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跳车、伊能静母亲怀孕锤肚子,港台所重视的传统文化糟粕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5 04:39 1

摘要:大S的父亲徐坚出生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族,家中七个姐姐才盼来他一个男丁。讽刺的是,当徐坚自己成为父亲时,妻子黄春梅连生三个女儿——大S徐熙媛、二女儿徐熙娣(小S)及大姐徐熙娴。

大S的父亲徐坚出生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族,家中七个姐姐才盼来他一个男丁。讽刺的是,当徐坚自己成为父亲时,妻子黄春梅连生三个女儿——大S徐熙媛、二女儿徐熙娣(小S)及大姐徐熙娴。

小S的本名“熙娣”直白地暴露了家族的执念:“希弟”,渴望儿子的到来。徐坚因此酗酒、赌博,甚至对妻子家暴,而年幼的大S总是第一个冲上前,用瘦小的身体挡在母亲和妹妹面前。她曾在行驶的车上与母亲激烈争执,高喊“我的人生凭什么由你决定”后直接跳车,这种近乎偏执的倔强,是她对重男轻女传统的最早宣战。

原生家庭的压抑没有让大S沉沦,反而催生出她“狼性”般的生存本能。她带着妹妹闯荡娱乐圈,从无人问津的少女组合到综艺节目中的“话题女王”,再到《流星花园》里倔强的杉菜,她将“不服输”刻进每一个角色。即便在感情中,她也始终掌握主动权,从具俊晔到汪小菲,每一次恋爱都轰轰烈烈,每一次离开都干脆利落。这种近乎“疯狂”的掌控欲,何尝不是对童年失控感的一种补偿?

而这样的故事在港台娱乐圈并非孤例。梅艳芳4岁登台卖唱,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生计,母亲覃美金将她的收入悉数投入赌桌,甚至在她罹患癌症后仍逼她登台演出。梅艳芳离世前立下遗嘱,每月仅给母亲7万港元生活费,却仍被母亲与兄长梅启明屡次起诉争夺遗产。母亲甚至变卖她的遗物,只为供养那个被偏爱的儿子。

黎姿的童年同样写满辛酸。14岁辍学养家,为支付父亲医药费和弟弟黎婴的学费,她在片场日夜奔波。弟弟车祸重伤后,她毅然息影接手其美容事业,从零学起经营公司。外界嘲讽她嫁给残疾富豪马廷强是“报恩”或“图财”,却鲜少有人看见她肩头那份“长姐如母”的沉重责任。

更令人唏嘘的是伊能静。母亲在怀她时多次尝试堕胎,从沙发上跳下、喝草药、锤肚子,只因“又是一个女儿”。父亲因无子离家后,母亲生下数个个女儿,最终在自责与屈辱中精神崩溃。伊能静曾说:“我出生前就被判定为错误。”这种烙印般的否定,让她用半生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一度陷入“作精”人设的漩涡。

毛晓彤则被生父丢进垃圾桶,成名后遭其勒索5000万,甚至在节目上扬言“一起下地狱”。她将这份痛楚化为演技,在《三十而已》中演绎单亲妈妈的坚韧,现实中的她却始终与父亲划清界限。

这些女性的人生轨迹,交织着血泪与荣光。她们中有人成了“扶弟魔”,有人化身“复仇女神”,更多人则在名利场中学会与伤痛共处。正如大S在综艺中戏谑又认真地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别忘了回家过日子。”这句自嘲,何尝不是一代女星对命运的反讽?

港台地区保留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从宗祠祭祀到节庆习俗,无不彰显文化传承的韧性。但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却如同寄生在传统肌体上的毒瘤。从徐家“熙娣”的命名,到梅妈对儿子的无底线偏袒,再到伊能静母亲的疯狂,这种观念将女性价值捆绑在生育功能上,让无数女孩尚未出生便背负原罪。

值得庆幸的是,新一代女性正在打破桎梏。章若楠原名“章若男”,家人为求子强加给她的名字,最终被她亲手改写;郭采洁在母亲因求子难产去世后,用“顾里”的强势面具保护脆弱内心。她们用成功证明:女儿从来不是家庭的“残次品”,而是能照亮整个世界的星火。

大S的突然离世,让无数人重新审视她“疯癫”表象下的清醒与决绝。从重男轻女家庭中走出的“侠女”,用一生演绎了何为“向死而生”。而港台社会若想真正传承文化精髓,必须剔除性别歧视的毒刺。当女儿们不再需要以跳车明志、以血肉开刃才能争取生存权时,或许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致敬。

毕竟,真正的文明,真正的传统,从不该以牺牲一半人类的尊严为代价。

来源:热搜杠精

相关推荐