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刚进门,她就看到妹妹在玄关处哭得撕心裂肺,便向母亲询问原因。没想到,母亲的回答,让她当晚自尽了。
1954年,16岁琼瑶拿着考20分的数学试卷回家,一路上都在发愁如何告诉父母。
可刚进门,她就看到妹妹在玄关处哭得撕心裂肺,便向母亲询问原因。没想到,母亲的回答,让她当晚自尽了。
那天,在家门口,母亲抬头告诉她:“妹妹太要强了,哭是因为只考了98分,没考满分。”
这话,让琼瑶不知所措,甚至更加不敢告诉母亲,她考20分的事情。
快要到深夜时,琼瑶才忐忑地把试卷拿出来给母亲签字,母亲摇摇头,不耐烦地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像妹妹?”
面对母亲的态度,琼瑶心里自责又自卑,只好默默地回到房间,写了一封遗书。
遗书的结尾,是这样说的:一个破碎的我无法拼凑出一个完美的我,就让这个不够好的我消失吧!
写完遗书后,她找到母亲的安/眠药,吞了一整瓶。一周后,琼瑶醒了,看到母亲满脸疲惫地看着自己。
母亲哽咽着说:“凤凰(琼瑶小名),我们再重生一次吧,像以前那样。”
以前是什么样的?小琼瑶记得清清楚楚,那个时候父母带着她一起寻死。
1938年,琼瑶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这一年,是抗战爆发的第二年,时局动荡,大家都在东躲西藏。
琼瑶4岁时,跟着家人一起从湖南逃到重庆。
在逃亡的路上,父母雇了一个挑夫,专门挑她2个弟弟。然而,在途中,挑夫挑着2个弟弟,和大家走散了。
父母急得发疯,尤其是母亲,还冲着琼瑶大喊:“为什么走丢的不是你?”此外,父母一路上被日本盘问了无数次,竟然有了轻生的念头,决定一死了之。
于是,父母拉着琼瑶一起往河里走。这时,琼瑶的哭声,唤醒了父母。最后,三个人坐在地上,抱着一起哭。
后来,老天眷顾,两个弟弟被找了回来。抗战胜利后,琼瑶的妹妹出生了。1949年,一家人迁去台北。
没了战争,一家人也在新的地方安定了下来,也算是重生了。
这就是他们的以前,可琼瑶一点也不怀念,因为她的人生越来越糟糕。
当时,她的父亲是师范大学的国文系教授,母亲是中学的国文老师,妹妹和弟弟们的成绩都很好,可她的成绩却常年垫底。
母亲认为她不争气,有种白养她的感觉。
一塌糊涂的学习成绩,让她常年活在自卑里,甚至还经常做噩梦,梦里大家都在嘲笑她:陈致平的女儿居然考不上大学。
一直以来,她都活得很压抑,或许这就是她选择自尽的原因。可这次的轻生,并没有换来母亲的谅解。2年后,她再一次选择自尽。
1957年,这一年,19岁的琼瑶要参加高考。高考之前,母亲每天都要告诉她:“你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不上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是全家的失败。”
母亲的期待、学业的压力,压得琼瑶喘不过气来。她日渐消瘦,整日愁眉苦脸,同学都调侃她是“林黛玉”。
这时,她生活里出现了一束光,这光就是她的国文老师蒋仁。蒋仁大她25岁,妻子早逝,一个人独自在台北教书。
老师经常鼓励她,也很欣赏她的文学天赋。渐渐地,她爱上了这位老师,老师也动情了。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他们的事,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
为了能让琼瑶安心,老师许下约定:你去考大学,如果4年后你大学毕业仍没有变心,我们之间仍有情意,那么谁也阻止不了他们。
然而,琼瑶高考落榜了。她把自己关在房子里3天3夜,滴水不沾。可母亲不顾她的心情,要求她再考一次。
琼瑶绝望极了。一天晚上,她给老师写了一首诗:“请把你的窗儿打开,游荡的魂魄啊,渴望进来!”
写完后,她再次吞下母亲的安/眠药。同样地,她再次被救活,可这次没有换来母亲的悲伤,而是她的愤怒。
琼瑶和老师的恋情被母亲发现,母亲竟然把她的落榜、自尽、厌世和悲观,全都归咎于老师的身上。最终,在母亲的大闹之下,老师身败名裂,被学校开除。
老师离开时,告诉琼瑶:“请好好活下去,你20岁生日那天(一年后),我会在嘉义火车站等你一周。”老师认为,20岁的琼瑶已经成年了,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那天,琼瑶哭得很伤心,是一种心碎的难过。
《离别的车站》这首歌词,是琼瑶根据《情深深雨濛濛》的故事情节来写的,但又何尝不是她的真实写照?
剧中,依萍有一段独白:
书桓走的第一天,想他…书桓走的第一天,想他想他…书桓走的第一天,想他想他想他…
琼瑶写的歌词,如下: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我在这儿痴痴的盼,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整首歌词,没有一个爱字,但每一句都离不开爱。不得不说,琼瑶很会制造浪漫,难怪被称为“言情教母”。
老师离开后,琼瑶按照母亲的要求,再次备考。
和之前一样,她的成绩没有任何进步,也不做什么指望。她的心思都在老师的身上,很期待20岁生日。
然而,生日前几天,母亲突然宣布,要为她和双胞胎弟弟举办20岁生日宴会。
宴会上,母亲哭着说:“飞吧,凤凰,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就去吧!我们再也不插手你的事情。”琼瑶不忍心看到母亲难过,哭喊着:“我不飞走,我不飞走!”
这段维持一年的师生恋,最终夭折在琼瑶母女的哭声中。十几年后,琼瑶得知20岁那年,初恋国文老师给她写了几十封信,通过各种渠道寄给她,但她一封也没有收到。
这一年7月,她的高考也再次失败。于是,她决定不再高考,坚定写作梦想。
1963年,25岁琼瑶按照之前和老师的约定,把他们的感情写下来。《窗外》这部长篇小说,就是琼瑶的真实经历。
这部小说广受好评,却受到父母的责备。
父亲说:“你以为大家喜欢的是这部作品吗?他们只是想看你的风流自传而已。”母亲的评价更难听:“原来你的写作才华,就是靠出卖父母赚钱。”
▽
琼瑶曾说:“我对母亲一直有崇拜和依恋的心理,在我内心,最希望就是被她承认、被她欣赏、被她宠爱。”
然而,琼瑶这辈子,只得到过母亲1次的表扬。
1964年,琼瑶开始写《几度夕阳红》。有一天,她发现母亲正在看《几度夕阳红》小说的连载。
她本以为母亲又要责备几句,没想到母亲温柔地说:“你还要不要别的资料?”
于是,这部小说有些内容,母亲说一句,琼瑶写一句。里面有个情节,琼瑶改写了母亲提供的“画心游戏”。
母亲看了说:“你还算有点才气。”这是母亲对她唯一的夸奖。
琼瑶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琼瑶的学业。
她的父母都是老师,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考上大学。可她的成绩不好,尤其是数学成绩很差。
考大学无望,又得不到家人的谅解,导致她经常活在压力和自卑中,所以最后陷入了师生情。
后来,她把这段情写进了小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她的父母却认为,她是在出卖自己、出卖父母赚钱。
说实话,这样的父母,真实让人感到窒息!
也许,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为琼瑶提供了很多写作灵感,才让她有机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罗曼蒂克!
以上就是晓悦今天的分享。对于今天的内容,你有啥子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嗖,我们下次见!
来源:书悦聊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