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晋差点没从手术台下来,血管堵到80%,脸色青得吓人;同一天刷到的消息里,李连杰孤零零住院,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
张晋差点没从手术台下来,血管堵到80%,脸色青得吓人;同一天刷到的消息里,李连杰孤零零住院,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
两条热搜叠在一起,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再硬的功夫,也扛不住身边没人。
蔡少芬那段采访没哭,就是声音发抖。
她说签手术同意书时手一直在抖,医生问“保大保小”那类套话,她直接吼“两个都要”。
这不是电视剧,是ICU门口的真实分贝。
张晋被推出来时,她第一句话是“以后火锅我请你”,听着像玩笑,其实是后怕——差点连吵架的机会都没了。
另一边,李连杰的病床照被拍到的只有输液瓶和天花板。
评论区有人冷嘲“年轻时抛家舍业,现在活该”,点赞居然上万。
可点进那些骂得最狠的主页,发现他们上个月还在转发《黄飞鸿》剪辑。
人真是矛盾,一边把英雄供在回忆里,一边又嫌英雄没活成自己期待的圣人。
说回原配这事儿。
蔡少芬和张晋结婚十五年,吵架肯定不少,但手术签字那一栏只能写配偶名字。
这不是浪漫,是法律给的底气。
李连杰那边没细节,可越是沉默越让人想起他当年离婚闹得满城风雨。
现在网友骂他“应得的”,听着刺耳,倒像把对婚姻的恐惧全撒在他身上了。
其实普通人也一样。
急诊室凌晨三点,能叫醒的只有通讯录里那个不会挂你电话的人。
原配不一定最甜,但大概率最熟——知道你海鲜过敏,知道你银行卡密码,知道你真名不叫“张老师”。
这些琐碎才是过命的资本。
刷完两条新闻,默默给微信置顶那位发了条“晚上吃面吧”。
没提热搜,怕显得矫情。
但张晋和李连杰用命提醒了一件事:结婚证不是纸,是关键时刻的通行证。
你可以换很多伴侣,但换一次,就少一个愿意为你签手术单的人。
来源:在云端俯瞰大地的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