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口不太标准却极具喜感的广普,是他独特的交流利器。跟阿婆买菜的时候,那带着特别广式腔调的讨价还价,一句“阿婆,便宜些啦”,让阿婆们不禁乐呵,刹那间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即便阿婆一开始没听明白,他也不怕麻烦,连说带比划,那认真又执着的样子,就像家中调皮又亲昵的晚辈
短视频的天地里,欧阳锋小火鸡宛如一股别样的清流,特别是他与阿公阿婆互动的那些片段,充斥着纯粹的快乐与温暖。
一口不太标准却极具喜感的广普,是他独特的交流利器。跟阿婆买菜的时候,那带着特别广式腔调的讨价还价,一句“阿婆,便宜些啦”,让阿婆们不禁乐呵,刹那间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即便阿婆一开始没听明白,他也不怕麻烦,连说带比划,那认真又执着的样子,就像家中调皮又亲昵的晚辈。
而在玩乐方面,他更是诡计多多。看到午休的阿婆,他会悄悄靠过去,用搞怪的动作和表情想要叫醒阿婆,又小心翼翼地捉弄他们,活脱脱就是一个调皮鬼。阿婆被吵醒后故作生气,他马上开启撒娇模式,像个小孩子似的请求原谅,又是扮鬼脸又是说好听的话,把阿婆逗得开怀大笑。
但玩闹归玩闹,每次道别之前,他总会拿出个红包塞给阿公阿婆。“嘴上说得很随意,眼神里却满是诚挚。老人家推辞时,他就像个倔强的晚辈:“拿着嘛,下次我还来跟您玩!”那红包里的心意,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实在。
谁能想到,这个浑身是戏的人,曾被生活按在泥里碾。15岁辍学闯社会,29岁酒吧倒闭,几十万债压得他夜夜难眠。最苦时,他开着八手面包车环游中国,白天蹲路边修车换饭钱,晚上蜷在后备箱里数蚊子。直到广西山村,一位阿婆硬塞来两个烤红薯,烫得他指尖发红,咬下去那口甜,混着眼泪咽进肚里——原来最狼狈时,一点暖就能把人从泥里拽起来。
后来的搞笑,成了他给生活的回馈。广普是天生的,错别字幕是故意的一一“小伙伴”写成“小火鸡”,他发现这样能让阿公阿婆放下拘谨。重庆街头说“这粉好七(吃)”,卖粉大爷笑出褶子,多舀半勺豌豆;黑龙江早市把“烤冷面”说成“烤冷脸”,摊主大妈塞来溏心蛋:“补补脑子”。这哪是搞笑?是摔过跤的人,懂得用幽默给日子解压。
他的“500蚊做饭”,更似场带住烟火气的双向奔赴。常是双手插兜晃在街上,见住买菜的阿婆、抽住烟的阿叔,就慢悠悠凑过去:“阿姨/阿婆,我出500蚊,带我翻屋企整翻餐饭食得唔得(带我回你家吃顿饭得不得)?”有时会撞着警惕的眼神:“后生仔,你搞乜鬼啊?”(年轻人,你搞什么鬼啊?)他就挠挠头笑,露出点憨相:“就想试下家常菜咋嘛。”但更多时候,广西人的热辣直爽能将佢淹没——卖水果的阿婆挥住菜篮:“使咩使钱!来我屋企,今晚斩只鸡.
有人说他“疯”,可他疯得明白:玩闹是为了拉近距离,红包是为了实实在在帮衬。就像他常说的:“我淋过雨,知道没伞的滋味。能给别人撑撑伞,挺好。”他的“500元做饭”系列更是将这份善意隐匿于烟火气息之中。走进乡村,他会带着500元找人合作:“我出钱,您出厨艺,咱们做顿好吃的!”于是,院子里架起大铁锅,主人掌勺,他生火打杂,炊烟袅袅之中,一桌热菜端上桌,大家伙围坐说笑,他看似是在蹭饭,实则是在嘘寒问暖,传递社会正能量。
每当聊起天来,欧阳锋小火鸡总能找到阿公阿婆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你结咗婚未(你结婚了吗)?。他满脸好奇地询问阿公年轻时的英勇事迹,听到阿公讲述当年的辉煌,他那夸张的崇拜表情和一连串的追问,让阿公的自豪感满溢,讲得越发来劲。对于阿婆,他会唠家常,问问家里的琐事,再夸赞阿婆的手艺,阿婆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他还会陪着阿公阿婆做一些简单又有趣的事,比如一起跳简单的舞蹈。那毫无规律却充满活力的舞姿,和阿公阿婆略显笨拙但同样投入,沉浸在有少许违和的快乐中,整个画面都弥漫着欢乐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年龄的代沟,只有纯粹的快乐。
欧阳锋小火鸡用他的幽默、真诚和热情,在与阿公阿婆的互动里,营造出一个个充满欢乐与温情的场景,让屏幕前的我们,也被这份简单纯粹的快乐所感染
来源:在野文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