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得不说,演员于和伟真是片约不断啊,他刚刚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中饰演了刘志丹,又在这部刑侦剧中出演了男一号秦川。
《我是刑警》大案原型:三名凶犯被枪决前,还模仿港片装英雄好汉
不得不说,演员于和伟真是片约不断啊,他刚刚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中饰演了刘志丹,又在这部刑侦剧中出演了男一号秦川。
说实话,于和伟的演技越来越好,他饰演的革命先驱刘志丹只出场了几集,就把这个鲜为人知的革命先烈塑造的有血有肉,以至于他牺牲时看哭了无数观众。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回到主题。
《我是刑警》的前五集,主要讲述“1.28”抢劫杀人案的侦破过程,不得不说一级有一级的水平,省厅刑侦专家、法医一出场就体现了高超的破案和专业水平。
剧中的这起大案,就是1995年1月28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鹤岗市的“1.28”大案,因此这部剧就用艺术手法高度还原了这起大案。
比如,剧中省厅指导组一共四人,原型大案中的省厅指导组也是四人,而且对案件侦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年,警方在抓获凶犯孙海波(剧中宋小军的原型)、闫文宇(剧中孙哲的原型)后就马上进行了突击审讯,结果孙海波和闫文宇的供词无懈可击。
当审讯陷入了僵局时,当地警方一度怀疑抓错了人,因此就提出了放人的意见。
面对这个局面,正是省厅领导的坚持才没有放人。领导坚持认为,孙海波和闫文宇就是该案的凶犯,一旦放人,再想抓就困难了。
那么问题来了,孙海波和闫文宇的供词为啥无懈可击呢?
一方面,孙海波念过电视大学,是一个有文化的罪犯。
另一方面,作为罪魁祸首的孙海波,为了作案进行了非常缜密的准备。
可以说,早在1994年9月份,孙海波就和闫文宇、田原(剧中陈小秋的原型,他就是剧中第11号尸体)商量“干一票大的。”
因此,孙海波早就在工农区一号楼一单元租下了403房。
为了制造不在作案现场的假象,孙海波在公开场合设下宴席,请田原、闫文宇喝酒,理由是田原要去韩国打工,而闫文宇要去外地做生意。
事实上,他们俩哪里也没有去,而是带着行李住进了403室。从1994年9月初开始,他们三个人昼伏夜出,从来也没有见过一个熟悉的人。
因此,案发之后,所有被警方找到问话的人都说田原去韩国打工了,闫文宇到外地做生意了,这些理由都成了不在作案现场的证明,所以他们的供词无懈可击。
刚才说了,孙海波说要“干一票大的”,难道他们之前还“干过小的”吗?
不仅干过,而且不小,即使他们没有干过1.28案,也足够枪毙他们几次了。
比如,为了抢一把枪作案,他们在1990年12月就杀害了派出所的高指导员,这一次抢走了一把五四式手枪和6发子弹。
随后不久,他们又拿着这把枪抢劫了建设银行小金鹤储蓄所。
这家储蓄所,距离派出所只有100米。
当时,储蓄所的柜员很机智,就像剧中演的那样反锁门,摁响了警报器,因此他们没有抢到一分钱。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读友产生质疑,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居然敢到距离派出所这么近的储蓄所去抢劫?
事实就是这样,当年孙海波曾经对闫文宇和田原说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才去这家储蓄所作案。
或许还有人质疑,不是还有一个叫陈小冬的罪犯吗?
剧中陈小冬的原型叫田雨,他是田原的亲弟弟。老田家共有兄弟四人,老大早年离家出走后杳无音讯,老二就是田原,老三就是田雨,老四还小没有参与。
这个田雨加入犯罪组织最晚,因此只参加了1.28大案这一起犯罪。
不久之后,他们仨又杀害了铁矿派出所民警杨某一家两口人,目的也是抢枪。
万幸的是,这位民警把枪放在了单位。
那时候的枪支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几乎所有的基层正式民警都有配枪和子弹,因此孙海波等人才会搞到枪。
当然,他们四人作案的枪支(一把手枪、一把小口径猎枪,两把威力巨大的散弹枪)也有其他来源,比如剧中就提到了他们前往河北的“雪沟”去买枪。
这个“雪沟”就是当今河北的“某沟”,因为雪是白色的,所以剧中就称呼了雪沟。
接下来,他们三人又抢劫了一个煤矿的18万元工资款。
读友们,当年一个工人的月工资也就是两三百元,你想想这18万元是什么概念?
