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初听以为是某个无聊的骗局,或是不怀好意的炒作。
你好,我是Ding
全网震惊,属于80后的青春偶像——大S离世,
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初听以为是某个无聊的骗局,或是不怀好意的炒作。
但,真相是:一个美好的生命就此陨落。
看到朋友圈好几位平时都不发声的大咖们留言:
真正的健康和名利无关,健康置顶永远没错。
看起来如此慷慨激昂,但这句至理名言又能被坚持多久?
当热搜过去,一场又一场为名利而战的戏码又将上演。
可悲又遗憾!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揭示美容大王大S为各位留下的3条生命启示,
对于我们日后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
当人被强制或意外触发对自身死亡必然性的认知时,大脑会产生连锁心理反应。
这不是简单的恐惧,担忧情绪,而是触发了存在主义认知重构的神经生物学过程。
直白点说,当人经历了巨大的刺激后,可能会觉醒。
大S的突然离世,令人不敢相信。
闪闪发光的明星和我们并无不同,他们只是人为被贴上标签和打上滤镜的自己的投射而已。
震惊和惋惜之余,更多的是触发了自己新的感受和认知,对死亡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
死亡凸显效应的真正力量,
并不在于恐惧死亡,而是暴露了我们大多数人内心更深层次的困惑:我们未曾真正的活过。
说到这里,我希望你能立马站出来反驳我,说:我认真活过。
但如果不是,请友人仔细思考未来的日子究竟如何度过?
毕竟,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明天和意外,人类无法预知,哪个先来?
我再多说一句,除了你,身边的爱人,亲人,朋友,甚至你讨厌的人,
我们都是暂存这个三维世界的生灵,善良也好,卑鄙也罢,优秀也好,失败也罢,
终有一天都会面临这个终极的话题,谁也逃不掉。
很多人在濒临死亡时,幡然醒悟,好似换了一个人,主动给予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
活着就好像第二次活一样,通透无比。
当他人的死亡触发了自身本就存在的焦虑时,正是检视生活意义的契机。
大S 的离世,不该只是一条热搜新闻,更是一种警醒,
提示更多人正确的审视自己正在过的日子,
“我在做什么,这样活是否快乐?是否需要调整?学习新的智慧,用来调整现有的状态?
我们不该是事不关己的看客,万物皆为一体,该是停下,思考,有序的生活的时候了。
这时,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必定能帮助你。
弗兰克尔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名观点是:
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无论处境如何,人都能找到意义。
他提出了发现三种意义的途径:创造,体验和态度。(创造价值,体验人生和面对困境的态度)
弗兰克尔是经历过苦难的人,在纳粹集中营失去所有亲人后,他发现了惊人的真相:
那些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总能活得更久。
对于人生的意义这类看似很沉重的话题,很多人是回避的,
在我接触的心理个案来访者中,大家普遍谈到了人生的无意义感,
不知道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他们或遇到了工作压力,人际困惑,人生困境等。
但我想告诉你:
在我的周围,我看到过失业后自己创办共享社区的中年男人;
也看到过身患重病,无亲无故却坚持在网络上写文章鼓励和自己一样困境的女孩;
还有独自一人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把养育孩子遇到的困境拍下来科普给同病相怜的伟大母亲。
人生的意义根本不需要带有宏大的目标,
而是在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回馈给自己和他人的美好。
友,你愿意试试吗?
从微小的事情做起,感恩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感恩是与高维世界链接的捷径)。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对于大S的突然离世惊愕,当你一声叹息之后,是否会将此事泛化到自己身上?
大S因流感去世,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包括她自己。
我想,如果能再来一次,她应该会更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但可惜,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的宝贵东西,没有再来一次的可能性。
我们都还健康的活着,我们可以用临终回溯法,反思当前的生活选择和价值观。
这是一种心理技巧,每天花2分钟想象80岁的自己审视此刻的一切。
让未来的你,指出最想重来的人生3件事,把此刻的焦虑不安转化为未来的回忆资产,
那你对于人生会有新的认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执着于自己已经拥有的观点和认知,不愿打破,打破意味着批判自己,
但正是这些根深蒂固的初始思想先入为主的占据了我们的人生,
使得我们永远都只能从自己的狭小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处理不了的境况,惯性的业力驱使,
无法冷静旁观者视角,更无法站得更高去审视,于是只能把自己硬生生逼入绝境。
说的是你吗?
不妨尝试临终回溯,毕竟现在看起来天大的麻烦,等你80岁时回头一看,发现如此微不足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何不用未来的淡然心态体验当下的每一个场景?
那,不枉此生了!
爱因斯坦早就揭示:万事万物都是能量。
一切皆为能量,包括人。
每个人都是能量。
《吸引力法则》一书中提到:能量并不会消失,能量永远存在,只是他们转换了形式。
逝去之人(能量)始终存在,只是不再以躯体形式,而已!
友:让我们抱有对生命的敬畏,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