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S突然过世,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引发大量的关注、讨论、悼念,头条上也设立了专栏。但有人说,一个明星,又不是科学家或特殊杰出贡献的人物,甚至还有很多负面新闻缠身,她去世了何必大惊小怪,对于这种现象表示不可思议。
大S突然过世,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引发大量的关注、讨论、悼念,头条上也设立了专栏。但有人说,一个明星,又不是科学家或特殊杰出贡献的人物,甚至还有很多负面新闻缠身,她去世了何必大惊小怪,对于这种现象表示不可思议。
对于这种言论,感到非常不耻。在此类人心目中,潜意识将人分三六九等,认为某些职业“高大上”,而某些职业属于普通甚至低贱,似科“高大上”者之死重于泰山,而普通人天天在死,那么应应该轻如鸿毛。
其实,死就是死。每个人必有一死,普通人也好、明星也罢、科学家也不例外。某个人的死是否受到关注感叹,和他的身份贡献无关,而仅仅在于它是否能触动你的情感。
科学家的贡献可能很大,但普通人未必对此有所了解,他们的世界离俗人的生活很远,不了解自然就没有感触。
而明星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近,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只是有更多关注的普通人,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就是普通人的放大版。同时,明星们的作品、生活,记录了普通人的时光岁月。很多人就是在电影、电视、听歌、谈八卦的过程中,消磨了自己的年华。
大S才48岁,她去世在喜庆祥和的春节期间,诱因又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流感。她的去世,很突然,也很可惜。这再次证明了,人生无常,祸福难测。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道,同样充满了未知,也就难免物伤其类,兔死狐悲。
一个人关注娱乐圈的明星,往往是青春年少之时。一个熟悉的明星,能够引起他对青春岁月的怀念。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自己熟悉的明星离开时,也证明自己在渐渐老去。这难免让人感伤。
所以说,明星之死能够引起舆论的关注,不在于明星自身,而是市井小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扩大之后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每个人的死,对于本人、对于亲人,可能都是天塌地陷,对于旁人,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论生死,如果都要受到身份、地位的限制,都一定要附加上某种价值意义进行教化,那才是宏大叙事的病态,只有回归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才是自然之道。
来源:钱事和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