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歌神”名不符实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4-12-24 22:23 2

摘要:经常看到张学友的粉丝无限拔高自己家偶像的唱歌水平,甚至开始碰瓷世界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我看了气不打一处来,这些人是有多愚昧才会有那这种认知。今天我就花点时间对比一下两者的差距。辟谣一下,张学友并没有获得格莱美奖,只是表演嘉宾。要说上过格莱美当表演嘉宾的那华人

经常看到张学友的粉丝无限拔高自己家偶像的唱歌水平,甚至开始碰瓷世界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我看了气不打一处来,这些人是有多愚昧才会有那这种认知。今天我就花点时间对比一下两者的差距。辟谣一下,张学友并没有获得格莱美奖,只是表演嘉宾。要说上过格莱美当表演嘉宾的那华人歌手可多了去了,例如张杰,筷子兄弟李玟等等也没什么特别稀罕的。以纯歌手身份和格莱美大奖有那么一点联系的是华人歌手吴彤,也只是碰到格莱美一点边。另外民歌手宋祖英获得过提名。至于作曲家是谭盾。看清楚是谭盾,不是那些港吹眼里的香港作曲家顾嘉辉。

张学友实际唱歌水平和世界顶级水平至少有30年的差距。

迈克尔杰克逊和席琳迪翁,这两位和张学友同时代的歌手为模板,补充火星哥、结石姐的新生代,提炼出作为世界级别流行歌手,拥有的基本声乐能力:一共有12种基本能力。

将之对应张学友:

1:绝对音准,张学友拥有。2:腹腔支撑,张学友拥有。3:发音点上挂,93年后拥有。4:面罩共鸣,张学友未拥有;5:声带边缘化,张学友未拥有;6:胸声点缀(甲杓肌环甲肌分离),张学友拥有;7:质量高音金属芯,张学友未拥有。8:高音五组真声声带闭合程度(声带压缩),张学友未拥有。9:质量强混能力,张学友未拥有。10:质量弱混能力,张学友未拥有;11:质量头声和音,张学友未拥有。12:护嗓咽音能力,张学友未拥有。(各种能力详解在后文)

12种基本能力,张学友拥有4种,八种缺失。大部分都是A4之后的黄金高音有关的功底。是否具有世界级别,和世界级别歌手的差距在哪里清清白白。30年并不夸张,而且还是乐观状态下。

这12种能力,仅仅是一个世界级别歌手的基本能力。在欧美音乐市场,拥有这样能力的歌手不说一抓大把,但起码也是一百位还是有的。

在这些基本能力之上,是更为复杂的类型唱法:

爵士乐、摇滚乐、灵魂乐、桑巴舞曲、雷鬼乐、放克、嘻哈、民谣、灵魂乐、R&B、布鲁斯以及乡村,每一种音乐类型在基本声乐能力上的变化,也是极为复杂,各有侧重。而如今的世界音乐是复合形态的,通常出现的唱法形态,通常都是两种两两结合的产物。譬如:流行摇滚、嘻哈+放克,放克+摇滚,摇滚+灵魂乐等等,电子化等等。

类型唱法之上,则是更为需要天赋的个人情绪化唱法。唱法的情绪化,有需要底层音乐的支持。这又包含了整体环境的音乐制作工艺,因为涉及底层的编曲和乐队演奏水准

以上,这些总体能力的提升,30年未必能完成建设,能将基本声乐能力在30年建设完毕就已经是已经考验性极大的事情。

说回张学友,张学友的质量音域是C3-F4,G4混音倾向,A4高喉位。这个音域对于如今中国声乐学生而言,基本上每一个班上都有一个足以用长音质量High C吊打张学友的普通人。音域过窄,不涉及五组高音,是张学友唱功最大的局限性。

High C是一块唱功敲门砖,倒不是说C5有多难,而是对于一个歌手而言,HIgh C是最完美的歌曲爆发点音高,是最好的副歌音区,没有之一。但这没有办法解决,因为张学友所受的声乐资源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商业性蜕化在上世纪80年代。

所以,张学友的唱功并不属于世界级别,乃至于在如今一代又一代音乐生培养而出的时代之中,他的唱功属于以经验取胜+职业素养超高的类型。但事实就是事实,他的唱功也的确属于上个世纪,被淘汰的HK流行唱法。

