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到陈楚生的家居照,第一反应是“这才是普通人住着舒服的家啊”——没有闪瞎眼的水晶吊灯,没有摆着不用的艺术摆件,甚至连客厅的茶几都换成了一块软乎乎的海绵垫。带过娃的人都懂,家里最碍事的就是茶几:孩子跑着玩容易磕到尖角,想铺块地垫玩玩具又没空间,是不是很多家庭
最近刷到陈楚生的家居照,第一反应是“这才是普通人住着舒服的家啊”——没有闪瞎眼的水晶吊灯,没有摆着不用的艺术摆件,甚至连客厅的茶几都换成了一块软乎乎的海绵垫。带过娃的人都懂,家里最碍事的就是茶几:孩子跑着玩容易磕到尖角,想铺块地垫玩玩具又没空间,是不是很多家庭都试过把茶几挪到阳台落灰?陈楚生家倒好,直接把茶几的位置让给了海绵垫,俩娃能光脚在上面打滚,他坐在旁边弹吉他,一家人挤在垫子上追剧,这才是带娃家庭该有的“活泛”样子啊!
再看他家的家具,全是“长腿选手”:高脚电视柜、镂空书架,连孩子的玩具架都特意选了底部腾空的款式。小户型装修最头疼俩事儿:一是积灰(扫地机器人钻不进去),二是显挤( bulky家具占空间)——高脚家具刚好解决这俩痛点:底下能塞孩子的玩具箱,机器人能直接钻进去扫灰,是不是很多人装修时纠结过“家具腿要选15cm还是20cm”?我家之前买的落地电视柜,不到半年底下就堆了一层灰,后来换了高脚款,再也不用蹲在地上抠灰尘,简直是“懒癌福音”!
其实最打动人的不是装修技巧,是陈楚生把“家”过成了“生活本身”:他会坐在海绵垫上给孩子弹唱,身边俩娃举着塑料玩具当“伴奏”;会跟着教程刻南瓜灯,从丑丑的笑脸到能认出角色的动漫款(据说现在已经能刻出孩子最爱的奥特曼了);甚至会把孩子的绘本整整齐齐摆在书架下层——不是为了“摆拍好看”,是方便小不点儿自己够得着拿。你看,真正的“家庭友好型装修”从来不是买最贵的儿童沙发,而是把“孩子能方便用”“家人能一起玩”放进每一个细节里——比如书架不选太高的(孩子够得到),比如玩具架要摆在窗边(孩子爱凑光玩),比如沙发要选耐脏的浅灰色(毕竟娃的脏手蹭上去也不怕)。
现在网上好多“网红家居”教程,要么教你装满墙的柜子(结果根本用不完,反而显压抑),要么让你买异形沙发(好看但坐起来硌腰),可陈楚生家的装修反而像一面“镜子”:家不是用来“展示”的,是用来“活”的——孩子能在客厅跑圈,大人能坐在地上吃饭,玩具不会堆得满地都是(因为高脚家具底下能藏),这样的家就算没有网红款装饰,是不是也比那些“看起来好看”的房子更让人想待着?
想起之前有个朋友装修,咬咬牙买了个设计师款的大理石茶几,结果孩子第一次跑着玩就磕到额头,肿了个大包。
后来她把茶几送了人,换成一块和陈楚生家差不多的海绵垫,笑着说:“现在孩子能在上面翻跟头,我也能盘腿坐那追剧,比之前舒服一百倍。”你看,装修的“聪明”从来不是跟风买贵的,而是“我家需要什么”——比如带娃家庭需要“能造的空间”,比如小户型需要“能藏又好扫的家具”,比如普通人需要“不用天天收拾也不乱的布局”。
陈楚生说“我很爱这个家”,其实从他的装修里就能看出来:每一个选择都在“迁就”家人——迁就孩子的活泼,迁就自己想陪娃的心意,迁就日常打扫的麻烦。现在大家都在说“要装有温度的家”,可温度哪来的?不是靠几千块的香薰,不是靠网红款的挂画,是你把“家人的需求”放进每一个装修细节里:比如为了孩子留的活动空间,比如为了自己方便选的高脚家具,比如为了一起玩而放弃的“好看但没用”的茶几。
你们家有没有为了孩子调整过家具布局?
比如把茶几挪走,或者把书架调低?
你觉得家的“烟火气”是靠什么“装”出来的?反正我看完陈楚生的家,突然觉得——原来最棒的装修,从来不是“装成别人喜欢的样子”,而是“装成自己家人舒服的样子”啊!
来源:木易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