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晚,地毯边缘压着我脚趾,电视那头罗家英正在讲他的那点故事。我都快把他的话听成了香港粤剧,忽高忽低的,跟我家那茶几上放的老旧票根一样,有点斑驳、有点难琢磨。
有一晚,地毯边缘压着我脚趾,电视那头罗家英正在讲他的那点故事。我都快把他的话听成了香港粤剧,忽高忽低的,跟我家那茶几上放的老旧票根一样,有点斑驳、有点难琢磨。
隔着屏幕,罗家英张口就是“AA制”,我脑子里立马浮现两人逛餐厅各自掏钱包的场面。他说外头那些十九次求婚都是天马行空,其实“汪明荃求我十九次”,这句半玩笑半认真。不知该信哪个版本,名人世界属于他们,我只负责脑补碎片。
有一年初秋,报纸摞一角的新闻标题写着:“阿姐”汪明荃,奖项堆得比福升粤剧团后台还多。我小学同学的妈妈,曾经在社交网上点评过她那一出《书剑恩仇录》,说她眼神会说话,连铁马门都能看见她的情绪。这种评论,放到今天,见怪不怪。
小时候据说谁家有粤剧演员住附近,就是小区一桩大事。1991年汪明荃演《万水千山总是情》火爆得不得了,我爸妈总是拿她和香港“阿姐”金庸剧配角比,结果剧情发展都是她作主,粤剧团也跟着她潮起澎湃。
汪明荃被称为“阿姐”,但她家事从来不阿姐作风。刚刚过去的这次波澜,是罗家英一嘴带出来的。采访桌前,说自己并没让妻子帮经济,“我的医药费,积蓄够付”。AA制,到底是各自心安还是各自疏远?我挺想问问奶奶,她年轻时那会,结婚是个怎样的账本。
汪明荃曾公开怼罗家英“乱讲话”,这反应也是她一贯的坦率。但她的回应里,混着怒意和自嘲,仿佛舞台间隙不小心踩到花旦裙摆。罗家英就像戏中老生,唱段里专爱自我揭短,妻子峰回路转,唇枪舌剑也变习惯。
有一些碎片,我不是很确定是不是民间流传,比如早年两人因《穆桂英大战洪州》结缘。罗家英那时还没红遍两岸,据说为了帮汪明荃练功,推掉一年演出。戏剧之路,从偏门巷口缠绵到走入全球舞台。到底是爱情催生粤剧新段落,还是粤剧造就他们这场婚姻?
汪明荃的感情路,多坎坷。1971年才24岁就和刘昌华结婚,日子过得平淡,婆婆盼孙、丈夫常年出差。婚姻里那点化不开的疏离感,哪怕事业顺风顺水,也抵不过流年。后来离婚,传说汪明荃曾因流产痛失孩子,情绪没走出来。
有一天凌晨两点,我刷老访谈片段,罗家英说“我是金贵的,她第二次结婚”,汪明荃只是“哦”一声带笑。那一秒的沉默,满是故事未说完。她的微笑像港岛湾岸夜色,平静之下涌动的海潮。
他们粤剧圈里,名利场高低起伏。从前有人说罗家英是“配角”,现如今“阿姐”汪明荃已是常青树。奖项九十多个,金球奖铜像奖,我只记得她在《倚天屠龙记》里演赵敏那股狠劲。有人说她强势,喜欢控制事物,这大概是那种“不甘被动”的女性写照。
罗家英嘴里各种典故,粤剧里的刀马旦和现实里的别扭配偶,难分真假。三年前,他送给汪明荃九百多万港币的房子。外人觉得幸福,罗家英对外强调是“我自己愿意”,并非对方索取。其实心里多一份自主权,生活才有喘息。
粤剧团后台茶杯上有涂鸦,听说汪明荃考虑把财产捐了,罗家英却另有安排。他更愿意留下给弟弟后代。这种理财观,在圈外人看来多少有点离谱,但明星的世界没有标准答案。家里若摆上两张账单,各人事各人做。
婚姻的现实,其实藏在日常琐碎。罗家英抗癌期间,从不让汪明荃分担医疗费。他笑称“如果她肯给,我当然收啦”,可嘴硬背后,可能是怕亏欠太多吧。两人的互动、吐槽,外人听着就像远距电话里的杂音,真假参半。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婚姻里最大的秘密是没人愿意全盘托出。罗家英说两人会因为开车、吃饭吵架,多数时候,他选择沉默——这沉默里含着自保,也许还带点从粤剧里学来的忍耐技巧。
夜色下再看汪明荃,历经舞台风雨,也有伤痕与柔情。她唱《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时候,谁还能猜出她心头那些过不去的河流?
他们共同走过癌症风暴,那几年汪明荃陪她,后来他陪汪明荃。生死磨难后,才换来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外界以为此后都是蜜糖,但他们也用分歧、磨合来填补余下的人生。
看到罗家英自爆“粤剧分数”那段,我在手机边笑出声。夫妻间评戏,仿佛是港剧的另类片段。其实在我看来,这种“打分游戏”也许是独属于粤剧夫妻的浪漫。
记得某年冬天他们穿情侣装逛迪士尼,不同于舞台闪耀的阿姐,一身休闲和罗家英在冷风里争买爆米花。他们分享的不是童话,而是已经千疮百孔还在努力修补的现实。
明星婚姻未必都是童话结局,亲历者也好,局外人也罢。习惯了两人不断拉锯,终究还是会被他们坚韧所感动。那种日常打闹、相互吐槽,其实也有温度。
闲来无事,你会怎么安排自己的“AA制”?是否会为了避免吵闹选择一份沉默,还是更愿意像罗家英那样,偶尔吐槽、偶尔示弱?这么多生活碎片拼在一起,你又不是明星,也许答案只在自己的日常琐碎里。
来源:卢卢娱乐星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