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了高赞答案,说他会过气,一直拍同一种类型的动作片,观众审美疲劳就不看了。这个结论我不认可。
我发现龙吹和龙黑是两个极端,一波往死里吹,一波往死里黑。
捧他的把他吹的打遍天下无敌手,黑他的把他黑的一无是处。
这里就不讨论武功高低了,就说他如果不死在电影圈会是什么地位。
看了高赞答案,说他会过气,一直拍同一种类型的动作片,观众审美疲劳就不看了。这个结论我不认可。
首先是个明星都会有过气的一天,成龙李连杰曾经无比辉煌,现如今一个影响力远逊巅峰,一个则完全销声匿迹。
所以,无论曾经多辉煌,都难免会最终落幕,李小龙也不会例外。
但我更倾向于他的落幕不是因为一成不变,他生前电影之所一直是同一种风格,完全是一种路径依赖,能赚钱。
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去改变去革新,很有可能会失去票房,那就意味着亏损。
这方面周星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大话西游被奉为经典,里面很多名梗经久不衰,人人说起来都会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可电影刚拍出来的时候,却是出了名的大烂片,巨大的亏损直接把周星驰的影视公司给干倒闭,星仔从老板直接变回打工仔。
同样的还有徐克徐老怪,拍出了一部跨时代的蜀山,差点直接断送了老怪的导演生涯。
当然,搞创新求变最终步子迈太大扯着淡的事迹还有很多,除了以上两位以及其他少数根基深厚还能继续活跃在影视圈的人。
大部分都会因为一场电影票房失利而淡出影视圈,可见在电影行业革新是面临巨大风险的。
尤其是本身还能大赚特赚的情况下,还要冒着亏损的风险去改变,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按同样的风格来。
反正拍电影不就是为了票房嘛,不变照样有钱赚,变了还会亏钱,那肯定是不变的好。
而李小龙在世的时候他拍的电影都挺赚钱的,而且票房一部更比一部高,所以为了求稳以及规避亏损风险,一直拍同一种风格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就像现在娱乐圈喜欢搞小鲜肉粉丝经济一样,不需要演技不需要专业,只有长得好看有粉丝,就能上大制作。
以前是演员为剧情而服务,现在剧情为明星服务,拍出来就是一坨翔,观众看了骂惨,但人家粉丝会喊geigei好帅会花钱支持打榜买周边。
只要能继续赚钱,哪怕被骂到狗血淋头,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观众的谩骂也是他们的一种赚钱方式。
内娱年年被骂成这熊样都不改,当年的李小龙没被骂成这样还有钱赚,为什么要改变风格?
当然如果他不死,继续拍相同风格电影,观众会腻也会有骂他那一天,到时候票房也肯定会大跌。
但我相信李小龙在票房失利一两次之后,也会尝试改变一下风格,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人。
相反根据环境改变自己这方面他相当不错,比如他在香港的时候就是个街头混混整天跑出去找人打架斗殴。
惹到黑社会不得已才远渡重洋跑到美国避祸,按理说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可他到了美国后不惹事也不打架了。
上大学开武馆搞得有声有色,连一个人最难改变的性格他都能改变。
我不认为李小龙会在发现观众看腻了自己当前风格电影的前提下还固执己见不顾亏损,不求新求变以找到新的吸引观众的点。
因为对于电影人来说票房失利才是他们改变风格的求新求变的最大驱动力,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
一部片子只要能赚钱,续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安排上,啥时候亏了才会停止拍摄。
李小龙作为一个电影人,自然是逃脱不了这个规律的,包括后来的成龙李连杰他们。
要知道成龙刚出道拍电影也是李小龙那种风格,只是票房失利了,才迫使他改变风格成后来的家具城之王,收获了名声和巨大财富。
若是当初票房并没有失利而是一直保持赚钱的势头,那成龙也会延续那种风格不会轻易做出改变。
而且如果到了李连杰时代李小龙的风格还没过时还在大行其道,那李连杰想成功同样也只能跟拍相同风格。
所以成龙的改变也是被动的,是在票房失利的情况下被迫做出改变,同样的境遇如果发生在没死的李小龙身上。
依据他的性格,他肯定也会做出改变,至于改变的方向是什么,能不能重新得到观众的认可赢回票房就不清楚了,毕竟他三十几就死了。
总之如果李小龙没死并且过气了,我更倾向于是他前一种风格观众看腻了,而后面做出的改变又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而不是因为一成不变而过气。
来源:娱乐播报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