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变资本弃儿,对赌失败,《美人鱼2》投资人跑路6000万难借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29 07:19 1

摘要:2016年,周星驰与上海新文化集团签订协议,新文化以13.26亿元收购其旗下公司PDAL 51%的股权。尽管当时PDAL的净资产仅约6200万元,但对赌目标却高达2016至2019年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4亿元。如未达成,周星驰需现金补偿差额并回购股份。

2016年,周星驰与上海新文化集团签订协议,新文化以13.26亿元收购其旗下公司PDAL 51%的股权。尽管当时PDAL的净资产仅约6200万元,但对赌目标却高达2016至2019年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4亿元。如未达成,周星驰需现金补偿差额并回购股份。

开局特别顺利,2016年《美人鱼》票房突破33亿元,首年目标轻松实现;

但是情况急转直下,2017年《西游伏妖篇》虽收16.56亿元票房,但豆瓣评分仅5.5;2019年《新喜剧之王》票房仅6.27亿元,评分亦跌至5.7。四年实际总利润6.52亿元,距目标还差2.2亿元。

为弥补亏空,周星驰将价值11亿港元的香港“天比高”豪宅抵押给摩根大通,更屡传卖房抵债。这场对赌,不仅榨干了他的现金流,也暴露出其以“地产思维”运作电影产业的风险,高杠杆遇上内容不确定性,终致资金链断裂。

对赌失败只是一环,更深层危机在于信用瓦解,导致资本集体撤离:

香港电影圈交恶的风波还犹言在耳,90年代因片酬大幅上涨(如《97家有囍事》片酬1500万港元),周星驰与李修贤、向华强等人决裂,向太更公开发起“封杀”;

很快又闹出了与内地资方矛盾频出。

《西游降魔篇》票房达12.46亿元后,被指绕过合约向华谊追讨8000万元分红,遭王中军斥“贪得无厌”;

电影《功夫》拍摄期间临时更换投资方,撇开原投资人林小明,转与哥伦比亚影业合作,被批背信;

更致命的是,预期项目接连失利,《美人鱼2》因主演争议重拍耗资超6亿仍未能上映,到现在都是处于难产状态。

《美人鱼2》于2017年启动演员招募工作,翌年正式开机,随后便踏入了漫长的后期制作阶段。直至今年,影片依旧毫无上映的迹象。

长达八年的制作周期,令粉丝们仿若化身“望夫石”,痴痴守望。

想当初影片开机之时,不少粉丝尚是青春年少的学生,而如今,其中一些人已然身为人母,膝下承欢两个孩子。

《太极》6000万美元融资无人问津,好莱坞市场对其认可度低。

如今,周星驰已成为许多投资人眼中的高风险标签。资深投资者刘央公开表示《美人鱼2》“颗粒无收”,并宣称不再直接投资电影,其他资方也纷纷回避。

投资人刘央

对赌压力之下,周星驰的创作路径逐渐扭曲。

似乎是灵感创意枯竭,开始不断复制自己。《新喜剧之王》重现《喜剧之王》经典设定,评分仅5.7,被指“炒冷饭”;新作《少林女足》沿用《少林足球》模式,据传1.2亿预算中30%用于支付张小斐等流量明星片酬;

以善于发现新人著称的周星驰也开始向市场妥协,为追求票房强行加入张艺兴、迪丽热巴等顶流,压缩专业演员戏份,导致作品风格失衡;

不仅如此,开着手一些虚拟项目的投资,比如NFT项目《Nobody》被质疑“割韭菜”,短剧《金猪玉叶》豆瓣仅4.5分,观众批评其“透支情怀”。

可见目前周星驰的资金压力着实不小。

如今他陷入恶性循环,资金短缺→依赖流量→口碑下滑→资本撤离→更加缺钱。62岁的周星驰似乎已无力破局,好友田启文称:“他更希望享受生活,而不是继续被票房绑架。”

《少林女足》与华谊签订15亿票房保底协议,未达目标需自补差额,资本已从支持者变为监督者;

无厘头喜剧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内地主流转向《热辣滚烫》等现实题材;

周星驰“慢工出细活”的创作方式与资本追求快周转的要求严重冲突;

若与新文化的法律纠纷失利,“天比高”豪宅或被拍卖;

旗下比高集团连续十年亏损超6亿港元,股价跌至0.068港元,濒临退市。

周星驰的困局,本质是个人电影理想与资本短期逻辑的剧烈冲突。当“喜剧之王”光环褪去,暴露的是商业误判、人脉断裂与创造力衰退的三重困境。他的经历也折射出行业现实:再杰出的创作者,一旦失去商业价值,便容易沦为资本的弃子。

“我拍了很多悲剧,但你们都说那是喜剧。”这句话真的是越看让人越心塞。

▎周星驰资本困局时间轴

• 2016年:签下10.4亿净利润对赌协议

• 2017年:《西游伏妖篇》票房16.56亿,口碑下滑

• 2019年:《新喜剧之王》票房未达预期,对赌失败

• 2020年:抵押豪宅偿债

• 2024年:刘央公开批评《美人鱼2》投资无回报

来源:吃Bagel的莫扎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