还有,这些钱都是从银行里提出来的新票子,所以都是号码连着号码,如果凶犯抢过来敢使用就很容易露馅。
因此,孙海波为了把钱洗白,居然把这些钱全都买成了国库券,然后又按照100比90的比例给卖了。
他们把国库券分成若干小份卖给了无数个不同的人,因此收到的钱都是旧票子,这样一来二去就把钱洗干净了。
接下来,孙海波又嫌18万太少,决定干一票大的。
于是,闫文宇就提供了一个消息,说南山矿有几万工人,每次发工资都会有海量的现金出现在南山矿北楼的金库里,还说1995年1月17日就是在职职工发薪的日子。
因此,孙海波就在这一天租了一辆车,司机师傅姓房,他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自己会经历一场和死神擦肩而过的厄运。
这一天,房师傅用车拉着孙海波去403室接闫文宇、田原、田雨(刚刚加入),然后直奔南山矿而去。
当车行至半路时,坐在后排的孙海波举起橡胶锤子就砸向房师傅的后脑,万幸的是,这时候的车颠簸了一下,结果锤子砸偏了。
紧接着,房师傅打开车门就跑,由于外面地里铺满了厚厚的雪,因此追出车外的田雨刚刚举起猎枪就滑了一跤,当他站起来时,房师傅就跑远了。
房师傅逃过一劫后,因担心被报复就没有报警,结果就为后来的惊天大案埋下了隐患。
随后,孙海波决定放弃,一是觉得出门不顺有点晦气,二是担心房师傅报警。
当然,以当年单一的破案手段,哪怕是房师傅报了警也很难破案。
写到这里,或许会有读友质疑,这群人作案这么多,而且还杀了三个人抢了一把枪和18万现金,其中还有两名是警察,为何当地就是破不了案呢?
原因很简单,一是当年破案手段单一,即便有了DNA技术也没有普遍应用;二是没有监控摄像头,根本无法获取直接证据;三是当年东北发生的重大案件多。
上世纪八九是年代,为何东北发生的重大案件多呢?
道理也很简单,一是,东北民风彪悍,实践证明,越寒冷的地方,人就越有暴脾气,因此网上有个段子说,东北人不爱吵架,只要说一句“瞅你咋地”就直接开干。
二是,建国后,东北是引入重工业最多的地区,没有之一。
因此,东北国企多,再加上八九十年代又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爆发期,这就导致很多国营企业进入倒闭潮,无数工人不得不下岗待业。
如果你看过范伟主演的热播剧《漫长的季节》就会知道,当年的下岗职工挺惨的,好多女性下岗职工不得不进入娱乐场所从事羞于启齿的工作。
因此,穷,也是案发多的客观原因。比如剧中宋小军就说自己的家庭条件很差,当年参与作案的四个人只有闫文宇有固定收入。
三是,犯罪成本太低。说实话,如果孙海波等人在1995年1月17日彻底收手,也就是他们想杀房师傅那次完了就彻底不干了,那么高指导员等人被杀的案子还能破吗?
在剧中,作为刑警队长的胡兵对于高警官被害一案根本不关心。说白了,高警官被害案的案卷已经锁进了铁皮柜里,根本就没有人去追查这件案子。
再说直接一点,如果他们四个人彻底收手的话,那么高警官一案、杨姓警官被杀案、小金鹤储蓄所被抢劫(未遂)案、18万工资款被抢案等,就有可能永远也破不了。
破案率低,导致犯罪成本大大降低,为何现在咱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一是普遍富裕,人人有饭吃,幸福指数高;
二是破案率高,满大街都是摄像头,因此犯罪成本无限上升,当心怀叵测的人知道作大案后一定跑不了的结局时,就会投鼠忌器。
因此,当年的东北出了很多大案要案,比如国人皆知的“东北乔四爷”,还有八十年代震惊全国的“东北二王”,这就是1983年全国严打的原因之一。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孙海波等人没有收手,而是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1995年1月28日,是南山矿给上万退休工人发退休工资的日子。
这一天是大年二十八,因南山矿经营困难问题,导致退休工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因此这次发工资是为了过个好年。
事实上,在前一天就开始发工资了,只不过因为领工资的人太多了,一天根本就发不完,因此把剩余的93万元现金就放进南山矿北楼一层的金库里。
为啥孙海波等人知道南山矿里发工资?为啥还知道这笔巨款存放在北楼金库里呢?
因为,这四个人中的闫文宇就在南山矿水电科上过班。
因此,他们驾车进入南山矿北楼之前,还根据闫文宇的描述绘制了作案现场平面图,购买了两套女性假发,制定了抢劫方案,还分好了作案小组。
从1月28日案发,到2月17日孙海波和闫文宇被抓只用了20天。三天之后,潜逃到外地的田雨也被抓获。
从他们被抓到判决死刑、再到执行死刑总共用了24天,可见他们罪大恶极的程度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3月11日,他们吃完最后一顿上路饭,就被全副武装的数十名武警带到了野外一片土丘之前,最后时刻终于来临了。
在执行枪决之前,闫文宇和田雨还模仿港片古惑仔的样子冲着孙海波说:“大哥,你看我行吧?”意思是我有没有血性?孙海波看了看他俩,然后点了点头。
砰砰砰,三声枪响过后,他们就彻底走完了自己短暂而又罪恶的一生。
对了,文中小编说当年东北发生的大案要案多,说东北人性如烈火,绝对不是对东北的兄弟们有什么意见,而是我身边的东北人的确脾气暴,为人仗义。
来源:奇闻解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