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但面容像冻龄了一样,更主要的是她的肌肉很紧实,完全不像是一个快花甲之年的人。
最近,“最美小龙女”李若彤又登上了热搜。
谁敢相信,她居然已经58岁了!
01
运动,能治愈一切情绪
许久没在在大银幕露脸的她,在新剧《灿烂的风和海》中亮相。
大家一看姑姑在剧中的状态,简直好到令人惊艳。
不但面容像冻龄了一样,更主要的是她的肌肉很紧实,完全不像是一个快花甲之年的人。
网友们看完更是直呼:
姑姑这是参加了什么满50减30的活动?
李若彤在2005年遭遇人生挫折,分手、亲人去世,她变得抑郁,不敢与人交谈。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20年前,李若彤差点在人生挫折中沉沦。
那时,她放弃自己辉煌的事业,一心一意陪伴着男友,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对方还债。
可没想到,最后却被对方以“性格不合”为理由分手。
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父亲也刚好因为重病离世。
她患上了抑郁症,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想出门,每天就是程式化地吃饭睡觉。
她还会经常一个人开车到坟场发呆,痛苦到麻木:
“在这个最近接死亡的地方,我觉得我彻底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幸好,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开始了自救。
她开始每天坚持跑步,去健身房健身,做瑜伽。
最疯狂的时候,每天都在健身房里待5个小时。
日复一日中,她的身材慢慢恢复了,更重要的是心情也变得阳光了。
如今,她依旧保持着运动的好习惯,疯狂时一天能做几百个卷腹,是娱乐圈有名的“健身狂热分子” 。
她说:
“一开始健身是为了排解孤独,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喜好和习惯。”
这让我想到了《世界日报》曾发表过的一项研究:
相比那些懒于运动的人,经常运动者的快乐感,足足高出52%。
人到中年,压力的潮水,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职场受挫时的压抑,婚姻不顺时的悲观,生活无助时的颓废……一次次情绪涌动,都在挑战着我们的内心。
而运动,不仅仅可以减肥,更是可以享受人生的多一种可能。
它能疗愈身心,让一个人变得乐观,更好面对人生的风雨。
它能改变你当下的糟糕心情,更能给予你长久的精神滋养。
02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与其把钱花在看病吃药上,不如把钱放在瑜伽和健身上!”
无独有偶,最近还有一个人因为自律火了。
说到80岁的老人,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印象?
是身体佝偻,步伐缓慢,每一步都走得很吃力;
还是白发苍苍,满脸的皱纹,每天只能坐在家里。
但这位老奶奶,刷新了所有人对于老人的认知!
虽然已经80岁高龄,但她竟然可以平板支撑6分钟,仰卧起坐100个,呼啦圈100个,跳绳正反跳各1000下……
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她多年坚持健身的结果。
在别的同龄人都要拄拐杖时,她肌肉有力,身材和线条感十足,皮肤也一点也不松弛。
还有专业的医生给她体检过,发现——
她的很多身体指标,竟然比90后还显年轻!
很多网友们更是直呼:
“这身材,碾压了20岁的我。”
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就在19年前,她还是一个经历了3次大手术的人。
这位奶奶名叫白金芹。
年轻的时候,白奶奶是个工作狂。
为了工作,她患上了多种疾病,宫内膜增殖症、皮肌炎,胆脂瘤…
最严重的一次,还因为癌变,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
躺在病床上的白奶奶,慢慢地琢磨出一个道理:
与其把钱花在看病吃药上,不如把钱花在健身上。
“因为我失去过健康,所以知道健康对自己的重要性。”
就这样,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白奶奶,就这样开始了一段让人惊艳的健身之旅。
一开始,她做不了强度太大的运动,就从散步、快走、广播操开始。
等到体质好一点了,便去健身房增加力量训练,比如瑜伽、普拉提、战绳等,再累也不抱怨,坚持做好每一个动作。
和白奶奶一起健身的年轻人,有一句口头禅:
我之所以来健身,就是因为“小白效应”。
因为白奶奶是健身房里,年龄最大,坚持最久,也是训练最严格的那一位。
不仅是身体变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变化,她活成了同龄人不敢想象的样子。
她没有半点人生暮年的悲观,当同龄人都在讨论孙子和身体越来越差时,白奶奶却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她喜欢喝年轻人聊天,一起讨论健身喝美妆,还经常登山探险。
很喜欢白奶奶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留不住青春,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优雅地老去。”
在她的社交平台,无数的网友受到了她的鼓舞,开始了自律。
有人生完孩子后身材大变形,是看了白奶奶的视频后开始决心健身,9个月下来效果非常明显。
有人已经练出马甲线啦。
看看这些普通却又不平凡的身影,真的感到非常动容。
或许他们已经青春不再,但那颗积极向上的心依然年轻。
这也让我想起了达.芬奇的一句话: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持续健身锻炼,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让整个人都保持年轻态。
她们的年龄是老了,但是那颗积极向上的心依然年轻,生命的长度有尽头,但是广度没有界限。
03
运动,是激活大脑的最佳方式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非常好的书,《跑步的力量》。
它的作者是美国的一名记者,叫做斯科特·道格拉斯。
15岁时斯科特就被确诊为抑郁症,医生诊断必须要一直吃药,才能控制病情。
而斯科特发现自己很享受迎风奔跑的过程,于是,他每天都坚持跑上一个两个小时。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即便不吃药,也能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于是,他开始研究,人为什么在运动时会感到充实和愉悦。
他发现,人在运动时,大脑的供血量会增加,脑部血液循环会更通畅,接受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所以效率自然就高了。
而且,运动还有助于促进海马体内神经元的增长。
海马体又被称为人脑的“记忆中枢”,里面的神经元数量越多,越能更好地控制认知,储存记忆。
简而言之——
运动,便是激活大脑的最佳方式。
想起了卢梭的一句名言:
“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恰好与这本书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书中,斯科特还分享了一位作家朋友的神奇体验:
这位作家每次在跑步的时候,脑海里都会迸发出很多灵感,想出的句子非常完美。
而这种状态,是他在静坐时绞尽脑汁都无法达到的。
这又与另一位大作家村上春树的案例相映衬。
村上春树从1982年秋天开始 ,每周坚持跑60公里,风雨无阻。
他曾在书中这样描述运动后的感觉:
“解开跑鞋的鞋带,在周遭一片苍茫暮色中,精心地做脚腕舒展运动,这是一个人的喜悦。体内那仿佛牢固结扣的东西,正在一点点解开。”
如果说有一件事,能帮助人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那一定是运动。
都说岁月不饶人,但岁月其实也会悄悄善待那些坚持运动的人,给他们强健的身躯、饱满的精神、敏锐的思维。
就像斯科特在《跑步的力量》中说的:
“每天跑1小时,就能带动剩下23小时的进步。”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去运动吧,哪怕运动5分钟、10分钟,也比坐着、躺着更接近你想要的状态。”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去运动吧。
奔跑起来,在大汗淋漓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来源:双木的生活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