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影的璀璨星空中,周星驰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像是一颗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他的电影,常常能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穿越时间的长河,直接触动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无论是《大话西游》中那令人回味无穷却又略显复杂的爱情故事,《喜剧之王》里小人物
在电影的璀璨星空中,周星驰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像是一颗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他的电影,常常能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穿越时间的长河,直接触动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无论是《大话西游》中那令人回味无穷却又略显复杂的爱情故事,《喜剧之王》里小人物对梦想执着追求却又略带苦涩的结局,还是《国产凌凌漆》那充满荒诞与黑色幽默、主线略显模糊的情节,都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成为了影迷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
然而,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 ——《审死官》。这部电影在周星驰的电影宇宙中,犹如一颗独特而又颇具争议的彗星,它的光芒与瑕疵同样明显,引发了观众和影评人之间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审死官》上映于周星驰电影创作的早期阶段,彼时的他,已经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对电影深刻的理解,在影坛崭露头角。这部电影在当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其对于权贵阶级和底层百姓的刻画,犹如一把犀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社会的阴暗面。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极端,除了女主及其家丁外,几乎全员恶人,仿佛将整个社会的丑恶面都浓缩在了这一方小小的银幕之中。男主角宋世杰,身为一名讼棍,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也尽显欺压穷苦百姓的本性。他在公堂上巧舌如簧,却并非为了正义,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获取利益。他那狡黠的眼神、油滑的举止,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其他的角色,无论是那些高高在上、贪污腐败的官员,还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的权贵,都在影片中展现出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他们在昏暗的公堂上,互相勾结、徇私舞弊,将公平正义践踏在脚下。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揭露,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独特的 “刺贪刺虐” 的魅力,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种种弊病。
一、幼稚的认知:善恶观的简单化与脱离现实
当观众逐渐深入到电影的情节之中,看懂了宋世杰以及诸位大人的虚伪与两面性之后,再回头审视电影中所呈现的善恶认知,就会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困惑和无奈。电影中的善恶判断,简单得如同儿童的童话世界,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复杂性。
影片中,杨秀珍的遭遇成为了故事的导火索。她的二哥突然离世,自己又险些遭遇不测,在种种悲惨事件的叠加之下,她的形象被塑造得极为可怜。然而,仅仅凭借着她的一面之词,宋夫人便毅然决然地决定让宋世杰为其打官司,追寻所谓的正义。这一情节的设置,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宋夫人在做出这个决定时,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疑点。她没有对杨秀珍的陈述进行任何深入的调查和核实,就盲目地相信了她。难道她就不担心杨秀珍可能在撒谎吗?万一杨秀珍才是真正的凶手,而她只是为了逃避罪责而编造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那么宋世杰一旦接手这个官司,岂不是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和危险的境地?如果他故意输掉官司,那么他多年来在公堂上积累的信誉将会毁于一旦;而如果他侥幸赢了官司,那岂不是在无意中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这种简单化的善恶认定,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影片似乎陷入了一种刻板的套路之中,将弱势的一方无条件地定义为好人,而将有权有势的一方一概视为恶人。例如,杨秀珍与田氏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仅仅从双方的身份和外貌,就轻易地划分了善恶阵营。杨秀珍年轻貌美、楚楚可怜,她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正义的一方;而田氏夫妻,或许因为他们长相平凡且家境富裕,就被判定为了坏人。这种以貌取人、以身份地位来判断善恶的逻辑,实在是过于幼稚和肤浅。
它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复杂性,将善恶简单地归结为一种表面的特征,而忽略了人性中那些微妙而复杂的因素。这种逻辑观,仿佛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臆想,是创作者强加给观众的一种简单化的世界观。它不仅剥夺了一部分人的正当权利,让那些可能被冤枉的 “反派” 形象失去了应有的辩解机会,也使得整个故事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很难真正地代入到角色之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这种善恶观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和认知的世界相差甚远。它使得电影更像是一场闹剧,而非一部能够引起观众深度思考的作品。
二、侮辱逻辑:混乱而敷衍的断案过程
与周星驰的另一部经典作品《九品芝麻官》相比,《审死官》在逻辑层面上的缺陷就显得尤为明显。《九品芝麻官》之所以备受赞誉,其关键就在于电影中充满了严谨而合理的现实逻辑。在这部电影中,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每一个证据的呈现,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审案现场。
