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踏入2025年以来,TVB新开剧集相较平常年份明显减少,旗下很多艺人都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就连龚嘉欣和江美仪等视后、袁伟豪和黎诺懿等小生、刘颖镟等新生代小花都未能幸免。但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为TVB扭亏为盈的关键年份,所以会控制剧集产量,等实现盈利后会大幅
自踏入2025年以来,TVB新开剧集相较平常年份明显减少,旗下很多艺人都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就连龚嘉欣和江美仪等视后、袁伟豪和黎诺懿等小生、刘颖镟等新生代小花都未能幸免。但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为TVB扭亏为盈的关键年份,所以会控制剧集产量,等实现盈利后会大幅改善,而8月以来新开剧集加速,似乎也证实了情况确实明显好转。
然而,8月27日的TVB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却显示,这家香港电视巨头离实现盈利目标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
在这份报告中, TVB上半年电视业务收入(不含电商)达14.54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微增900万港元,主要得益于广告和数字媒体的增长;但总收入为14.98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下跌1500万港元,显示整体营收仍面临压力。
报告中还提到,来自内地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8%,主要原因是合拍剧交付时间推迟,预计下半年会加速制作并交付。
至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5500万港元,继续录得正值,且相比去年同期改善了800万港元(17%)。但坏消息是:净亏损1.08亿港元,只是相比去年同期的1.43亿港元大幅收窄了3500万港元;由于仍处亏损状态,公司决定不派发中期股息。
总的来说,TVB的境况是亏损收窄、经营改善,但尚未扭亏为盈,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得看下半年的表现。
但下半年该怎么做呢?关键仍在于开源与节流并举。能做的主要有六点:
第一,继续扎实推进合拍剧,这样做可以降低自家拍剧成本并分摊风险,还能额外争取一份收入,但应该努力确保剧本质量,避免出现开拍不久即停摆、临时更换剧本等制作混乱情况。
第二,继续开拓内地市场,尤其是大湾区市场,应该继续争取和扩大在当地的广告直销,吸引香港和内地的商家投放广告,提升广告收入。
第三,进军微短剧领域,利用旗下庞大的艺人和幕后团队制作精品短剧内容,这一优势,是其他影视公司难以复制的。
第四,进一步推动人员精简。一个几百万人口城市的电视台多轮裁员后居然还有两三千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简直无法想象,庞大的人力成本已成为运营负担。TVB应该减少包薪艺人,推广项目制合作,在非重要部门和岗位使用外包或兼职。
第五,砍掉低效业务,资源向盈利和核心项目倾斜。例如TVB在电商领域已经发展多年,但始终未见起色,不如尽早止损。
第六,继续开拓非广告收入,推进IP授权、艺人巡演、短视频带货等多元变现模式。
总体来看,TVB能否实现既定盈利目标,关键取决于下半年的执行力,必须继续提质、增效、控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招致批评,尤其是人员精简带来的阵痛。对于一家强调“大家庭”文化的电视台而言,裁员不仅是成本削减,更牵动着无数台前幕后从业者的生计与情感,外界既期待TVB止血重生,又担忧其失去行业担当。
然而,面对流媒体冲击、广告持续萎缩与观众迁移的现实,TVB长期依赖的“全包式”制作与用人模式已难以为继。它的转型,已不是“要不要变”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变才能活下去”的生存题。
来源:港台娱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