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4日,琼瑶家中轻生,结束了自己86岁的生命;而90岁的罗兰,早已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从容的面对人生的每一天。
在生命的尽头,人们该如何做选择?
琼瑶和罗兰,两位风华绝代的女性,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2月4日,琼瑶家中轻生,结束了自己86岁的生命;而90岁的罗兰,早已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从容的面对人生的每一天。
罗兰,原名卢燕英,1934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富裕的大家庭。
她的父亲既是律师,又是商人,是当时香港少见的成功商人之一;母亲是来自印尼的华人家庭主妇,典型的大家闺秀。
在罗兰四岁之前,卢家的生活,可以用锦衣玉食来形容。家中有佣人侍候,她穿着精致的小裙子,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然而,幸福的童年只如昙花一现,随着日军进攻香港,卢家的命运急转直下。
战争的炮火,很快烧到这座繁华的城市,富裕的卢家一落千丈,祖母和父亲也相继去世,让已经破碎的家,更加雪上加霜。
更糟的是,母亲发现了父亲在外另有情人,还留下了一个私生子。这种感情的背叛深深伤害了母亲,她变得格外多愁善感,对罗兰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在母亲没有因此颓废,为了生活,独自承担起养育罗兰的重担。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她没有把罗兰送人或者卖掉,而是咬紧牙关,辛苦抚养她长大。
由于家境每况愈下,罗兰不得不在年幼时辍学,她没有机会完成中学教育,只能进入社会打工。
餐馆端盘子、洗碗、做杂活,罗兰在那些年里干过许多辛苦的零工,但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补贴家用。
她和母亲经常因为贫穷而挨饿,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让她早早懂得了生存的不易。
也许正是为了吃一口饱饭,罗兰意外进入了演艺生涯。
一天,罗兰在街头看到了一个剧组正在公开招募演员,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排了队,结果被导演挑中,从此走上演艺道路。
最初,罗兰仅仅是跑龙套的小角色,她的形象在那个年代并不符合主流审美。
那时,香港影坛流行的是身材婀娜、气质妩媚的“旗袍美人”。而罗兰朴素低调,五官轮廓带有东南亚风格,这种不符合潮流的长相,让她无法吸引观众注意。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决定留在演艺圈,因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角色,收入也远远高于她此前的零工工作。
从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香港的演艺圈分门别派,许多演员都有自己的背景和师承,像罗兰这样无依无靠的外来人,很难融入其中。
那些年,她一个人跑剧组、试镜,靠着吃苦耐劳的劲头,接到一部又一部小角色的工作。
在一次次拒绝中,她磨练出强大的内心,也逐渐积累了一些业内的人脉。
她从没想过自己能大红大紫,只是希望用勤奋,为自己和母亲争取一份体面的生活。
终于,在26岁那年,罗兰正式签约了一家电影公司,这次签约对她来说意义重大,虽然仍旧是配角,但至少不再需要为生活四处奔波。
那时,她拍摄的电影多达十几部,也让她逐渐积累了一些观众缘,成为了当时香港电影圈里的“熟面孔”。
通过这些作品,她开始被业内视为“黄金配角”。
家庭的剧变,剥夺了她本该享受的富足,却也赋予了她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命的勇气。
多年以后,她依然能够回忆起那些艰难日子,平静地笑着说:“这就是我的人生,我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的。”
几十年的默默无闻,造就了她对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为她日后的华丽蜕变埋下伏笔。
罗兰正式成为签约演员后,接到了大量小角色的邀约。这些角色无一例外地微不足道,常常在电影中只有几句台词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在那个重视颜值的年代,她既没有迷人的身材,也没有甜美的面孔,几乎没有机会出演主角。
为了适应圈内的生存规则,她勤奋地练习普通话和粤语的台词,对每一个角色都抱着极大的敬畏心,力求演出最好的一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罗兰的事业迎来转机,当时,她签约了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成为专注于配角表演的“甘草演员”。
在那些年,她参演了无数经典剧集,饰演过丫鬟、店主、邻居、师太,甚至是路人。
她的演技稳定,能在古装、时装、警匪、言情等各类题材中自由切换,迅速成为TVB最“火”的配角之一。
1983年刘德华版的《神雕侠侣》中,罗兰第一次出演金庸小说中的经典角色“裘千尺”。这个角色虽然在书中出场不多,却因其癫狂的性格和独特的武功设定,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经典形象。
罗兰仔细研究了小说中的描述,甚至自己设计了“裘千尺”的发型、动作和语气。
金庸在书中写“裘千尺笑声凄厉”,罗兰就花费数周练习笑声,从音调到节奏,一点点试验,直到笑声能够让人毛骨悚然。
