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饱暖思淫欲,在经济受挫之后,资金方肯定缩减了影视投资,这样无法投入大资金去制作优良的影视剧,同时期其他的竞争者则在成长。蚕食了他的市场。
香港影视曾经在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没落,几乎是直线跌落神坛,连个缓冲都没有。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经济,市场,人才。
如果任何一个原因,还是有缓冲恢复的余地,但是几个原因叠加在一起,直接把盛极一时的港剧推入深渊,翻身的机会十分渺茫。
90年代,各种港片还是有大市场的,尤其鹿鼎记,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灯武侠剧能够掀起狂潮的。但是没想到这是最后余晖。
首先经济上,香港是一个金融性城市,各方面都和全球绑定,工业和农业产业可以忽略不计。
遗憾的是十年之内,经历两次金融危机,97年代亚洲金融风暴以及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经济上遭遇重创。
饱暖思淫欲,在经济受挫之后,资金方肯定缩减了影视投资,这样无法投入大资金去制作优良的影视剧,同时期其他的竞争者则在成长。蚕食了他的市场。
市场方面,香港作为粤方言区,除了港澳台之外,东南亚华人区算是港剧的后花园,算是铁票区,香港影视的崛起时间,和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经济起飞是同时的,遭遇经济危机之后,这一些地区的收入减少,自然不愿意去消费。
另外,新加坡李氏父子推动的去方言算是掘了香港粤语区后花园的根,新马深度绑定的华人区自然同气连枝,到九十年代,新加坡已经变成英语区,粤语彻底由主流变为小众。同时还波及到泰国和印尼等区域。
也就是说从,市场上,海外粤语区市场,包括语言和钱包都没了,本港根本撑不起港剧继续繁荣。
遗憾的是,作为粤语区,港剧圈子长期以粤为尊,他们的源头是粤剧,哪怕80年代,唱国语还是没出息的表现,不然张明敏大概拿不到《我的中国心》的演唱权。
人才上,港剧的崛起,离不开同时期出现的大量优秀人才,但是,这一些人大部分不是一地所有的,用诸葛亮的话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绝大部分都是受内战影响而迁徙到香港的。比如张彻生于杭州,朱虹生于云南昆明,邵逸夫生于上海,胡金铨生于北京,午马生于天津。成龙也是生于香港的二代。
早年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有扎实的戏剧功底,但是,过去,唱戏的长期是最基层的工作,下九流之一,绝对要吃苦的,经济好转之后,并不会有人继续去吃苦。
作为港剧核心的武侠剧,金庸和梁羽生也都是后来去香港的,本港没有有影响力的人在他们之后挑大梁创作新的题材。
表示,不管台前幕后,本港的人才方面没有新血液大量注入,九十年代爆红的诸多剧也是翻拍的。市场不会一直卖单这种炒冷饭。
实际上,八十年代,香港就有朝三级片发展的趋势,奈何市场实在不大,加上日本阻击导致始终打不开局面。
不管是经济,市场还是人才上,本港没办法开拓新的局面,导致直接跌落的是经济上,连着两次金融风暴直接原地坠落,而市场的消失使得港剧失去支撑,而人才的萎靡让港剧最终失去翻身的机会。
在大陆各领域崛起时,与之对比的是台湾,国语区让他们有了缓冲机会,虽然一样跌落,但是各方面比起香港都慢的多,大量影视人员深度参与,影视剧引进率都远比香港大,乐坛上也一样延后。
海外的对比就是美剧,同为英语区的有北美,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地方,美剧的演员可以从这一些地方选,他们的市场也是这一些地方,因为沟通无障。所以会有源源不断的新血液加入。
香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依然极度排斥国语区的人,包括市场,从来不主动开发,沉默无视内地十余亿人的天然市场,简直无法理解。当初引进也都是内地电视台主动的,而不是对方来推销。
这大概是他们的眼界决定的,抱团排外,固执,一开始市场都是主动送上门的,不需要开拓,养成习惯,而后形成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思维,但是以来内地产业崛起,海外市场消失而他们还在固步自封,所以没落不可避免。
来源:歪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