以下,简单解释一下上述12种能力,着重解释张学友不具备的。

1:绝对音准:听耳视唱的双向绝对音准,对于音准调式的把控。简单理解:在正常情况之下,不会跑调。

2:腹腔支撑:职业歌手基本功,提供腹腔腔体的深度,维持声线的亲和感和凝聚力,是一切腔体共鸣和声带闭合的基础。简单理解:丹田用力,唱歌有劲。

3:发音点上挂。

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发音点指的是,腔体共鸣的集中点,声线的体现之处,也是歌唱之中声音共鸣密度最大的地方。一般的科学位置在上颌窦。这里需要扩展一下:

腔体共鸣的本质,是声波的来回对冲碰撞,声波折射程度决定了共鸣的内容度,本身是回音原理。而回音的产生条件之中,对于碰撞的物体有两点要求:1:硬度足够;2:腔体足够封闭,能够多次反射声波。而上颌窦就是最完美的理论点,

上颌窦的腔体壁是靠近骨头,腔体形状是封闭圆形。同时上颌窦位于鼻咽腔中上靠后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和声带拉开距离,理论上发音点和声带越远,喉上关闭的唱法越轻松,越安全。

所以,把演唱的气息共鸣集中度放在上颌窦是最轻松,最好听的技巧。同时高音混音金属芯的产生,也是在上颌窦。上颌窦是流行声乐的心脏。

4:面罩共鸣;

美声概念引入。鼻咽腔是互通的,上颌窦、鼻咽腔、额窦、蝶窦都是互通的。但互通并不代表着共鸣强度加入声线内容度表达。需要有意识地锻炼。

一般程度的面罩共鸣,是以面部多个腔体共同共鸣给与的声线内容度为核心。但实际上,是建立在发音点上的强化版腔体共鸣,将声波共鸣从鼻咽腔的单一鼻音,增加上颌窦的明亮度,增加额窦的泛音感,增加蝶窦的立体混声。内容越多,情绪越细腻。

基于面罩共鸣的统一性,存在一种艺术唱法的可能,就是单纯开发某一个腔体,作为自己声线辨识度的构造。比如:那英。那英开发的蝶窦,开口立体声。但是缺乏上颌窦的金属芯力量感。

同时,面罩共鸣蕴含着一部分强混金属芯好听的秘密。当音高来到五组高音,强大声压驱动下,会自发性产生一定程度的面罩共鸣,所以基本上拥有C5和D5强混质量的歌手,Live张力都是极高。原因就在于面罩共鸣提供的丰富内容度。

5:声带边缘化;

主动气声化,柔化声线的主流技巧。有一种叫烟嗓的音色,就是声带边缘化的业余版。

通过甲杓肌环甲肌分离意识之下的胸声点缀,来提供两条声韧带的厚度变化,使得声门裂的大小从中间往两段急速减少,当气息通过声门裂产生声韧带的震动时,有边缘化的泛音和气息的摩擦感,在听觉上就是柔美。可以参考MJ的《You Are Not Alone》

声带边缘化在R&B和流行音乐之中使用非常广,可以说是流行唱法女歌手的主流,R&B男歌手的主流技巧。

6:胸声点缀;

胸声点缀,本质上是甲杓肌和环甲肌的意识分离形成的肌肉记忆,并不是控制两条肌肉,声乐达不到这种精妙控制的程度,更多的是意识在前,然后大量的训练,形成肌肉记忆达到控制能力。

甲杓肌和环甲肌两条韧带肌肉,可以调动声韧带的紧张度。甲杓肌对应真声,环甲肌对应假声。在中低音区时,甲杓肌的参与比较轻松,可以通过练声“nei”音,完成参与。但是在高音区,甲杓肌的点缀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歌手的天赋机能,和他的强混质量。

同时,高音金属芯正是由甲杓肌拉扯住声韧带维持真声厚度的基础上,完成的高强度上颌窦共鸣产生的。

环甲肌的能力,相比于甲杓肌,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并非不重要,在弱混之中,甲杓肌和环甲肌都需要工作的,甲杓肌依旧要维持住真声金属芯,但是音色会因为环甲肌的参与变得尖锐。纤细。但是一个好的弱混,对于环甲肌的力度是极为克制的谨慎的。参考:李健的High C。

