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曾将生育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做母亲,应是女性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4 16:25 1

摘要:春节期间,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引发公众哗然,哀悼之余,大家在也将目光投向了她的一生:有人发现,大S在42岁高龄时,不顾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毅然选择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生子,最终癫痫复发入院治疗……

春节期间,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引发公众哗然,哀悼之余,大家在也将目光投向了她的一生:有人发现,大S在42岁高龄时,不顾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毅然选择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生子,最终癫痫复发入院治疗……

已知健康风险,为何还会冒险怀孕生子?大S在采访中曾表示,生育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事”,她的生育选择也被置于“女性必须通过生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语境下解读。大S的离世,也引发了网上关于女性困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热议。

自我困境:传统观念裹挟女性认知

在传统观念中,生育能力被视为女性价值的核心体现之一。这种观念自古就有,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影响着不少女性的选择。

大S的生育决定并非个案。数据显示,我国高龄产妇比例从2016年的8.5%上升至2022年的15.3%,其中不乏像大S一样,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冒着健康风险也要主动选择生育的女性。2016年,上海一位女博士张丽君怀胎6个月不幸身患胰腺癌,当亲自面对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她为了孩子果断放弃生的希望。

支持这种行为的网友认为,生育是母爱的伟大体现,反对的网友则质疑,这种不顾自身健康的生育选择是否不值得提倡。这种矛盾在大S身上也有体现:一方面,她作为独立女性的代表,展现了追求个人选择的勇气;另一方面,她的选择又似乎印证了“女性价值在于生育”的传统观念。

社会困境:女性仍需在“生”与“不生”间博弈

不仅有女性的自我认知和期待,还有来自外部社会的生育压力。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不少已婚的女性被催育,一胎的被追问何时生二胎、三胎……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往往集中在生育角色上。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女性在职场中遭遇过“生育歧视”,而近70%的已婚女性也表示,承受着生育压力。社会对母亲的赞美往往伴随着严苛的要求,既要“为孩子牺牲健康”,又要“保持完美形象”。身体不好的母亲可能被指责“不负责任”,而不生育的女性则可能被贴上“自私”甚至是“不完整”的标签。这种社会层面的双标,本质也是对女性身体和选择的控制。

同时,女性还要面临另一种“污名”,即一旦某位女性因健康问题生育困难,而带病生育者则可能就会像大S一样被质疑是“逞强”“冒险”。

破除困境,女性不应困于生育角色

值得高兴的是,当今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知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尤其在年轻一代之中。

调查显示,超过50%的年轻女性认为“事业成功”比“相夫教子”更能体现个人价值。这种观念的转变反映了社会进步,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而在大S引发的讨论中,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评论超过百万条,这些讨论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网友更多表达理解和支持,而“90后”“00后”则表现出更强的批判意识。年轻一代对传统女性价值观念提出了更多质疑,他们强调女性的自我实现不应局限于生育角色,而应该包括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多个维度。这种观念的转变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进步,也预示着女性价值认知的多元化趋势。在多元价值体系中,生育只是女性众多选择中的一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包括职业成就、个人兴趣发展等。

不管年龄如何,女性是否生育,本质上是基于个人意愿和现实条件的自主选择。即使存在健康风险,只要女性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决定,外界应尊重其身体自主权。医学伦理中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而生育作为生命权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尊重个体的选择。

此外,社会也应关注如何为健康条件特殊的女性提供更完善的医疗支持(如高危妊娠管理、心理辅导等),而非简单评判其选择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提倡”。生育权是女性自主权的一部分,社会需要创造更平等的环境,让女性不必为证明自我价值而冒险生育,也不会因不生育而被贬低。

来源:劳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