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作精”半辈子,如今靠这翻身?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1-22 17:12 1

摘要:最近57岁的伊能静和23岁的儿子恩利,一同站上TED的舞台,分别做了一段演讲。

最近57岁的伊能静和23岁的儿子恩利,一同站上TED的舞台,分别做了一段演讲。

沉浮娱乐圈几十年,伊能静有经验也有能力做判断,这是对儿子来说很难得的机会。

她鼓励儿子恩利在TED做输出,就像十年之前,她被儿子鼓励第一次在TED做分享一样。

母子二人的TED演讲,每段大概二十分钟,我都看完了。

恩利像这些年给大众留下的印象一样,叛逆且自由,很有态度。

分享自己从7岁到23岁,如何找到穿越楚门世界的“门”。

8岁用画笔创造自己理解的世界,18岁跳脱父母的剧本,去看新世界的风景。

最后蹦跳起来说“终于讲完了”,就像被父母逼迫参加比赛的小孩子一样。

全世界都知道伊能静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女人,“爱写小作文”也一度成为互联网上被揶揄的桥段。

但这一次演讲,真的有打动我。

不论是作为一个57岁依然拥有能量的女人,还是作为一个被一双儿女治愈的母亲。

伊能静说,女儿米粒治愈了她残缺的童年,儿子恩利弥补了她缺失的青春。


关于伊能静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大家都早有耳闻,不是秘密。

多年来,她本人多次开诚布公,甚至直言,她知道自己的家庭与敏感,一直都在被人嘲笑。

重男轻女的父亲,在她出生不久就离开,在外组建新家生了儿子。

母亲一人抚养四个女儿,生活所迫,无暇顾及,小时候的伊能静是保姆(她愿意称之为养母)钟妈妈带大的。

“养母钟妈妈用绳子将我绑在身旁,守护着那个爱跑的小女孩。”

后来,母亲带她去日本生活,在陌生国度里,伊能静又遭遇了“校园霸凌”。

因长得漂亮,被学长写情书追求,遭遇学姐们的欺负。

把她反锁在教室里,直到夜幕降临;在放学路上拦截,用刀划破她的书包,丢在地上,再把她推倒。

躺在樱花下的伊能静,当时,觉得必须要“逃走”,否则自己活不过16岁。

一边在餐厅洗盘子打工赚钱,一边在后厨看书,这是当时的她,自救的方式——

在文学里获取精神支撑,用赚到的钱帮自己离开。

她买了一张机票,离开日本。

没有参加高中的毕业典礼,也没有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

没有念大学的伊能静,进入演艺圈,唱歌,演戏,写书,做导演……

后来的故事,是一个女艺人的沉浮,伴随着她的两段婚姻故事。

刚进演艺圈的伊能静,要为已故的、没有付出父爱的生父还债。

沉重的人生,遇到前夫庾澄庆,就像苦海里能抓到的浮木。

这是四十岁之前,伊能静在感情里的“自救”。

这段婚姻包含了门第差别、婆媳问题、个性脾气等等巨大差异。

更重要的是,彼时的伊能静,还需要不断地索取与自证,来填补内心的空缺与不安。

还无法真正拥抱,那个蜷缩在内心深处被丢弃的小女孩。

注定无疾而终。

第二段与秦昊的婚姻,一度不被看好。

一个沉迷幻想、热爱情绪价值的女人,遇到了一个拒绝配合演出、有病就去治病的男人。

伊能静这些年的变化,与其说来自“夫妻恩爱”,我更愿意相信——

是秦昊截然不同的原生家庭,给予她更务实、踏实、真实的人生体验,以及女儿的出生,儿子的成长,让她有机会真正地把自己重养一遍。

是今年那个很流行的词了, “重新养育自己”。

(我绝对相信,伊能静从孩子身上得到的,比给予出去的多得多。她很早就不缺钱了,但她很久后还在缺爱)

伊能静演讲中那些细致入微的生活细节,那些亲子关系里“相爱相杀”的人生时刻,真实,可感,比她其他小作文更触动人心。

在外地工作时,她看到大姐用手机发来一连串照片,是带着她女儿米粒在家附近公园玩耍。

转盘上坐着女儿,而那个推动转盘的人,是自己年近70岁的母亲。

伊能静瞬间被打动,她曾经想要的陪伴,女儿替她拥有了。

同时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她理解了母亲当年平衡工作与养育之间的不容易。

她说,那5秒的时间,就能弥补过去40年的遗憾。

儿子恩利带她一起参加了自己的大学毕业典礼。

“他知道我没有念大学,是人生的遗憾。他脱下了他的毕业袍,像一个父亲一样帮我披在身上,然后打了一个很漂亮的蝴蝶结,他再拿下他的学士帽,戴在我的头上。

风把我的袍子吹得很高很高,就那一瞬间,我感觉我内心的小女孩毕业了。”

