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年前她所要承受的舆论风暴,曾让这个家一度跌落到谷底。可时间兜了个圈,居然是9岁的儿子,用他的天真和坚持,把父亲当初败掉的体面一点点捡了回来。
这下子,谢杏芳是真的没想到。
九年前她所要承受的舆论风暴,曾让这个家一度跌落到谷底。可时间兜了个圈,居然是9岁的儿子,用他的天真和坚持,把父亲当初败掉的体面一点点捡了回来。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体面这种东西,有时靠自己挣不来,可命运却会让孩子来替你偿还。
从今年年初开始,谢杏芳的儿子小羽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西班牙的训练视频里,他晒得黝黑结实,挥拍时专注而笃定,虽然只有9岁,但已经具备运动员的坚毅气质。
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流传开后,网友连连夸赞:“有林丹的影子,但多了一份沉稳。”
就在8月,林丹一家现身“林丹杯”赛事开幕式,一家三口牵手亮相,温馨画面和谐自然,与几年之前满是争议与嘘声的记忆形成了强烈反差。
尤其是小羽的笑容,仿佛让人第一次觉得,这个曾经被舆论笼罩的家庭,终于能在阳光下舒展了。
不过,你要是还记得九年前的故事,就会更懂今天的反差有多大。
林丹当年在谢杏芳生产后不久陷入丑闻,公众的失望铺天盖地袭来,商业合约瞬间崩塌,那个在赛场上被称为“超级丹”的名字顷刻间蒙尘。
谢杏芳当时的选择,也让她背负“懦弱”的指责,但在她眼里,重要的不是大家口中的“面子”,而是给小羽一个没有缺口的家。
所以小修一直觉得,谢杏芳真正守住的不是丈夫,而是那份对孩子的责任。
眼下,9岁的孩子正在西班牙的训练场拼尽全力,走的却不是父母的羽毛球老路,而是网球这条新道。
有人疑惑,为什么世界冠军的儿子不延续羽毛球?其实答案并不复杂,父母不希望他永远背着他们的光环,也不想外界期待成为孩子的枷锁。
西班牙的训练体系成熟,配合双语学校,小羽能够在运动与学业之间找到平衡。
谢杏芳长期陪在国外,承担起生活与教育的琐碎,林丹则在赛场与家庭间奔波,每一次跨越万里的重逢,都让那个一度破碎的家庭重新凝聚起来。
当然,孩子在国外成长,免不了引发不少猜测,有人怀疑林丹一家是不是要移民,甚至传出更换国籍的说法。
可在今年4月,林丹正面回应,坚定地说:“我们永远是中国人。” 这一句话,既平息了网络上的杂音,也让支持者安了心。
其实,真正决定体面的,不是漂泊在异国的训练场,而是他们骨子里的选择。
谢杏芳每天的陪读辛苦、林丹的反复辟谣,恰恰是在守护那份归属感,也是对儿子最明确的指引,无论未来在哪发展,身份与根始终不会动摇。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谢杏芳并没有把自己困在角色的阴影里。
退役后,她转身投入事业,成为独立果敢的职业女性,同时又在关键时刻把重心放在陪伴孩子身上。
有人曾经同情她为家庭牺牲,而现在更多人敬佩她在风雨之后依旧能够笑着守候。
9岁的儿子,是她坚持的最好回报,他晒得发黑的皮肤、赛场稳重的神态,成为她最骄傲的成绩单。
小修想说,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掌声,而是家人在风雨中选择不放弃后的果实。
如今,林丹已不再是万人追捧的“超级丹”,而是那个悄悄陪儿子打球、听他讲理想的普通父亲。
谢杏芳也不再是默默承受的妻子,而是用行动诠释“守护”的母亲,至于小羽,他也许仍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但在无数网友心中,他已经成为了这个家最闪亮的希望。
坦白说,体面早就不是那个在赛场上的奖杯,而是这一家三口走在一起时的踏实笑容。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