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来这个世界上就是快转人生,我这辈子就是要过别人的八辈子,然后过完之后我下辈子就不用再来了。”
大S走了,成为这个春节最悲伤的话题。
48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突如其来的谢幕,让人痛感生命无常。
这两天,她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引起众人的唏嘘。
“我来这个世界上就是快转人生,我这辈子就是要过别人的八辈子,然后过完之后我下辈子就不用再来了。”
这话符合她快言快语的风格——没想到,一语成谶。
活得轰轰烈烈,走得干脆利落。
其实,“活夠八辈子”之类的话永远不要说,包括“倒八辈子霉”等等。要说,就多说吉祥的、正能量的话。
别忘了,“你说的话就是往心里种庄稼”。
前些日子,邻居张奶奶住院,我去探望时正巧碰上她闺女给喂药。
老太太皱着眉头抱怨:“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这把老骨头净遭罪!”闺女赶紧打岔:“妈,大夫说这药效果好着呢,吃两天就能下地。”说来也巧,第二天张奶奶真能扶着墙慢慢走了。
这事让我想起村里老人常念叨的“口舌生金,唾沫化银”。原来话头话尾里,真藏着看不见的造化。
我们老家有句老话:“良言是往福罐里添米,不好的话是往寿碗里撒盐。”
小时候跟着爷爷下地干活,他总说“庄稼人靠天吃饭,说话要带三分春”。
有年大旱,村里王二叔整天念叨“旱得地都冒烟了,今年算是白忙活了”,结果他家麦子真就蔫头耷脑。隔壁李婶天天蹲在地头说“云彩往东跑,明儿准有雨”,后来她家田里愣是蹿出半尺高的新苗。
现在想来,这不就是老辈人说的“心气养地气”么?
去年小区来了个收废品的老汉,总骑辆吱呀作响的三轮车。有天下大雨,我看见他在车棚躲雨,顺口说了句“这天跟漏了似的”。谁知老汉乐呵呵接话:“雨打芭蕉响叮当,正好洗洗车轮子。”后来才听说,这个把“难”说成“巧”的老汉,靠收废品供养出两个大学生。
看来苏东坡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说的就是这份说话的心气。
我认识个开早餐铺的老板娘,每天天不亮就支起蒸笼。
有顾客劝她“起这么早多遭罪”,她总笑着回答:“闻着馒头香,看着日头爬,这日子多鲜活。”那年疫情最紧时,整条街就她家铺子挺过来了。
现在想想,这不正应了《菜根谭》里“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的理儿?把苦日子说出甜滋味,日子就真能酿出蜜来。
说话这事,像在心头栽苗。种刺槐会扎手,种梧桐能引凤。咱们的福报何尝不是个存折?每说句吉祥话就是往里头存钱,抱怨牢骚就是取钱。
老祖宗说“吉人寡语”,不是让人当闷葫芦,是教咱们把话炼成金豆子。
我们应该学学那个收废品的老汉,把“累死了”换成“忙点好”,把“真倒霉”说成“长见识”。
日子怎么过不知道,话头话尾先养出三分春色,给自己给别人更多积极的暗示,老天爷看着也欢喜吧。
来源:哈哈禾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