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白月光回来了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26 14:04 2

摘要:她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条自己剪辑的短视频。画面中,这位港片黄金时代的传奇影后,将头发利落地拢在脑后,面容洁净,眼神明亮,亲切地向镜头打招呼:“我会分享一些最新的、好玩的、最喜欢的……”

没有预告,不见造势,息影二十一年后,张曼玉就这样悄然归来。

她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条自己剪辑的短视频。画面中,这位港片黄金时代的传奇影后,将头发利落地拢在脑后,面容洁净,眼神明亮,亲切地向镜头打招呼:“我会分享一些最新的、好玩的、最喜欢的……”

六十岁的张曼玉,或在球场挥汗,或在街头恣意搞怪。没有精修画面,没有表情管理,一切都那么舒展、自洽。

如同石子投入静湖,视频六小时内获赞超40万,九天后粉丝突破百万。“张曼玉回归”迅速登上各大热搜榜单。

在这个年轻一代或许只闻其名的时代,在Z世代主导的社交场域,“张曼玉”这个符号,依然能激起汹涌的流量。

这位一出道被视作“花瓶”的影后,用二十余年活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生命花园。

张曼玉视频评论区中,一条“这个世界的品味突然回来了”的评论被高赞置顶。这声感叹,远不止于怀旧。

如今的娱乐工业,流量为王,人设遍地。明星们的社交媒体账号,早已不再是随心分享的天地,而成了人设运营的前沿阵地,依靠一堆“假人”维持活跃度。

尽管不少明星声称在“分享生活”,内容却多是精致美图、风景大片,视频也往往是完美运镜的Vlog和流畅的手势舞。

张曼玉视频截图

更常见的是,账号交由团队打理,内容高度模板化,代运营导致的“翻车”事件时有发生。

长此以往,明星真实的人格与生活,反而被小心翼翼地藏在高墙之后。观众长期消费这些精致却毫无“人”味的内容,仿佛观看一场完美的AI演出,深层的审美疲劳与情感隔阂由此滋生。

而张曼玉的视频,坦然展示未经修饰的日常,像破墙而入,让被算法和人设异化的娱乐圈,呼吸到一丝“活人感”的气息。

所谓“活人感”,是一种不经过度策划、敢于流露不完美的生命质感,是个体主体性的自然流露。

79元的基础款背心,240元的雪纺裙,与明星动辄天价私服的常态不同,张曼玉视频里的穿搭不乏平价单品。视频发布后,“张曼玉优衣库”的词条随即冲上热搜,同款迅速售罄。

张曼玉在视频里的穿搭

事实上,媒体镜头捕捉到的张曼玉生活片段,常与“平价”相连。她会现身寻常巷陌的服饰摊位,挑选价格亲民的衣物,甚至一度引来对其财务状况的猜测。

然而这一切,并非出于经济考量,而是她选择了忠于个体主体性的生活方式。在凭借《花样年华》被誉为“穿旗袍最美的女人”之后,她就坦言:“我不喜欢那些裙子,太限制我了。”她追求的,从来不是外界的定义,而是内心的自在。

在表达日益模板化、情绪也变得可策划的当下,张曼玉仍笃定地掌握着讲述的主权。她亲自剪辑视频,首条内容即运用25个转场。

另一则香港漫步的视频,她以粤语配音,熟悉的声线让人瞬间回想起她塑造的无数银幕经典。

她的真实分享,也吸引了网友的真实回应。在她分享花朵的视频评论区,网友们自发分享起生活中邂逅的花影。从阳台盆栽到路边野花,一种基于日常真实的互动悄然发生,与被数据驱动的、格式化的控评和刷屏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张曼玉所带来的“品味回归”,实则是对当前娱乐工业异化审美和潮流的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批判。

在流量与资本的双重压力下,娱乐圈的流量规则不允许“真实”的大规模存在。张曼玉的出现如同一面镜子,照见这个时代娱乐内容究竟缺失了什么。不是更高级的滤镜,也不是更巧妙的人设,而是允许一个成功的、有影响力的个体,依然能作为一个自由的、生动的“活人”而存在的勇气和空间。

被视作时代icon之前,张曼玉最早登场,是顶着“花瓶”的标签的。

1983年,张曼玉摘得“香港小姐选美大赛”亚军及最上镜小姐桂冠,由此叩开演艺圈大门。

非科班出身,带着少女的青涩懵懂,早期的张曼玉多饰演年轻貌美的角色。

首部大荧幕作品《青蛙王子》里,一个长镜头从脚踝缓缓移至面庞,最终停在她身着泳衣的身姿上。《玫瑰的故事》选角中,作家亦舒力荐她的理由更加直白:“一出场那双美腿就杀死人,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

电影《青蛙王子》里的张曼玉

彼时的她被贴上“花瓶”标签,作为客体,被摄像机、导演和观众凝视,没人在意她是否想成为 “演员”。

转折发生在1988年。在王家卫的《旺角卡门》中,张曼玉饰演的阿娥,青涩单纯。一场送别戏,她将欲说还休的缠绵与隐忍,演绎得丝丝入扣。

《旺角卡门》中张曼玉饰演的阿娥

张曼玉曾坦言:“在遇到王家卫之前,做演员对我而言就像是做反应……拍摄《旺角卡门》时,王家卫必须要我寻找感情的代入点,必须全力投入角色。从那以后,我就开窍了。”

