

摘要:杨宗纬从西宁演唱会2米高台摔落,再一次撕开了娱乐圈“重效果、轻安全”的漏洞。

文|轻岛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杨宗纬从西宁演唱会2米高台摔落,再一次撕开了娱乐圈“重效果、轻安全”的漏洞。

这位以《越过山丘》《洋葱》圈粉的47岁歌手,虽因应急预案及时暂无大碍;

但回溯张杰电梯坠落、刘德华踩空摔跤的过往,不难发现:

行业对舞台安全的侥幸,早已不是偶然。

当艺人在“刀尖上跳舞”成了常态,这场意外,难道还不足以让所有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演唱会突遭意外

8月23日,杨宗纬因一场意外登上热搜。

当晚他在西宁举办“超级LIVE个人演唱会”。

唱到《越过山丘》时,他正于T型舞台边缘与观众互动,舞台边缘机器却突发位移。

专心表演的他未察觉异常,向后退时一脚踩空,从2米高台跌落。

这一突发的意外事故,引起了周围观众的骚动。

很快,主办方随即暂停了本场演唱会活动。

工作人员赶紧叫来了应急人员与医疗车辆,将跌下台的杨宗纬送至医院。

好在演唱会各部门应急预案充分可靠,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相关公司也立刻发布了官方情况说明,向意外而导致的惊吓,向观众道歉。

但这一意外,还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相当大的震动。

无数粉丝和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关心意外跌倒的杨宗纬身体状况究竟如何。

之后他也通过自己的微博账号,向全体粉丝和网友“报了平安”,并为此深表歉意。

但该意外事件,仍在网上引发热议。

网友从现场照片发现,T型平台下方无任何遮挡,即便机器未故障,无阻拦的边缘也存隐患;

还有人质疑安保措施缺位,2米高度未设阻拦、缓冲装置。

若防护到位,意外或可以避免。

当然,这些安保措施也自有其不便之处。

在舞台边缘安装栏杆,势必将阻挡明星与观众的互动,拉开人与明星的距离。

站在观众角度上,也存在着遮挡等不良观感的问题。

而对于复杂机构而言,设置的阻拦网、缓冲垫更是一种潜在的“阻碍”。

一旦机器和这些保护措施发生纠缠,势必会影响整个演唱会。

就是这样的“矛盾”,使得艺人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唱跳工作,更要警惕意外的发生。

而对于日益壮大的娱乐圈,这样的舞台意外仿佛一直在上演。

意外事故屡次发生

无数惨痛的现实,向我们证明一件事:

在“意外”面前,娱乐圈无人能例外。

2022年10月,苏州巡回演唱会上,歌星张杰也曾遭遇一起“生死考验”。

当时他正乘着舞台电梯,从离地数米的高度缓缓而下。

而当电梯接触到某一固定平台的外延时,厢体突然与其发生了卡顿。

紧接着,整个电梯突然向下坠落了约一层楼的高度!

连带着正在演唱的张杰,也重重摔在厢体底面。

在厢体逐渐平稳后,张杰立刻绕行至旁边平台。

但从摄像机视角下,他的一只手上却已是鲜血淋淋。

事后,刚下台的他也被紧急送往医院。

虽然该事故造成了他轻微骨裂,双手外伤,但好在没有危及生命。

而同样因为舞台升降装置,而引发事故的,还有天王巨星刘德华。

2024年9月,刘德华正在巡演深圳场,激情演唱。

位于他前方不远处的地下通道门,却意外的被打开。

全然无法顾及脚下的华仔,一脚踩空重重摔在舞台上。

好在长久刘德华反应较快,控制着自己身体向舞台表面跌去,没有摔下去。

但这一突发的意外,还是吓坏了在场所有观众,一连串惊呼随之蔓延。

工作人员也及时的送上了毛巾,处理了天王的擦伤。

尽管过程有惊无险,但还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相当大的轰动。

更具戏剧性的是,早在此次摔落前数月,刘德华曾因在数米高台滑跪至边缘,引发热议.

知名娱乐圈人士向太,曾对此还有一番评论。

如今杨宗纬意外发生,网友再翻出向太这番话,才懂“万事稳为先”的分量。

宁可稳,不要险

早在深圳场演出之前,刘德华的一次演出中的危险之举,就让大众为他捏足了一把汗!

当时的他,正在离台数米高的平台之上。

为了最佳的舞台效果,他居然当着观众的面,一个滑跪移动到了高台边缘!

其速度之快、势头之猛,甚至是华仔都不能很好的控制,整个膝盖已经出去大半。

如果不是临时按了下地板,以作制动,他很有可能将滑跪演变成“坠落”!

这一危险十足的举措,也在网上引发了相当大的讨论。

向来和他交好的向太,也在第一时间发来了问候。

她语气之中,充满了担心和后怕。

其中甚至直言,警告华仔不要做这种危险动作。

向太的劝告并非多余,娱乐圈层出不穷的舞台事故,本质是“追求观感”与“保障安全”的失衡。

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更亲近的观众互动,艺人与团队常对安全风险妥协,可代价往往沉重。

从黄家驹因舞台事故丧生,到如今杨宗纬、刘德华等人的受伤,每一次意外都在提醒:

名望与收入的前提,永远是安全。

赵本山在《不差钱》里,有一经典台词: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走了,钱没花掉。”

虽带戏谑,却道破真谛。

观众期待的,从不是演唱会后的“情况说明”,而是艺人笑着谢幕的“庆功照片”;

艺人追求的,也不该是用风险换掌声,而是在安稳的舞台上,把每首歌都唱到观众心里。

结语

杨宗纬的西宁意外,是警示,也是契机.

它让我们看见艺人舞台背后的风险,也让行业重新审视“安全与效果”的优先级。

好在他已平安,而这场意外引发的讨论,正推动更多人关注舞台防护。

或许未来,栏杆与互动不再矛盾,缓冲垫与舞台机器能和谐共存;

艺人不必再“刀尖跳舞”,观众也能安心享受每一场演出。

部分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吓出一身冷汗!”63岁刘德华演唱会突发

鲁中晨报:知名歌手昨晚突发意外,被救护车带走!凌晨最新回应

北京时间:杨宗纬西宁演唱会踩空摔台,救护车急送医院,他却凌晨发文报平安

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互联网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