儿子毕业了,57岁的伊能静完成了与自己人生的重要和解。

成为母亲,沉浸式育儿,借此反哺自己,是伊能静人至中年的“自救”。

她说自己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儿子,恩利也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妈妈。

“像我这种感知力的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儿子,大概会枯萎;而恩利这样感知力的孩子,如果没有我这样的妈妈,也会枯萎。”

好的亲子关系,没有标准,而是“适配”。

能一起成长,相互成就,是彼此身上与生俱来的能量,被看见和鼓励。

从这个角度来讲,亲子关系显然给予了亲密关系不能取代的另一层“给养”。

儿子恩利在成长中给予伊能静许多“生命时刻”。

不论是鼓励妈妈大胆穿着蓬蓬的公主裙去TED演讲;还是写诗给妈妈读,让她学会去做自己;

亦或是妈妈去乘风破浪时,他主动又当爹又当妈,照顾妹妹米粒;

以及代替父亲的位置,陪伊能静完成与秦昊的婚礼。

“16岁的时候我没有机会做自己,20岁没有,30岁也没有,到40岁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与任何人无关。彼时我内在混沌却又炙热,不断燃烧,却没有为自己添柴,差点把自己烧成灰烬。

而那每一个迷离的时刻,儿子写诗让我读,我都彷佛看到一个玫瑰少年,在B612星球的小王子,把我当成玻璃盅里的玫瑰,深爱着我,用诗唤醒我,说,妈妈,你可以是你自己,真的很简单。”

伊能静从不吝啬表达对儿子的赞美与感谢。

反过来,作为母亲也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我们既争执又相爱,我们允许对抗,因为我们信任彼此。”

包括参加TED演讲,这一次也不是恩利的选择,他说是被妈妈“逼”的。

演讲后伊能静笑说,好了,你可以开始“骂”我了。

记得去年看恩利和建筑师马岩松在巴黎录制纪录片《狂想之城》。

谈到父母离婚,他说,觉得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周中和爸爸在一起,周末和妈妈在一起,虽然要两边跑,但父母都尽职责陪伴他。

伊能静周一到周五工作,把周末留给儿子;

庾澄庆周间几乎不接工作,只周末接工作,刚好岔开来。

他们的教育观念很不一样,但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

爸爸教他怎么有礼貌,怎样做人;妈妈支持他在艺术上的修养。

当时觉得,这也是一个聪明孩子、半个艺人在镜头前的一种得体的输出。

这次看他在TED演讲里,讲到自己不顾父母反对在疫情期一个人奔去纽约念书,第一次在地铁里遭遇尴尬的反应,突然觉得,“所有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大概已经成为他的底层逻辑。

在混乱的地铁里,一屁股坐到了座位上的呕吐物,整个裤子湿掉,他没有愤怒也没自怜,没有懊悔早知道就乖乖听爸妈的话。

而是转念:“这不就是我一心想要体验的混乱的纽约生活吗?”

把人生当作体验,把世界当作背景板,用自己的方式在规则中尽兴玩耍。

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的心态。

背后是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感知力,以及父母底层财富和价值观念的构建支撑。

写王诗龄为什么是娱乐圈最让人羡慕的女儿,总有人把教育这件事归于“父母有钱”。

但实际上,“教养”和“被爱”这两件事,都与钱没什么绝对关系。

学不会反观和看见的人,没办法让自己不断修正的人,永远不能给别人爱,因为他对自己也是一样的。

作为艺人的伊能静,从不缺负面新闻。

“婚内出轨”的传闻,作天作地的“公主病”,公开评论梅艳芳一生未婚未育……

说她一定千千万万次,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确不虚。

一手烂牌开局,从住地下室的女孩,到拥有“自己的房间”,人过中年在直播间战绩斐然,甚至越活越把口碑反转。

打到人生后半场,57岁,至少这一刻,她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不论你是否喜欢她,都不得不承认,她的韧性、能量,和身上的长期主义。

让真真假假都在折叠的时间里,长成身体的一部分,直到真正地属于自己。

就像伊能静自己所言:“我的儿子完整了我的青春,但救赎我自己的一直是我自己。”

看到伊能静故事的下半场,从一个怀疑自己不被爱、甚至活不到16岁的女孩,到成为儿子心中“教会我如何爱自己、如何去爱人”的母亲。

如此遥远的距离,能带着自身的局限走完,走通。

这也算是一个玫瑰色的励志故事了。

别认命,别着急,别躺太平。

我们还都有好故事,在来的路上。

来源:海心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