这次“开窍”,是张曼玉表演意识的觉醒,更是挣脱“花瓶”标签、争取主体性的关键蜕变。从此,她视电影为事业,倾力演绎每一个角色。

1989至2004年,一个“演什么像什么”的张曼玉出现了。《阿飞正传》里含蓄而果决的售票员苏丽珍;《新龙门客栈》里泼辣妩媚却不失善良的老板娘金镶玉;《青蛇》中率性魅惑的小青;《甜蜜蜜》中坚韧漂泊的李翘;《花样年华》中优雅克制的苏丽珍……

电影《甜蜜蜜》里的张曼玉

于张曼玉而言,塑造无数角色的秘诀,在于不断挣脱标签:“别人说你这个演得好,我就想以后都不要再演这个了。”

十五年间,在中国范围内拿了9个影后、1个柏林影后和1个戛纳影后,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佳演员荣誉的影星。“曼神”之名,不胫而走。

然而,荣耀背后,她却感受到新的束缚。正如昔日的“花瓶”标签,“神”的光环同样成为一种无形桎梏。她在接受时尚杂志专访时坦言:“我不想让大家觉得,张曼玉始终只是一个样子,没有感情,没有渴望,没有失败,只是完美地走来走去。我希望拥有粗糙但强大的力量,胜过虚伪的美丽。”

张曼玉

正如她一贯拒绝重复同类角色,张曼玉也开始重新审视“演员”这个身份本身。然而她看到的是意义的空洞。“我会得到几百万,几百万再拿来拍电影——但归根结底,只是钱而已。然后就像在做同样的事情。”表演是创作,但若人生仅余表演,对张曼玉而言便成了一种重复的消耗。

于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她心中升起:人生是否还有其他可能?她给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设想:“我觉得人的一生可以有三条命。如果我演戏演到70岁,那只是一世人。如果还做剪辑呢?又做音乐呢?”

她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人生不该只有片场和剧本。“每天待在片场里,外面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像个白痴一样。”她渴望冲破被定义、被期待的重围,去触摸更真实、更自由的生活。“是时候应该停一停,去真正感受生活,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兴趣。”

张曼玉说自己很想尝试任何东西

2004年,正处于事业顶峰的张曼玉,选择了息影。

二十一年来,关于张曼玉隐退的讨论与猜测从未停歇。或许,她小红书简介中的那句话,“生命是一座花园”,给出了答案。她拒绝成为仅供观赏的精致花瓶,亦不甘于高踞冰冷的神坛。她选择成为一座丰饶的花园,允许鲜花与杂草共生,孕育无限可能,在自我选择的土壤中自在生长。

如今,这座花园悄然开放,绽放着属于这名演员追求人生可能性的生命力。

当被问及为何开通小红书个人账号,张曼玉面对镜头坦然道:“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答案。timing是很个人的,当你自己觉得是一个好的moment的时候,就是一个对的moment。”

张曼玉一直如此想的,也一直如此做的。早年斩获多项顶级奖项后,众人期待她驻守影坛续写传奇,她却于2004年悄然息影;而当大家猜测息影后该安享传奇,她却一头扎进了完全陌生的领域。

在法国拍摄电影《清洁》期间,张曼玉被片中乐手的世界深深吸引。她问身边的音乐人:“如果我不拍戏,去做音乐,你觉得可能吗?”对方答:“音乐没规矩,有东西想表达就试试”。

电影《清洁》截图

于是她潜心学习音乐制作两年。在这个过程中,张曼玉发现录音棚比片场更让她着迷。“自己录音,从零开始创造一首歌,整个过程我都超喜欢。在音乐棚里,我觉得这个状态更适合现在的我。”音乐,让她做回 “张曼玉”。最终,她以“独立音乐人”身份签约国内最大的新音乐独立唱片公司。

推出首张唱片时她坦言:“根本就没想靠它去赚钱,只是不满意一生只做一件事情。”这份淡然背后,是她对创作自由的极致追求。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音乐风格在香港缺乏市场,却依然坚持:“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将之视作职业生涯中最令我激动和感到有趣的事情。”

2014年5月,张曼玉现身音乐节现场。演出表现不佳,她被推上微博热搜。面对走音质疑与如潮嘲讽,她一度情绪低落,暂避公众视线。

唱歌的张曼玉

经历过短暂的伤心,她最终想明白了:“凭什么别人几句话,我就不可以玩这个‘游戏’?我还要玩下去,直到我说我不玩的那天为止。”

这份近乎天真的执着,却是张曼玉对人生试错权的坚决捍卫。在社会预设的轨道之外,她勇敢地探索着自己的可能性。

这种试错权对现代人来说尤为珍贵。在内卷化的时代,人们被裹挟在不断的竞争和比较中,每个选择都被赋予了沉重的机会成本,害怕一步错步步错,人生仿佛被预设了标准范本。

毕业即投身考公、考编、考研的洪流;踏入职场,便被裹挟在升职、加薪、跳槽的竞速赛道中。人们常说“三十而立”,30岁前就应成家生子,35岁更被塑造成就业的终止线,不能考公考编,求职也会处处碰壁。

张曼玉

每个时间节点都被赋予不容出错的“正确任务”,而一旦有人的人生时钟和社会时钟对照后发现不同步,焦虑便会如影随形。

然而,这个社会时钟本质上仍是上一代人经验的产物。它或许可作参考,却绝不应当成为每个人生抉择的绝对准绳。

张曼玉则是这样,攥着自己的钟表,指针从不由外界校准,拥有对自我生命节奏的掌控。“我告诉我自己,我将始终在寻找前行之路。”

张曼玉用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属于自己的花园。何时绽放,如何生长,皆由心定。

来源:南风窗NF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