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打巨星李连杰在8月28日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他娓娓道来过去四个月里如何发现颈部肿块、经历检查、最终接受手术的全过程,并以一句轻松的“硬件返厂维修”化解了粉丝们的担忧。 这位荧幕英雄展现出的坦然与豁达,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武打巨星李连杰在8月28日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他娓娓道来过去四个月里如何发现颈部肿块、经历检查、最终接受手术的全过程,并以一句轻松的“硬件返厂维修”化解了粉丝们的担忧。 这位荧幕英雄展现出的坦然与豁达,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一切始于今年4月26日,李连杰的62岁生日。 那天他照镜子时,无意中发现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肿块,摸上去质地坚硬。 他并未掉以轻心,随即就医咨询。 初诊时,医生推测可能是牙龈发炎引发的淋巴反应,让他先服用一周的消炎药观察。
然而,一周后情况并未好转。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连杰开始了更详细的检查。 他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陆续接受了B超、CT扫描和穿刺活检。 这些检查的结果基本都指向肿块为良性,但影像显示其中有些区域“看不清楚”,为了彻底排除风险,医疗团队和他共同决定在8月份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很顺利,术后最终的病理切片化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肿块被确诊为“百分之百良性”。 李连杰在视频中笑着告诉大家这个消息,并幽默地将其比喻为“硬件翻修”,现在自己已经“出厂没问题”,可以继续回来工作了。
对于手术的难度,李连杰特意向医生进行了详细了解。 他分享道,医学上将手术难度分为1至7级,最高难度是7级,而每一级中又细分为ABCD四档,因此共存在28个等级。 他的这次手术被医生定义为“5D”等级,也就是第20级,属于中高难度范畴。 尽管如此,他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了冷静和理性,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各项检查和治疗。
李连杰在分享中格外强调了自己普通人的一面。 他主动打破了外界赋予他的“光环滤镜”,说道:“你们知道我30%,把我塑造得太了不起了,好像能打、了不起,其实就是人。 ”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都会遇到问题,就像机器硬件会坏一样,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去面对,并积极寻求科学的治疗方法。
事实上,早在8月17日,李连杰就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一些迹象。 他发布了一张自己躺在病床上的照片,并配文“最近又经历了一次无常的试炼”。 这张照片立刻引发了大量网友对其健康状况的猜测和关注,许多粉丝纷纷留言祝福,甚至有人翻出他过去的经典剧照,感慨“英雄难敌岁月”。
由于李连杰此前曾公开透露自己患有甲亢,并饱受多年武打生涯留下的旧伤困扰,网友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好在当天傍晚,他的好友“甲子哥”就在评论区晒出聊天记录报平安:“杰哥无碍,大家安心,(他)让我报个平安。 ”不久后,李连杰本人也发布视频,用一句“前些天硬件坏了,返厂维修一下”幽默地回应了病情。
次日上午,李连杰再次更新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正在享用一碗刀削面的照片,向所有关心他的人表示感谢,并正式宣布“出厂咯”。 从视频内容来看,他当时的术后拆线已经完成,精神状态相当不错。
知名人士向太(陈岚)也在8月18日向媒体透露,李连杰的病情“只是一个良性的小肉瘤,割了就没事了啊! 谢谢大家关心。 ”这进一步证实了情况的乐观。
面对疾病甚至生死,李连杰始终保持着一种通透的态度。 在《三联生活周刊》2025年7月的一篇采访中,他就曾表示自己从未隐瞒过病痛,对死亡也非常坦诚。 对于过去网络上屡次传出的“被死亡”谣言,他显得很淡然,认为如果能帮别人增加流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生于北京,祖籍辽宁沈阳。 他早年作为武术运动员开启生涯,后在1982年因主演电影《少林寺》而一举成名。 他塑造的黄飞鸿、方世玉等经典银幕形象深入人心,并成功打入好莱坞,成为国际知名的武打明星。
除了演艺事业,李连杰于2007年创建了公益组织壹基金,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和公益人才培养。 据公开报道,他将在2025年重返大银幕,出演武侠片《镖人:风起大漠》,这距离他上一部武侠电影《龙门飞甲》已有14年之久。
来源:子午辣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