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1938年出生于四圣祠街的仁济医院,也就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4岁时随父母回到了老家衡阳;1944年,战火烧到衡阳,为躲避战乱,历尽艰辛逃难到重庆;随后又跟母亲去了泸州……可以说,琼瑶的大半个童年都是在四川和重庆度过的。
成都是琼瑶的第二故乡
据央视新闻消息,作家琼瑶于今天(4日)下午1时许被发现在家中离世,终年86岁。警方接到通报后来到现场,初步排除外力介入。
琼瑶曾经有一本记录自己在与亲人分隔了39年后,回乡探亲的书《剪不断的乡愁》,专门提到了自己与成渝两地的缘分。
她1938年出生于四圣祠街的仁济医院,也就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4岁时随父母回到了老家衡阳;1944年,战火烧到衡阳,为躲避战乱,历尽艰辛逃难到重庆;随后又跟母亲去了泸州……可以说,琼瑶的大半个童年都是在四川和重庆度过的。
琼瑶
不仅如此,成都和重庆也曾经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提醒着她那无法剪断的乡愁。
琼瑶年轻时照片
成都,剪不断的乡愁
故乡是什么?对于琼瑶来说,是出生的地方,是接近半个世纪都无法遗忘的乡音。1938年,琼瑶和双胞胎弟弟出生在四圣祠街,从小,她就在暑袜街附近玩耍。虽然只在成都住到4岁,但琼瑶后来一直没有忘记成都这个“第二故乡”。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仁济医院旧照
她曾经在书中写到她的乡音,实力演绎了乡音无改鬓毛衰:“我离开湖南时,说的是四川话。现在,我说的是略带南方音的国语,乡音,我甚至不知道,我的乡音是怎样的?小时候,我的语言是复杂的,为了适应环境,我说过四川话,说过湖南话,说过上海话,说过北京话……如今,已演变成我目前唯一会说的国语了。”
暑袜街旧照
在《剪不断的乡愁》中,离开成都40多年的琼瑶再次回到成都前,还专门找家里老人打听了当年在成都的住处“暑袜街,布袋巷”。在琼瑶的脑海中立刻勾勒出关于暑袜街的图画:古老的石板小路,路两旁老式的四合院,院中有合抱的大槐树,枝桠伸出了有小花窗的矮墙。每户人家,都有两扇油漆斑驳的红门,门上嵌着褪色的铜门环。当然,这条街一定在郊外某处,因为,街的旁边,应该是大片大片的油菜田。
也许是离开成都太久,她已经不记得暑袜街位于成都市闹市,但当年门前的油菜花的印象依旧清晰:“唯独记得在我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大片的油菜田,每当油菜花开的季节,那金黄色的油菜花,似乎漫无止境地由地的这一边,一直开到天的那一头。油菜花。这么多年以来,我记忆的底层,一直有一片盛开的油菜花。”
暑袜街邮局
除了油菜花,琼瑶记忆中还有茶馆和滑竿。在《几度夕阳红》中,琼瑶曾经描写过四川的茶馆,而在她回乡探亲时,还专门去体验了一把成都的茶馆:“这家茶馆在一个闹区的小巷子里,像一座学校的大礼堂,但已十分陈旧。里面早已坐满了人,原来都是听说要表演,全部‘老客人’都来了,座中白发苍苍的不在少数。大厅前面有舞台。座位是长板凳,板凳前有简单的木桌,桌上有茶碗茶碟。”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