例如,在证明戚家 13 口并非被毒死的情节中,导演通过细致入微的镜头语言和情节设置,向观众展示了尸体喉咙部位的毒药残留,而非胃部,从而巧妙地推翻了原有的指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使得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案件的发展脉络,感受到电影的用心和诚意。同样,在证明少奶奶与来福之间的关系时,导演通过来福不识字这一关键细节,有力地驳斥了来福与少奶奶因文采而私通的谣言。来福甚至不惜自切丁丁,这一极端的行为更是从侧面印证了他的清白。这些情节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更重要的是,它们都符合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常理,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推理,与电影中的角色一同探寻真相。
然而,在《审死官》中,这种严谨的断案逻辑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乱而敷衍的叙事方式。山西布政司买通杨秀珍的丫鬟,指认杨秀珍杀人、宋世杰诬告,这本应是一个关键的情节转折,但电影却对这一指控后续没有任何合理的交代。仅仅是简单地变成了公文上的一句指认,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从现实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一指控存在着诸多疑点。即使山西布政司写了信,也完全有可能是他人模仿笔迹所为,而电影却对此视而不见,仿佛只要写了信,就等同于事实成立。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是让观众难以接受,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何大人受贿一事的揭露过程,同样充满了不合理之处。在公堂上,仅仅凭借着一些简单的手段,就轻易地诈出了何大人受贿,而且这一切竟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何知县的媳妇在公堂上争吵的情节,更是违背了常理。在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她一个妇人根本没有资格在公堂上如此放肆地与官员争吵。更何况,当出现官银这一关键证据时,何大人作为一方官员,完全有权力以官压人,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但电影中却让他乖乖地听任他人质问,没有任何反抗的举动,这一系列情节的设置,完全脱离了现实逻辑,让人感觉仿佛是在看一场闹剧,而不是一部严肃的电影。
在寻证过程中,《审死官》与《九品芝麻官》相比,更是显得极为敷衍。宋世杰在为杨秀珍打官司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调查和取证工作。整个寻证过程缺乏应有的逻辑和推理,更多的是依靠一些巧合和偶然事件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山西布政司给广州知县写信保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这一情节的设定简直是荒谬至极。他竟然会将如此机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在信中,就如同将自己的把柄亲手交给了对方。暂且不考虑手下叛变以及书信半路丢失的风险,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基本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而电影却以此为情节发展的关键,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宋世杰在电影中能够轻易地拿捏三位大员,这一设定也让人感觉天方夜谭。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他一个小小的秀才,竟敢公然与官员作对,而且还能屡屡得逞。随便一位大人只要说他做假证,就完全有权力将他收押。他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想要上京告状,恐怕还没走出家门,就已经被权贵们暗中迫害。电影中这种无视现实逻辑的情节设置,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戏感,无法真正沉浸在故事之中。
三、无厘头逻辑:误解与正名
在关于周星驰电影的讨论中,“无厘头” 常常成为一些人解释电影逻辑问题的借口。他们认为,无厘头就是不需要逻辑,只要能够让人发笑就足够了。然而,这种观点其实是对 “无厘头” 的一种误解。
所谓无厘头,其真正的含义是一种夸张讽刺和自嘲的表现形式。它并非是毫无逻辑可言,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逻辑进行了夸张化的处理。例如,在《九品芝麻官》中,生气的包龙星从公堂上摸出一把菜刀扔了出去,这一情节看似没有逻辑,但实际上它是对生气这一情绪的一种夸张表达。通过这种极端的行为,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包龙星当时愤怒到了极点的心情。同样,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主角双手转动叶片,最后变成了螺旋桨,这也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快速转动行为的一种夸张化呈现,旨在营造出一种奇幻而有趣的氛围。《算死草》里的塞鸡腿情节,虽然看似荒诞,但也是对后庭容量这一概念的一种夸张手法,通过这种夸张,引发观众的笑声,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独特的幽默。
然而,在《审死官》中,却存在着一些情节超越了无厘头的范畴,进入了不合逻辑的领域。比如在某些场景中,角色的行为和反应完全违背了常理,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这种不合逻辑的情节,与无厘头所倡导的夸张但仍基于一定逻辑基础的表现形式背道而驰。它使得电影在叙事上出现了断裂,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难以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从而影响了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无厘头的本质,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需要在尊重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创新。如果将无厘头简单地等同于毫无逻辑,那么任何一部喜剧片都可以用这种借口来掩盖其自身的缺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审死官》这部电影,虽然在对社会现实的刻画上有其独特之处,但其在故事逻辑层面的诸多问题,确实让人难以忽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有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更要有严谨合理的叙事逻辑,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希望未来的电影创作者们能够从这样的作品中吸取经验教训,在追求艺术创新的同时,不忘尊重观众的智商和审美需求。而对于观众来说,我们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不盲目追捧,也不一味贬低,用客观的态度去评价每一部电影的优劣。
来源:辽沈晚报本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