为了还原裘千尺“吐枣核杀敌”的绝技,她每天从市场买来几斤枣,在家中练习吐枣核的技巧,直到吐得嘴唇发肿。
罗兰的用心没有白费,《神雕侠侣》中“裘千尺”一角,深深刻入了观众的记忆。
1995年古天乐和李若彤版本的《神雕侠侣》中,她再次饰演裘千尺,并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更加传神。
此后,罗兰逐渐在香港电影圈崭露头角,但她并未因此感到满足,也开始尝试挑战新的角色,而这其中,就不得不提罗兰出演的恐怖片。
1996年,罗兰在电影《七月十三之龙婆》中饰演“龙婆”一角。
她那双略显突出的眼睛在暗淡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骇人,她微微前倾的身姿、低沉的嗓音和冰冷的眼神,让这个“女鬼”角色栩栩如生。
这部电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罗兰更是凭借“龙婆”一角,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自此,罗兰也成为香港鬼片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从默默无闻到大器晚成,罗兰的演艺之路充满了坎坷。而她却没有气馁,用几十年的时间,把无数小角色变成了经典。
罗兰的演绎事业,无疑是成功的,但在感情上却引来无数质疑,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在那个传统观念占主导的年代,势必会引来异样的目光。
其实罗兰并非不想结婚,而是罗兰的家庭环境,早早埋下了她对婚姻保持距离的种子。
她的母亲,因为丈夫的背叛和私生子一事备受打击,常常将对父亲的怨恨挂在嘴边,同时也不断告诫她:“女人这辈子要靠自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这些话深深影响了罗兰,让她在成年后对婚姻保持警惕。
她曾多次提及,母亲的痛苦让她意识到婚姻并非幸福的保障,与其冒险,不如将精力投入自己能够掌控的领域。
虽然对婚姻持保留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罗兰没有尝试过爱情。在她年轻貌美、事业初露头角时,曾有不少人为她牵线搭桥,介绍男朋友。
然而,每一次恋爱的尝试,都以失望告终。
几次失败的恋情让她彻底明白,婚姻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她说:“与其为爱情烦恼,不如用这些时间去拍几部好戏。”
既然爱情无法寄托,罗兰便将全副心思投入事业。
在香港的演艺圈,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无论戏份大小都全力以赴。她还热心提携后辈,尤其是与她合作过的年轻演员,对她都敬佩有加。
古天乐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两人因合作《神雕侠侣》结下深厚的情谊,古天乐把她当成母亲一般的长辈看待,每年春节都会专程抽时间陪她吃饭。
罗兰虽无儿无女,却通过这些无血缘的亲情,收获了与家庭相似的温暖。她曾笑着说:“有古仔这样的‘儿子’,比很多亲生儿子都贴心。”
更令人敬佩的是,罗兰对社会的贡献。尽管收入并不丰厚,但她却生活节俭,将积蓄用于公益事业。
她低调捐款,从不张扬,甚至连受益者都不一定知道她的身份。她还资助了数名贫困儿童完成学业,并多次为灾区捐款,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她曾为武汉捐赠了一百万元。
这笔钱对她来说绝非小数目,但她毫不犹豫地献出,甚至不希望媒体提及这件事。
坦然面对死亡如今,已经90岁的罗兰,尽管满脸皱纹、白发苍苍,却依旧保持着清醒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她的一生,经历过战争的动荡、家庭的坎坷、事业的起落,然而无论命运如何波折,她始终以坚韧迎接每一个明天。
面对人生的终点,她更是选择了坦然,她早在87岁就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希望让自己的身体在死后继续为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服务。
罗兰坦言:“人死了,什么都带不走,如果身体还能留给医学研究,能帮助后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个决定令人深思。
在传统观念中,遗体捐献仍是一个敏感话题,许多人认为,去世后身体应该保持完整,捐献遗体会让亲属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可罗兰从不避讳谈论死亡,也从不认为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相反,她觉得死亡是生命的自然归宿,与其忌讳不谈,不如从容面对。
她明确表示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葬礼,去世后直接将遗体送往医学机构,她提到:“我不需要纪念,也不需要别人怀念我。真正的价值不是被记住,而是做了有意义的事。”
她从未试图用昂贵的医疗手段延缓衰老,而是接受自然的安排,即便在镜头前,她的脸上也从不掩饰皱纹,依然是那个真实的罗兰。
她甚至认为,皱纹是岁月赋予她的勋章,每一道纹路都承载着她生命的故事。
罗兰的一生,无儿无女,却活得无比精彩。她坦然面对衰老与死亡,把自己的身体交还给科学,把自己的善意留在人间。
她没有刻意追求伟大,却以最朴实的方式展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清醒:不随波逐流,不盲目附和,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活得坦荡又美丽。
来源:律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