7:金属芯;参考第六胸声点缀,和第三发音点。

8:声带闭合/声带压缩;

声带闭合的程度,就是歌手的声韧带天赋,也就是机能能力,也是更为直观的声带压缩程度。压缩得越好,强混音域越广。这种压缩,是建立在甲杓肌具有质量真声体现能力的基础上。

胸声点缀是一种意识先行,肌肉记忆的产物。而声带闭合则是肌肉记忆提供高音真声的实际效果。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声带闭合程度如下:男人F4,女人B4,上下波动2-3Key。而F4正是男生的换声点,B4正是女生的换声点。

对,还少写了一项能力:换声技术。但无伤大雅,换声技术本质上就是声带闭合/声带压缩能力的一种体现。声带闭合得好,换声不会差。如果换声特别好,则要考虑在声带构造上歌手具有声带偏薄的优势,而并非是他本身的换声技术有多好。比如:张韶涵的C5。

9:强混;

强混,是完美的Live张力神技。强混,代表着声压无穷大倾向,声线穿透力无穷大倾向,倾向爆发点。在Live之中,堪称压倒乐队的最好技巧。

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强混。在越过换声点,保持良好喉位的情况之下,声音的构造会从基本的真声、假声来到混声区。注意,声乐之中声音的构造就是三种真声、假声、混声。其他都是技巧音色。

强混,真声程度>假声;

弱混,假声程度>真声;

平衡混,真假声对等,或者是平衡态切换。日本中孝介的岛式唱法,就是平衡混。

强混一般出现于A4起步,平常而言的什么林志炫A4轰炸机,林俊杰C5、D5轰炸机,孙楠Bb4轰炸机,都是所指他们的强混。

强混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嗓门大,音箱程度大,声压体现大,伴随着金属芯穿透力强。

这里需要着重点明的一点是,强混的质量程度,除了甲杓肌和声带闭合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喉位对抗

喉位对抗的领域不是设计世界级别歌手基本功,而是所有高音歌手的世纪难题。即使是席琳迪翁和迈克尔杰克逊同样存在高喉位的倒嗓危害。前奏以固定时间找声乐老师作为缓解,后者有专门随身的老师,也无法缓解。

每一个人一生能唱的High C都是有次数的,就是源于高音难以遏制的高喉位对于声带的损伤

如何抑制高喉位,再次不详解,有兴趣可以看我的其他文章。点几个反面例子:王杰废嗓、刀郎倒嗓、周杰伦倒嗓换唱法、刘德华倒嗓、陶喆废嗓,所有原因都是高喉位。

倒嗓的方式千千万,但是最终大部分都归咎于一种——高喉位。

10:弱混;参考强混;

11:和音头声;哨音能力,杀鸡音色和不杀鸡,与甲杓肌技能和声带闭合程度有关,G5起步,和音为主,不具备较大的听觉审美。

12:咽音;

咽音,需要提两句。咽音,源于美声。本质上不是一种提倡性唱法,因为违背人声灵活性。咽音,是一种护嗓和开嗓的高级技巧,同时也是喉位对抗最好的实验唱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歌手的咽喉部肌肉能力。完成喉位对抗的硬性指标。

咽音的本质是模拟乐器双簧管,提供的音色具有完美明亮度,但是内容度较少,毕竟人声乐器化的意思就是音色固定,内容缺乏。

孙楠就是典型的咽音唱法歌手,对于世界顶级歌手而言,咽音是一种撕裂音和自然唱法技巧,比如张雨生的自然发音,就是咽音和强混的自然组合,很难相信不具备声乐学习经过的张雨生能完成G5的高音咬字。咽音具有一定的护嗓性质。小沈阳也是如此。

席琳迪翁的E5,就是完整的咽音化,迈克尔杰克逊的撕裂音就是咽音打底,但是即是如此撕裂音还是造成了他的高喉位倒嗓。本质上,咽音是完美的备用音,科学、不伤嗓而且护嗓,但不能用多,一旦用多了就会审美疲劳。

