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鸿燊在香港的地位到底有多高,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有这么一个人物,就连何鸿燊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叔叔”。
何鸿燊在香港的地位到底有多高,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有这么一个人物,就连何鸿燊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叔叔”。
他在战争年代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担任过张学良的贴身保镖。
他的一生堪比小说中的男主角,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大风大浪。
那么他究竟是谁?他的人生又究竟是怎么样的?
在战争年代,无数有志青年为了祖国为了信仰而参军杀敌,这里面不乏有家境优渥的人。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物,家庭条件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得了。
他就是当时香港首富家族的儿子——何世礼。
一直接受着高等的教育,这样的身家也让他没有发愁过生活,但是真正让他感到忧心的是国家的时局。
英国人占领香港之后,整个地区的形势变得非常复杂,而大陆的情况也非常不容乐观。
其父母从很小就告诫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在当时有很多富商家庭的孩子都选择跑到国外去生活,但是何世礼却并没有像他们一样,而是选择了保定的军校。
他想要成为一名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上阵杀敌,在学校期间他勤奋刻苦的钻研炮兵方面的知识。
身边的朋友都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富家大少爷却要吃这样的苦?难道是来体验生活的吗?”
何世礼:“祖国是所有人的,所以保护她也是所有人都应该尽到的义务。”
听了他的这番话,身边的朋友们都感到非常的钦佩,很快战争就打响了。
蒋介石和当时的冯玉祥等军阀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此时的何世礼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当就投奔了东北军,跟随张学良南征北战,实际上最开的时候,张学良并没有把眼前的这个人当成什么大人物。
看到他一副中欧混血的长相,只是觉得新奇,并且这个人身上透露出来的并没有战士应该有的气魄,反倒是一身书生气。
这让张学良不是很满意,可是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当两人进行了一番谈话之后。
张学良这才真正的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原来这个小伙子这么有战略眼光。
他首先为张学良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并且提到了日本可能会做出的动向,分析的非常透彻。
张学良听完之后非常震惊,立马给了他高官的位置,但是他并没有接受。
何世礼表示:“在学校期间只学习了些纸上谈兵的东西,但是真正打仗必须要实地的去了解情况,所以我希望能够去到一些普通的队伍中去锻炼”。
张学良笑了笑,他并不认为这个来自南方的富家公子哥能够受得了这东北的气候。
但是令他吃惊的是,何世礼还真的承受下来了,并且表现得非常的顽强。
随后果然如同他所分析的那样,日本方面的行动开始了,但是令他差异的是,蒋介石竟然下令让军队撤离。
这让他非常的愤怒,为什么要白白的把领土交给敌人,但是他只是一个小角色,根本没人会在乎他的愤怒。
而实际上此时的张学良也非常的苦闷,面对着这样的局势,他明白自己要做出点什么来。
很快张学良就干出了一件让整个国家为之震动的大事,那就是西安事变。
可是这件事带来的影响非常大,蒋介石非常愤怒,将张学良直接丢进了大牢。
而张学良手下的这些高级军官们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迫害,何世礼也被牵扯进其中。
甚至直接被免去了职务,对于他来说即使被免去了职务也照样可以生活,但是他国内的情况非常焦急。
国内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糕,这让他无法坐视这一切的发生。
回到香港后没多久就又开始积极的向国民党方面发电报,表示自己希望能够上战场杀敌。
一连发了很多封电报这才有了回信,为了能够上战场,他甚至直接自己出了一大笔钱利用多方面的关系来购买装备。
可见他想要上阵杀敌的愿望有多么的迫切,而在他的帮助下部队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因为当他接手这支部队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重型装备了,要不然就是被缴获了要不然就是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这支队伍才能够在战场上无数次立下大功。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解放战争再一次打响了,此时的何世礼对于蒋介石政府的做法非常的不满,但是就蒋介石依旧固执己见。
直到败退到台湾的时候才明白这一切是自己的做错了,而何世礼也跟随着部队前往了台湾。
此时的蒋介石一直在国民党内部搞一些肃清活动,但是何世礼一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毕竟其家族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了一段后,他还是选择回到了香港,毕竟这才是他的家乡。
回到家乡后他开始接手父亲的生意,在他的操作下家族事业一时间风生水起。
那么何鸿燊究竟跟他是什么关系呢?从这个姓就能看出来,何鸿燊算是他的侄子。
但是无论是论影响力还是族谱关系,何鸿燊都对何世礼非常的尊重,因为这个叔叔曾经可是为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观其一生的履历,真的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堪称是一段传说。
参考资料:
chinanews. 揭开香港豪门隐藏的张学良爱将之谜——中新网. 中国新闻网. [2023-11-13].
财经头条. 文化湾区 052期 | 何世礼:首富之子,抗战名将. 新浪网. [2024-02-08].
周勇;金萍. 香港豪门何世礼的抗日传奇人生[J]. 文史春秋, 2002, (5): 38-42. (6)
来源: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