孙楠的声线疲惫感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学友唱歌是否被高估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唱功两个字。如果你认为唱功就是商业成就,那么张学友就是顶级唱功。如果你认为唱功等于声乐表现力,那么张学友唱功平平无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统一呢。就在于大家的审美不同。说他唱的好听的没有听出哪里不好,说他唱的不好听的听出来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听歌就像看电影的感受一样。如果一部枪战片从头打到尾,有些人觉得看得很爽,是好电影;有些人却觉得不过是一部流水账电影,没有什么精神内涵。那么两者的品味到底谁更高级呢,我觉得不应该有什么谁对谁错,你喜欢就好。娱乐而已何必有鄙视链。下面我谈谈我个人对张学友歌曲的看法:

张学友名声大噪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大家歌曲审美普遍偏低,对于唱功

时代审美视角是专辑销售能力,唱功=唱片利润=大众参与度。

如果按照21世纪20年的专业性要求视角,去审视歌神演唱水平,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个客观问题:30年对于华语音乐而言已经是沧海桑田,张学友在声乐的专业性,无法和科班生、国家队、以及广泛留学于伯克利等欧美音乐学院培训的声乐向歌手相比。

譬如:林俊杰、张杰、谭晶、黄霄云、单依纯等人所表现的:音色丰富度、音域广度、音乐风格驾驭能力,和四大天王之间是存在极为明显的时代隔阂。甚至于在音乐其他领域,比如说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创作上张学友也无法和陶喆、周杰伦、王力宏等人相比。这的的确确是客观的存在。张学友唱歌缺点有以下几点:1演唱口水声极大,歌曲艺术性没有任何审美门槛,现象级传播度广。但咬字的呲呲声,几乎每一句都会出现,和2024年的丝滑度R&B咬字思维相悖,浮夸感+1。

2:低音部分的喉位波动拉满,低音、弱唱普遍压喉,并伴随标志性鼻音;这个属于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胸声唱法,刘德华和张学友都有这个问题:低音部分习惯以压喉的方式,来塑造低音的浑浊,体现男性的低音胸声魅力。和2024年追求的胸声点缀维持真声芯体依旧相悖,算是一个审美复古的问题。

3:发音点的位置前后波动大,音色的明亮度具有主观的强弱控制,但统一度不高。这其实是优点,大白话的意思是:张学友将自身对于歌曲情感的强弱控制,直接放在咬字上。通过咬字的不同位置,来体现他个人的音乐理解。这个就是看听众个人喜好。打比方就像一个人从上到下穿的花花绿绿的,喜欢的人说五颜六色才漂亮。不喜欢的人就是说什么审美,太low了。但是由于R&B音乐的高质量,受到了时代的青睐。张学友的音色波动来控制强弱情绪,会越发具有局限性。

4:无时无刻的大颤音,上世纪时代感的主要源头。这个就没有办法,当年张学友成为四大天王最抗打就是这一手绝招:完美的大颤音。大颤音的审美在1996年就已经淘汰了,张国荣、谭咏麟等人主张小颤音的尾音延音美感。但是张学友依旧乐此不疲,而且吻别的成功同样表明大颤音依旧受欢迎。这样张学友就保留到了2024年,反而成为了上世纪港乐繁华的和核心时代感。

5:口腔打开度比较夸张,咬字夸张的核心。这个就属于语感的优势,歌神就是歌神,从声乐的角度上讲,在流行商业演唱会的舞台上,口腔打开度越夸张越好。为什么:因为这意味着歌手的投入度极高极高,极为松弛,极为享受舞台。口腔打开度会影响音色的圆润感和声线的律动性,张学友都不需要。可是R&B需要,而R&B是当下最主流、最顶级、最困难的演唱风格。如此大众以R&B的丝滑、紧张、小打开度来对比张学友,就会出现极为浮夸的感知。

这五点咬字逻辑,就塑造成了歌神张学友在2024年略带夸张的咬字听感。其实很简单:张学友将上世纪四大天王时期的港乐审美,带到了2024年,就产生了这种略有夸张的感觉。但是实际上,这恰恰是张学友可以在2024年依旧保持顶级商业属性竞争力的源头。因为张学友的唱功核心辨识度,就是这种比较夸张的咬字。我觉得张学友巅峰时期最厉害的地方有两个:1、是他的音准,双向音准,从来不跑调,整个华语乐坛也是不多的!2、是他的气息支撑,他气息稳定,提供了完美的音色空间。这两点是张学友碾压刘、黎、郭的地方!在香港这个商业为主,唱功为辅的地方,张学友称歌神还是可以的,但只限于香港!

时代进步了,四大天王C3—F4的亲民音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审美要求除了咬字,他的中低高音都不完美,缺乏头腔共鸣的参与,声音没有高位置,不干净不通透,不明亮不集中,没有金属芯,没有高级感。高音部分气息只能在通道口用不正确的方法送进去一点,不会把气息送进去把假声变成头腔共鸣为主的强混,产生高亢嘹亮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高音。在《只愿一生爱一人》里很明显体现。到高音应该是头腔共鸣为主可是他还是胸腔共鸣为主,说白了就是不会。97香港回归晚会他唱天地人,全程假声,根本不会把气息送到通道里变成强混。那时候觉得他给全世界华人丢尽了脸!最基本的都不会还神呢!唱饿狼传说学狼叫,他也是不会还在那卖弄,对比看张靓颖一声狼嚎唱功多好,通道从胸腔到头腔完全打开,干净通透!张歌神经常到高音部分总有些带鼻音的怪动静,让人难受,就是不会打开通道的体现!从声乐的角度上讲,中文咬字的语感是不同于声乐音准、节奏、共鸣、气息、声带闭合、强弱控制等具有具体标准的声音维度。咬字的语感这个东西在流行音乐之中是一个寻求猎奇、不断突破的非科学审美。就是要有个性化,才具有辨识度。而张学友之所以成为歌神的原因,就是上世纪90年代之中,张学友的咬字辨识度是四大天王之中最好的。包括刘德华,其实都有一定学习张学友腔体的痕迹。

在1990年前后,当时的商业流行音乐审美走向了如下的流行因素:

1:注重胸声低音,追求歌声之中的男性低音魅力,衍生出:张学友和刘德华的咬字音色基本盘。

2:咬字位置比较靠后,音色浑浊更契合男性;

3:寻求音色反差,导致喉位波动较大。

所以在1990年的胸声审美时期,张学友的咬字逻辑是非常超前而且十分惊艳的。他也凭借着唱功一举成为四大天王之中最抗打的一人。那么我们可以得知的信息就是:张学友的唱功之中,核心的商业辨识度,并不是传统的以音色、音域、腔体三大类作为辨识度源头。而是以非基础维度的咬字语感作为核心的辨识度。所以对于张学友而言,在贯彻他生涯四十年的音乐事业之中,对于自身的辨识度商业竞争性,有着非常明确的把控:以特立独行的咬字语感为绝对核心。当张学友的年龄增长,机能下滑、肌肉流逝时,各个基础维度的功底在丧失下滑,但是又不得不去演唱从事商业行为,为了确保基本盘不动摇,那么咬字的夸张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让人可以随意一句都知晓这是张学友的歌声,只要咬字能完成这一环节,那么张学友的商业基本盘就不会动摇。尤其是在张学友三年没有收入的情况下,2024年的演唱对于张学友而言意味着生活的全部,他必须要在每一场演唱之中完成他的辨识度塑造,才能有后续的演唱会和商业事业可言。

所以在1990年的胸声审美时期,张学友的咬字逻辑是非常超前而且十分惊艳的。他也凭借着唱功一举成为四大天王之中最抗打的一人。那么我们可以得知的信息就是:张学友的唱功之中,并不是传统的以音色、音域、腔体三大类声乐基本功作为竞技,而是以非专业的咬字语感作为核心的辨识度。大白话就是声音辨识度高。对于声音辨识度我觉得很多听众有一个误区,一听到雷同的声音就抵制,不想继续再听下去。却无限拔高了声音有辨识度的歌手。事实上每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声乐训练的人声音都有本来的辨识度,只不过有些人在经过正归学习以后依然保留个人声音特色,所以有没有个人音色辨识度绝不是判断歌手好坏的重要标志。

综上,张学友到底有没有世界级唱功能力,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来源:娱乐达人风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